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和原著差別有点大(1/2)
第245章 和原著差別有点大
一盘干炒牛河,一份红烧牛腩,赵坤如风捲残云一般,吃了个乾乾净净。
別看他整天坐著写剧本,脑力工作同样会消耗大量的能量。
什么是幸福?
饿的时候,有一份热腾腾的饭菜摆在你面前就是幸福。如果这饭菜还都是你爱吃的,
那么就是幸福盖了帽了。
喝了一口茶,拿起桌上的烟散了一根坐在对面的赵晓丁,舒舒服服享受一支饭后烟。
赵晓丁靠在沙发背上,仰头看著天板,突然冒出来一句:“也不知道咱这电影卖的怎么样?”
此话一出,原本还眯著眼,神兜兜的赵坤顿时脸色一黑:“別哪壶不开提哪壶!”
许是充分吸取了去年《本命年》票房3.8万的教训,儘管《穆稜河畔》让赵坤拿了柏林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官方媒体也是大加褒扬,可最后还是没啥卵用,仅仅卖出去20多个拷贝,其中一半都集中在东三省,龙江省更是占据了这一半中的三分之二。
这许是家乡对他的最大支持。
就冲这点,赵坤决定了以后再也不说自己老家是上海的,咱就是土生土长东北纯爷们?
可不得不说,《穆稜河畔》作为一部文艺片,艺术成分很高,足足有三四层楼那么高,但对於普通观眾来说还是缺乏观赏性。
最明显一个例子就是去年姜闻主演的《本命年》票房才3.8万,但今年他和庆奶联手主演的《大太监》硬是卖出去近两百个拷贝。
这不是说庆奶和姜闻这对野鸳鸯比姜闻一个人更有票房號召力,而是《大太监》相比《本命年》更有可看性,更通俗,也更热闹,观眾就爱看这个。
至於《穆稜河畔》嘛,只能说国外热闹,回到国內遭到了冷遇。
喷,这个怎么说呢?
一方面是国內没有专门的文艺院线,不像国外电影市场这么细分,而且还是长线放映另一方面则是源自於市场的改变,大概就是从去年开始,短短一年多的工夫,国內的录像厅如雨后春笋一般遍布大街小巷,各种香港武打片、枪战片,包括当下最时新的鬼片、赌片大行其道,严重压缩了正规的电影市场。
至於《饮食男女》作为一部香港电影,想要在內地上映,同样要面临审查,但更重要的还是指標问题,向青影厂买厂標,然后做成合拍片再送审。
最乐观的估计可能也要到五月份才能上映。
不过对於票房分成这种事就不用想了,目前国內的发行模式依旧是卖拷贝,10500一个,去掉成本,挣不了几个钱,说白了就是赚个吆喝。
就好比当年《红高粱》票房大卖,跟西影厂和张一谋有关係吗?
西影厂除了挣点卖拷贝的钱,老张那儿多发点奖金之外,有个毛关係。
亲眼见识了香港电影的发行模式,赵晓丁忍不住道:“你说咱们啥时候也能和电影院分成?”
赵坤瞟了他一眼,如同一个莫得感情的机器人,冷冰冰吐出四个字:“且等著吧。”
在今后几年,国內电影发行模式会经歷好几次改革,比如取消统购统销,打破中影一家独大的垄断等等,但真正实现所谓的分帐可能要等到十年之后,中国正式入世,不得不面临彻底改革。
但之后还有一个阻碍电影市场发展巨大的障碍一一盗版!而盗版消除,真正迎来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那已经是二十年后的事情了。
所以,赵坤对这几年的国內票房市场压根就不抱希望,还是趁著香港电影市场的繁荣,积赞足够的资本,以待厚积薄发。
上环,干诺道中,永安中心。
十五楼是汤臣集团的办公地,旗下汤臣电影有限公司的办公地也设在这边,占据了两间办公室。
“叮!”
电梯打开,走出来一男一女两个中年人士,看上去都四十出头的样子,男的戴著副金丝边眼镜,帅气儒雅;女的大波浪的长髮披肩,妆容精致,雍容华贵。
漂亮的前台看到此二人,连忙站起来,双手贴在身前,15度鞠躬:“董事长好!汤太好!”
“艾米,你好!”
中年男人很有风度地微笑回应。
徐风也朝前台微微点头,算是打个招呼。
紧接著前台便道:“汤太,这里有个信封是给您的!”
一个黄色牛皮纸的大信封,里面鼓鼓囊囊的,上面还附著一张名片。
“香港梦工厂影业有限公司,赵坤!”
“什么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