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挺进关东(1/2)
第524章 挺进关东
自襄国郡、魏郡接连投降,周军向鄴城进发的道路上再无阻碍。
天授三年六月,十五万周军围攻鄴城已有两月之久。
原本冀州大都督李方从并州带来五万府兵,出井陘关下太行,走到鄴城时陆续匯集了十余万兵马之多。
这些僕从军,有的是河北士族自发组织的部曲私兵,有的是响应周军打出的“驱逐燕虏、均分田地”□號的流民私户。
总之,隨著参合陂燕军惨败的消息传来,东燕朝廷上下一片哀鸿遍野。
老皇帝慕容垂病重消息传开,更是让燕国上下和慕容氏一片愁云惨澹景象。
曾经制霸关东的大燕国,隨著八万燕军主力尽数覆灭於参合陂,隨著鲜卑天骄慕容垂难敌天时寿数,关东士民都明白,慕容氏最后的余暉即將落幕...
大周五万大军下太行攻入河北,襄国、魏郡两地士民对於周军的接纳程度之高,甚至令李方一度有些惊疑。
可是仔细深入了解就会知道,在慕容氏和一眾鲜卑贵族大搞土地圈占,废耕田作牧场,强掠百姓为奴、为兵的河北,周军的到来对於普通百姓而言,简直是如解倒悬、救民水火。
响应周军的十万大军里,有不少当地豪强、小农自发组织前来,甚至自带军粮马匹牲畜,就算没有赏赐和正式编制,也要跟隨周军覆灭慕容燕国胡虏政权。
慕容垂知道不搞深度汉化,废部落制立集权封建制,大燕社稷终究是死路一条。
可东燕的復兴和崛起,本身就是在各大前燕旧臣、王公,各大乌桓、丁零、扶余部族酋帅支持下实现。
这就註定了东燕的改革只能是刀刃向內,每革除一处痼疾,自身就会多流一分血。
周国推行的府兵军功奖励制度,在关东大地根本不可能实现。
更关键是,东燕的继承人,太子慕容宝,本身就是守旧派头领。
慕容宝是典型的胡酋思想,只想搞部落大联盟稳固自身统治,哪里会想到要依靠小民来搞中央集权。
李方接见了魏郡申氏、刘氏,襄国赵氏、李氏等高姓士族代表,又亲自深入前来投奔的流民军队,最终確定一件事:关东士民对慕容氏政权已经彻底失去信任和支持士族豪强放弃慕容氏,是因为参合陂燕军惨败丧失主力精锐,老皇帝慕容垂病危,周军势大无可阻挡。
他们当年如何拋弃齐王苻丕,现在就会如何拋弃慕容氏。
在损失土地人口和丟掉性命之间,他们自然明白该作何选择。
底层庶民对周军表现出簞食壶浆的欢迎態度,原因很简单,鲜卑胡虏的分治之法,让关东底层汉民日子过不下去。
单单是沉重的赋税问题,就足以让底层庶民转投大周怀抱。
六月初七,周军对鄴城发动第三轮进攻。
密密麻麻的云梯攀附在鄴城西门两侧,瓮城和羊马城早已被砲车砸毁,城楼坍塌大半。
隨著攻城指挥、前锋都督皇甫毅一声令下,战鼓號角在鄴城西、北、南三门外同时震响。
王宣、刘凯、阳跃、裴瑗.....一眾將领各自率兵按照计划展开攻城。
城上、城下砲石、箭弩、火矢飞掠如蝗,震天响的喊杀声中,三万周军对西门发动总攻,黑压压的兵士扛著云梯、乘坐鉤车、推著攻城槌潮水般涌向城下..
三日后,王宣成功夺占西门,周军衝破外城郭,开始对內城发动进攻。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两日后,镇守鄴城的乐浪王慕容宙被部下段速骨所杀,燕军开城投降,周军入城。
六月十九,李方遵照大周皇帝梁广詔令,彻底毁坏鄴城王宫,只保留核心一片完好建筑,改造成冀州大都督府。
至於昔日名震天下的鄴城三台,铜雀、冰井、金虎,彻底毁於此次攻城战中...
七月初,李方在一眾部將和大都督府属官陪同下巡视城中仓储、水道、武库。
来到武库时,燕军降將段速骨早已恭候多时。
偌大库房內,段速骨亦步亦趋地跟在李方身后,为他详细介绍武库器械贮藏情况。
李方望著一排排环首铁刀、枪矛长槊,还有数千套步骑鎧甲,不禁暗自咋舌。
如果不是参合陂之败让燕国葬送了八万精锐,使得如段速骨这般的中下级鲜卑將领对慕容氏失去信心,单凭这武库內的武装,装备一支两万人的精锐大军不成问题。
河北重镇鄴城,也不至於短短两个月陷落。
李方瞥了眼滔滔不绝讲解著的段速骨,这段部鲜卑小酋帅长相颇为丑陋,身材五短矮壮,□才倒是不错。
“.....段將军此次投诚,朝廷甚是欣慰,兵部嘉奖,政事堂籤押表状,赐將军县伯爵位,授从五品下归德郎將之职,暂任大都督府统將,隨军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