第306章 给韭菜添点肥!(7.8k)(1/2)
第306章 给韭菜添点肥!(7.8k)
几天后,李老带著卫宏,在极少数贴身安保人员的陪同下,秘密前往周宇所在的郊外某保密科研基地。
周宇的实验室位於基地核心区域,由厚重的铅门和复杂的生物识別系统把守,一进门,就感受到与外界完全隔绝的寧静与肃穆。
空气中瀰漫著淡淡的臭氧和金属冷却剂的味道。
实验室主体是一个巨大的环形大厅,核心是一个超高真空应力模擬舱。
舱体呈灰黑色,表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量子传感器和光纤接口。
周宇本人正全身心地沉浸在实验中。
他穿著一件宽鬆的蓝色实验服,头髮略显凌乱,目光紧盯著面前一个全息投影控制台,他的核心团队成员则分散在各个角落,同样保持著绝对的安静,只听得见设备发出的低沉嗡鸣声。
李老的秘书王秘书刚想上前提醒周宇李老和卫宏已到,却被李老轻轻抬手拦住。
“別打扰他。”李老低声说,眼神中充满了尊重与好奇。
李老和卫宏悄然走到大厅角落的观察区坐下。
对周宇这样的天才而言,时间是以秒计算的,一个被打断的思路,可能价值数十亿。
虽然他们都不懂对方在研究什么。
在等待中,卫宏和李老得以近距离观察周宇的实验状態。
卫宏低声向李老解释:“您看那个应力舱,它正在模擬高轨道上的极端应力和准真空环境,周院士正在测试的,应该是某种拓扑绝缘体的电流传导特性。”
李老看了一眼,心想卫宏不去做科研有点可惜了,不过科技中心也离不开他,特別是周宇。
卫宏长时间和周宇打交道,更熟悉周宇的做事方式,如果贸然换对接人,周宇肯定不爽。
算了,还是让他在现有岗位上待著吧。
卫宏不知道自己已经在调职边缘走了一圈,看见李老只点点头没怎么说话,只能闭嘴继续当隱形人了。
又过了约15分钟,周宇终於完成了当前阶段的数据记录。他轻轻敲击了结束键,长舒了一口气,这才感觉到大厅里多出了两股熟悉的气场。
他转过身,略带歉意地朝李老和卫宏走来,脸上露出了疲惫但兴奋的笑容:“李老,卫总,抱歉,让您久等了。刚才实验到了关键环节,没敢分神。”
“没事,周院士,也没什么紧急的。”李老微笑著,伸出手和周宇握了握,感受到他手掌中残留的实验器材的冰凉。
三人落座后,简单交流了国际金融形势的潜在威胁。
周宇想了想,说:“我弟之前跟我说过,想要彻底分解掉丑国的势力,他的盟友是关键,现在美债这块,倒是个让他们大量吃下的好时机。”
李老接过话头,眼神中充满了讚赏:“没错,周院士,我们正在考虑,如何利用现有的美债机制,持续套牢霓虹等国,让他们继续掉血,但我们希望找到一个结构性、且不可逆的方案。”
“我们的目標,不是让霓虹的美债贬值,而是让霓虹的美元购买力,在关键资源运输领域,贬值100倍!”
李老和周宇对视一眼,默契地知道了对方的意思。
现在纳森政府根本无法兑现现有的35万亿美债。
过去几十年,丑国將大量中低端製造业外包,形成了高度依赖全球供应链的经济结构,丑国发现自己无法从新体系中获得稳定、廉价的原材料和基础零部件。
丑国印钞回流的美元堆积在国內,但由於供应链断裂和通胀,这些钱在购买基础工业品时的效率极低,工厂因为缺乏关键材料而停工,加剧了失业。
之前纳森还想重启蒸汽弹射的生產线,结果让人找了一圈,发现丑国国內最大的蒸汽弹射製造厂巴威核心军工部门没了,剩下一小部分业务倒是存在,但开不了工,唯一的希望就是当年巴威在龙国和龙国企业合资的企业。
而再入研究下,他们就发现,当年这家企业早就成了龙国人100%控股。
也就是说,当年的合资企业变成龙国人的国企了。
现如今,他们想要找龙国巴威代工是不可能的了,想要重启本国巴威又没足够的经费。
蒸汽弹射这事,也就搁置了下来。
从这件事看出,丑国已经陷入了捉襟见肘的地步了。
唯一有希望的,那就是他们的移民政策了。
简单来说,就是丑国韭菜多!
丑国不缺韭菜!
不管是人才也好,还是底层人也好,外国的大多数人依旧有个丑国梦。
也就是说,全球范围內的精英和底层劳动力,他们依旧对丑国抱有某种理想化的期望。
儘管通胀高企,但对於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精英科学家、工程师和金融人才来说,丑国提供的薪酬和接触前沿科技的机会,仍然具有巨大的诱惑力。
以前龙国提供不了这些,可现在龙国可以了啊!
丑国能够收割韭菜,为什么他们不能收?
如果有一天,涌入丑国的韭菜,不,移民减少,那丑国才是连自救都无法实现!
所以如何吸引人才,稳住人才,是他们接下来要做的。
而其中,周宇和周宇的研究项目是个关键。
李老此时忍不住心中的好奇,他知道现在是问最好的时机:“周院士,卫总说您最近一直在攻克工程化应用上的瓶颈,能否透露一下,您现在研究的核心是什么,需要我们帮助吗?”
周宇心想再不说眼前这两人估计都要挠心抓肺了,於是起身,走向了他那张黑色工作檯。
卫宏和李老对视一眼,都屏住了呼吸,周宇在工作檯上快速敲击著几个复杂的指令,整个环形大厅內的灯光隨之变暗,聚焦到中央的投影区域。
一道蓝白色的光柱隨即亮起,一个三维动態示意图缓缓展开,这不是他们熟悉的巨大核聚变堆,也不是宏伟的太空电梯缆绳,而是一个尺寸极其小巧、只有篮球大小的球形装置。
这个装置呈磨砂黑,表面没有螺丝和接缝,浑然一体,在全息投影中,它被剖开,清晰地展示了其复杂而精妙的內部结构。
装置像是由一层薄薄的超高强度复合陶瓷包裹,这种材料是可控核聚变研究的副產品,具有极高的耐热性和抗辐射能力。
一组由超高频雷射晶体和常温超导线圈构成的环形阵列,像洋葱一样分层嵌套,周宇此前克服的超低温维持瓶颈,正是通过这个泵环实现的。
它不是用来降温,而是用来產生极其精確、多频段的电磁脉衝。
周宇的声音解释道:“我们不再追求用低温去冻结电子的自由度,而是用相位锁定的高频场,在常温下诱导出维格纳晶体的拓扑量子態。”
这句话换来了两脸茫然。
“咳咳,周院士,你说的这些,用来干嘛的啊?”卫宏不好意思地问道。
他笑著摇了摇头,然后將投影上的专业术语全部隱藏,只留下那个篮球大小的装置和一组最关键的性能指標。
“卫总,您问得好,简单来说,我们正在用新的手段,来控制牛顿力学。”
周宇指著装置的內部核心—一零点能微腔,继续说道:“这个微腔里,我们创造出了一种极度稳定、近乎完美的量子態。”
“这种量子態的本质,是能够高效地与空间中的零点能场进行耦合和相互作用。”
“这种耦合,不是用来发电,而是用来抵消惯性。”
周宇点击了示意图上的一个按钮,模擬场景瞬间切换,那颗黑色的球体被放置在一个模擬地球引力场的环境中。
“当装置启动时,我们利用这个耦合,將装置自身的惯性质量,与周围引力场进行隔离和剥离,想像一下,卫总,您驾驶一辆汽车,当您猛地踩下油门加速时,您会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力量將您推向座椅—那就是惯性。”
“而我的反重力装置启动时,它几乎消除了99.9%的惯性质量,这意味著什么?无论它以多快的速度加速、变向,它对自身的內部结构、对搭载的货物、对驾驶员,都不会產生任何压力。”
卫宏和李老瞳孔微缩。
他们瞬间领悟了这项技术的真正含义!
他们的心臟都在狂跳,但他们的思维逻辑立刻將这项技术拉回到了最迫切、
最现实的应用场景——军事与物流。
他们还没有立刻联想到太空探索中超高加速的遥远前景,而是聚焦於地面载具和运输的顛覆性。
“如果能解决惯性问题,”卫宏喃喃自语,“我们甚至不需要更换现有的大部分载具外壳!只需要將反重力装置进行模块化嵌入,所有的重型机械、工程设备,都能在瞬间获得超乎想像的机动性和承载力!”
以前需要10辆重型吊车才能吊装的巨型钢结构,现在只需要一台搭载反重力装置的轻型起重机,就可以轻鬆完成。
周宇耐心地听著两人的推演,他们思维的起点是正確的,即现实应用。
不过他也有他的考虑。
“目前这项技术还在实验当中,我的想法是,第一步先在太空电梯上进行实验,第二步则是运用在单兵装备中,通过手动操控喷口的方向来控制飞行姿態。”
卫宏惊喜道:“原来你想要在太空电梯上加实验是为了这个!”
“如果实验能够成功,那岂不是咱们的陆军能像钢铁侠一样的超级英雄,在半空飞行了?”
“对,反重力装置依赖於维格纳晶体拓扑量子態的极度稳定,空电梯缆绳提供的稳定平台,能排除地面震动等所有干扰,能让我可以精確校准相位锁定的电磁泵环。”
“如果实验能够成功,那岂不是咱们的陆军就有新的单兵装备了!还能像钢铁侠一样的超级英雄,在半空飞行了?”
“单兵作战部队可以进行垂直投送、无声渗透、瞬间撤离,这彻底顛覆了现代步兵、特种兵的作战模式了?!”
“从战场上看,优势是绝对的、多维度的,士兵可以在短时间內跨越复杂地形,实现高速渗透,夜间或恶劣天气下,都不会影响。”
“士兵不再需要克服自身的惯性质量和沉重的装备,可以携带更多的弹药、
医疗物资甚至小型火力支援装置,同时保持极高的机动性。”
卫宏补充了物流和部署上的优势:“最大的利,在於后勤的简化,不再需要大型运输机或直升机进行前线空投,只需要小型、高能的电池补给,以及一些简易的空投点即可。”
“这极大地降低了我们后勤线的脆弱性。”
李老目光转寒,他深知技术越是依赖底层原理,其弱点就越是致命。
“周院士,我们不能只看优势,这项技术,既然依赖於相位锁定的高频电磁泵环来诱导量子態,那么它的致命弱点,是否也在於此?”李老直接点出了核心技术风险。
“如果其他国研发出针对性的、高功率的相位混乱电磁干扰,是否能瞬间瓦解维格纳晶体的稳定態,导致反重力装置失效?士兵会直接从半空中惯性质量自由落体。”
“李老的担忧非常专业,也是我们目前正在攻克的最大难点。”周宇承认道,“是的,这是它的软肋。”
“反重力装置的稳定態需要极其纯净、精確的电磁环境来维持,一旦有外部高能、隨机频率的电磁脉衝攻击,会像噪声一样破坏泵环的精密谐振,导致惯性质量在毫秒间恢復100%。”
卫宏听闻,脸色微变:“这太危险了,如果单兵特种部队在敌方上空突防时无法动弹,那就会面临都到集体坠亡!”
“零点能微腔需要掺杂硅基拓扑绝缘材料,泵环需要常温超导线圈。这些材料的產量和製备难度,能否支持大规模列装?”
“这种装备的维护和校准,肯定需要极其专业的量子物理和拓扑学专家,我们能否在短期內培养出足够的后勤维护人员?”
卫宏一听周宇提出了个新技术的想法,赶紧提前帮他规避风险,周宇眼角一抽,心想卫宏有那么不相信他吗?
这些年的爱,显然白给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