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8章 盘点各省独有习惯,哪个让你看不懂(2/2)
【在广东人的餐桌上,汤是永恆的主角。】
【饭前一碗汤,是雷打不动的仪式感。】
【老火靚汤讲究“慢工出细活”,排骨搭配海底椰、乌鸡燉著旗参、鱼头熬著豆腐,一燉就是两三个小时,让食材的营养完全融入汤中。】
【广东人对汤的执著,源於对养生的极致追求。】
【潮湿的气候让他们相信喝汤祛湿。】
【不同季节喝不同的汤:春天喝祛湿汤,夏天喝解暑汤,秋天喝润燥汤,冬天喝滋补汤。】
【这种饮食文化甚至影响了房地產设计——多数户型厨房都预留了汤煲专用位。】
【在四川,辣味是刻进饮食基因的灵魂元素。】
【清晨的一碗红油麵,开启充满火气的一天。】
【午餐的麻婆豆腐、水煮鱼,將辣味推向高潮。】
【晚餐的火锅、串串香,更是把辣椒与椒的魅力发挥到极致。】
最⊥新⊥小⊥说⊥在⊥⊥⊥首⊥发!
【走在成都街头,空气中永远飘散著麻辣鲜香的气息,让外地人既好奇又敬畏。】
【四川盆地潮湿多雨的气候,造就了当地人对辣椒的依赖。】
【椒能祛湿,辣椒可驱寒。】
【吃辣不仅能祛湿散寒,更成了一种生活仪式。】
【对四川人来说,辣椒不是调味品。】
【而是一种习惯。】
【更有趣的是,连幼儿园的午餐都会准备“微辣版“的菜品。】
【外地人眼中的魔鬼辣,在四川孩子嘴里可能只是“有点味道”。】
【这种对辣味的极致追求,孕育出川菜“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丰富体系。】
【也让川菜通行全国,成为了时下最热门的菜系。】
【而要说哪个省份对编制最为执著,山东绝对名列前茅。】
【“不孝有三,无编为大。”】
【这句虽是调侃,却真实反映了山东人对稳定工作的极致追求。】
【在这里,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岗位被统称为“正经工作“。】
【而其他职业,无论收入多高,都可能被长辈归为“临时工“范畴。】
【这种编制情结的形成,有著深刻的歷史和社会根源。】
【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山东自古重视“学而优则仕“的传统。】
【科举入仕的思想深植人心。】
【时至今日,许多山东家庭仍將“吃皇粮”视为光宗耀祖的象徵。】
【每逢国考、省考季,山东考生的报考人数和录取率常年位居全国前列。】
【山东人对编制的执著还体现在择偶標准上。】
【在相亲市场上,“有编制”往往是硬性条件。】
【有网友戏称:“在山东,你可以没房没车,但不能没编制,否则连媒人都不愿意登门。“】
视频到此结束。
弹幕也纷纷飞出。
《来个弗雷尔卓德人说说,为什么不走井盖。》
《其实我大东北,是以前井盖总容易掉里面,所以才需要躲。》
《走路不踩井盖不是从小就教育的吗?》
《躲井盖是好习惯啊。》
《真的,我们班要东北来上学的就这样。》
《山西是吃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导致碳晕了。》
《江苏真没夜生活,晚上除了学生和街溜子很少有別人了。》
《我南通人,这是真的,真的没什么夜生活。》
《谁说江苏没有夜生活的?夜里都在写作业呢!》
《徐州烧烤凌晨四点都有人。》
《江苏这也要內斗?》
《难道真的只有我们湖北人,会一边骑车一边吃热乾麵么?》
《听说武汉的电瓶车前面有个篓子,可以放热乾麵的碗。》
《老广是真的会享受美食,我同学广东待了几年,回来对吃的就很挑剔了。》
《河南人的我到上海上大学,完全不能接受下午一点上课,每次这节课都困到要死要活的,还头疼,痛苦!》
而天幕之外。
明朝。
朱元璋看完了整段视频,也知道这只是一段趣味性的短视频。
於是,抱著放鬆的心態,呵呵地笑道:
“这段天幕视频,倒是挺有趣的。”
“很好地体现了我华夏大地各个省份,天南海北之人不同的生活习惯与差异。”
“但是,看那些网友,也真是没有见识啊。”
“这么一点差异,竟然也感到惊讶?”
“要知道,在咱老朱打跑蒙古人建立明朝的时候。”
“那天南海北的差距可大了去了!”
“南方汉人和北方汉人,简直都快是两个民族了。”
“是咱老朱硬生生地將大家捏合在一起呀。”
“否则的话,传到后世再来对比一下不同地方的生活习惯,估计天幕上的后世网友,会惊讶得说不出话来!”(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