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大汉小吏 > 第564章 刘彻:建中朝,削相权——从脚后跟削的!

第564章 刘彻:建中朝,削相权——从脚后跟削的!(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七零:穿成冷面大佬的炮灰前妻 八零养崽,二嫁退伍糙汉夜夜归家 契约婚姻到期,陆总他不离了 七零:娇艷美人嫁冷硬军官一胎双宝 沈夫人的马甲层出不穷 深藏温柔 被休再高嫁,侯府上下死绝了 精灵:刚冠军,萌新成长系统来了 回到八零林场,赶山做个万元户 港综:你二世祖,比你爹富什么鬼

第564章 刘彻:建中朝,削相权——从脚后跟削的!

殿中群臣的官职品秩自然没有竇婴和韩安国高,但能坐进这未央殿,哪一个又是蠢笨的呢?被皇帝申飭,他们渐渐回过神来。

今日,这两个位高权重的三公话虽不多,却或明或暗地引导著议论的风向,暗中操弄殿中的人心。

原来,自己成他们的刀了?!

群臣看向这二人的眼光变了!

君子不器,被他人当成刀剑,自然是奇耻大辱!

但是,成为眾矢之的的竇婴和韩安国若无其事,他们虽心中有鬼,却仍板著冰冷的脸,假装无事事发生,用沉默来应对责问。

然而,他们虽然沉默,刘彻却不想再放过他们:这两个老狐狸不曾露马脚,自然不能治他们的罪,却也可以从他们手上夺权。

又或者说,他要从丞相和御史大夫的手中夺权!

“丞相。”刘彻用这个简单的陈称呼亮出了刀。

“敬候陛下下旨。”竇婴气定神閒,不见慌乱。

“今次江神弹劾樊千秋,你这丞相,未能提前知晓,便有疏忽之责,但朕不怪你,朕知道你有难言之处。”刘彻心平气和道。

“——”竇婴原以为会被皇帝责罚,不曾想等来的是这句“劝勉”,一时竟茫然,下意识地拱手行礼道,“陛下体谅老臣。”

“嗯,丞相府政事太多,竇公勤勉能劳,亦有紕漏,日后他人为相,只怕更难当好这百官之首啊。”刘彻点头长长地嘆气道。

“——”竇婴猛然一惊,脑袋有些发蒙,他似乎猜到皇帝的目的了,可仓促之下,他却想不出应对之策,只能在榻上当鱼肉。

“从今日起,以尚书台为枢纽建立中朝,召侍中、尚书、诸郎入朝,辅佐朕决策军政大事,政事议定后,再由相府按制推行。”

此言一落地,殿中“嗡”地一下响起了议论之声,皇帝这寥寥数语,便改变了朝堂格局啊,而且还是天翻地覆的革新和变化。

这中朝,又被称为內朝,由侍中等“內官”组成,由皇帝亲自领带,与丞相这百官之首统领的“外朝”各司其职、相辅相成。

其实,中朝之称早有之,却只是平日口头上的称呼,並未形成定製;侍中、尚书、诸郎等官职也早有之,却没有太多的实权。

所以,关口在於最后那两句话“中朝形成决议,由相府按制推行”。

如此一来,丞相府一下子成了皇帝的“属官”,只施政,而不决策。

丞相府的权力立刻便被切去了一大半,而且还是最重要的那一大半。

而且,中朝官员都属於“內庭的官员”,因为可以出入宫禁,都是皇帝的近臣,自然要由皇帝亲自任命,旁人是不能置喙的。

倘若皇帝不愿给丞相“加官”,丞相便不能入“中朝”,又遑论参与国事决策?这丞相便也当不安稳了,只能自己乖乖辞官。

好一招釜底抽薪,一句话便“架空”了丞相啊。

竇婴只觉得胸口发蒙,想要爭论,却开不了口。

皇帝刚刚一面斥责他,又一面抚慰他,他都答应了下来,便等於自己承认了“疏忽职责”“不能任事”。

如今皇帝以此为根据,下詔强化中朝,他便不可拒绝了,若是此时矢口否认,只会留下“贪权”的恶名。

不仅要被天下所耻笑,更有可能引来皇帝进一步的斥责,甚至降罪!

而且,江神妄议朝政,皇帝拔擢的樊千秋却立下了大功,两者相比,皇帝確实要比他这丞相更擅长治国。

皇帝挟边塞大胜来袭,他这刚刚“疏忽职责”的老丞相又怎可匹敌。朝堂百官的人心,站在皇帝那一边!

此外,强化中朝最紧要的步骤便是拔擢更多的中朝官员,让他们来辅佐皇帝理政,对朝臣来说,这是个变局,更是一个机会。

尤其是那些贤良文学,他们也多是中朝官,实权本不显,如今一改,他们的权力立刻便会上升,定然会全力支持皇帝的改制。

竇婴回头看了看坐在身后的那些中朝官员,一个个喜上眉梢、得意扬扬,和平时那副孤傲穷酸之相不同。

尤其是老迈的主父偃,虽然未与左右谈笑,却咧著嘴巴,露出黄齿痴笑,比刚刚成婚的新郎还要得意些。

“小人得志!”竇婴在心中冷冷地哼了声。

“丞相。”刘彻一直都在关注竇婴的反应,看著对方那故作镇定的模样,阴晴不定地唤了一声。

“诺。”竇婴迟疑后,仍然在榻上回答了。

“你是老臣,对朕改制中朝,可有进言?”刘彻冷问道。

“陛下此举,颇有新意,老臣无有进言,只是——”竇婴声音有些发乾,他看了看周围的群臣,缓道,“要看诸公可有进言。”

“好!丞相能认可改制,这最好不过了!”刘彻拍手道,故意扭曲了竇婴之意,让后者又一愣“那眾爱卿,对这中朝改制,可有什么异议要奏?”刘彻又看群臣,他面目依旧模糊不清,唯有一双眼睛映著火光,微微发亮。

竇婴刚才所言自是想让自己的党羽出来阻挠皇帝的提议,可江神这“殷鑑不远”,其他朝臣又怎愿意此刻站出来替竇婴衝杀呢?

他竇婴能看出皇帝今日所图不小,其余官员品秩官位虽然比不上他,却也並非看不清局面,他们知道此刻出来劝阻,死路一条。

何况,中朝建制,定然还要拔擢一批中朝官员充实內廷,此刻若惹恼了皇帝,被排在中朝之外,在外朝的地位再高,也无出路。

於是,九卿沉默,列卿不言,仿佛都没有听到皇帝和竇婴的问话,一言不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断绝关系后,我的召唤兽全是黑暗生物 边城往事,从死囚到混世枭雄 我一个警察,怎么给我悍匪系统! 我转投章邯再建大秦,刘邦哭麻了 四合院::开局送易中海去大西北 全民大航海,我开局一条幽灵船 一身满级武魂,碾压全球很合理吧! 嫂嫂乖,回家而已又不是要你的命 给少妇精油按摩?这个,得加钱! 血战淞沪从抽到警察局到拥兵百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