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效率太高也成问题(2/2)
聚变的微光和纳米虫群的秩序尚未让人喘息,洛珞的脚步又踏入了最神秘也最艰难的领域——引力波动態熵变密钥防护系统的心臟。
项目代號为“银弦”的核心实验室內,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
几个精密频率发生器环绕著中央的模擬接口平台,发出低沉稳定的嗡鸣。
但每一次模擬密钥生成和防御激活的过程,都在“引力波动態调製与精確定標”这一关卡住了脖子。
负责这个系统的张总工程师,一位精於强场物理的老专家,此刻眉头紧锁。
“洛总顾问”
他指著屏幕上一片杂乱的干涉图谱:
“引力波模擬发生器能產生稳定的特定谱型信號,但精度要求在毫秒级甚至微秒级做相位、振幅、偏振的三维动態迭加调製……”
“我们反覆调整压电驱动和磁约束精度,反馈延迟始终超標,生成的『引力纹波』根本达不到与模擬环境变量瞬时耦合的要求。”
洛珞凝视著复杂的调製器结构图,指尖轻轻敲击著冰冷的金属台面。
按照他原本的方案,项目是一步步开展的,防御系统压根不在前期的计划之內,甚至按照他预想的最终应用方式,防御系统短期內可能都不会用上。
但奈何计划赶不上变化。
【记忆沙漏】里,时佳雪的项目推进计划跟他完全不同。
如果说这场实验是要用十几盘不同的顏料,调出一个最美丽的色彩。
他的方案是一个一个的往里加,加一个调好再加下一个,也许时间会长一些拖慢点进度,但力求稳定,不易出错。
但时佳雪和陆星衍显然没有他这么“落后”的顾虑,他们的方案就是一股脑的把所有顏料全倒进去,然后再雕琢细节,效率高的让洛珞抓狂。
最最关键的是,他们的设备存在著巨大的差距,就像张总说的那样,时佳雪能轻易完成的实验,到他们这无论怎么努力都还是精度不够。
原来进展太快也不是好事……他们现在的科技水平……跟不上。
所以问题来了,要么绕开时佳雪的实验方案他们依旧自己做,要么就完全按照时佳雪的来,能省下不知道多少时间和经费。
只是这样一来,唯一的难度就全压在了洛珞身上,他要把原本近乎“完美”的方案,转化成一个符合当下情况的。
而这种事,连【流形重构】都帮不了他。
毕竟优化方案它很擅长,但反向优化……这属实有点难为道具了。
密钥漏洞窗口抓不住,防御系统就会提前激活纳米防护层。
常规的机械、电子调控方式,在如此极端的精度要求下,显得笨重而迟滯。
“设备精度不够……”
洛珞沉吟著,打破了沉寂,声音不高,却瞬间吸走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但如果我们知道它『不够多少』呢?”
张总和工程师们顿时愣住了。
洛珞猛地转向控制台,双手在键盘上快速敲打著,调取过去数十次失败试验的所有引力波发生器的原始监控数据。
他的目光不再盯著干涉图谱的混乱,而是聚焦在驱动设备本身运行状態的日誌上——驱动马达的电流波动、压电陶瓷片隨温度变化的微小伸缩率偏移、恆温系统为了维持设定点而產生的细微功率调整脉动……
“我们一直在追求设备的『绝对稳定』,但物理设备本身,在运行过程中就天然存在自身的物理参数涨落和系统性的微小抖动!这些抖动就是我们设备自带的『环境噪声』!”
他的语调开始加快,带著一种发现新大陆般的兴奋:
“我们现有的设备调製精度受限,导致无法生成理想中的『完美』引力波信號去与环境同步。”
“但反过来,这些设备自身的运行噪声——它们的频率、幅度、相位特性——却可以通过我们长期的实验数据反向计算出来!它们並非完全隨机的『混沌』,而是具有特定模式的本底物理特徵!”
张总不愧是经验丰富的专家,瞬间捕捉到了洛珞的思路精髓,眼睛猛地亮起:
“您的意思是……把设备本身的『噪声特徵』量化建模,然后在核心算法里……反向扣除?!”
“对!逆向思维!”
洛珞嘴角微微扬起:
“既然我们的设备无法超出现实物理极限提供完美的『超稳信號』,那就接受它的『自然状態』,並精確测量它的『自然波动规律』!”
“本质上,我们放弃了对设备输出『纯净信號』的不切实际幻想。”
洛珞总结道:
“我们將其转化为一个可预测的背景舞台,在这个舞台上,算法引导的『演员』只需要做好自己的动作,舞台的晃动已经被预设的平衡器完美抵消了,最终呈现给防御核心的『表演』,將是我们想要的精確状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