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酒楼纷爭(1/2)
案上龙泉青瓷盏泛起月白光晕,映得少年眉眼愈发沉静。
房名清鹰隼般的目光掠过李乐知略显单薄的肩头,心中正为安排李乐知所任何职烦恼:“本官有意留你在经歷司歷练,只是不知......”
话音未落,李乐知已再度长揖:“秋闈在即,晚生本不该分心。然蒙大人错爱,愿以三月为期,將记帐之法倾囊相授。”抬眼时眸光澄澈如泉,“若能协理文书归档,既可熟悉衙署规程,亦不误温书备考。”
房名清袍袖一展:“如此甚好。王千户,將南镇抚司的腰牌取一块来交予李公子,咱们镇抚司的腰牌,在外边还是有点用处。”忽又沉吟道:“这桩私盐案的文书卷宗尚需校订,你可先协助校订此卷宗......”话中机锋暗藏,却是要將李家摘出是非场。
穿堂风掠过经歷司满架黄卷,三名书吏早已候在此。
当先老者银须颤动,枯瘦指节扣住少年腕子:“可算盼来李公子了!”后头两人偷眼打量这未及弱冠的后生,暗忖那精妙帐术莫非当真出自此子之手?
————————分割线————————
锦衣卫,全称“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共有九司(我查询资料推算的,应该是九个部门),其中经歷司是镇抚司的文书部门,主要负责文案工作,包括保管锦衣卫的所有档案和案件记录、负责起草和审核锦衣卫的各类公文、记录和整理案件的详细信息,確保每件案件都有完整的档案、撰写案件结案报告,提交给上级审核、將搜集到的情报进行分类和整理,便於上级查阅、协助管理锦衣卫的人事档案,参与人员调配和考核等等事务。
换言之,锦衣卫经歷司在保障锦衣卫高效运作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细致的文案管理和规范的公文处理,经歷司確保了锦衣卫工作的顺利进行。
李乐知这几日被那位老者纠缠的头昏脑涨,老者名叫张云程,是经歷司的经歷,主管经歷司大小事务,年已近六十,早失了进取之心,在这经歷司內一心扑在专业研究上,对李乐知的帐册勘破法极为推崇,每日必拉著探討。
另外二人,一个叫赵天宇,精於文书整理,另一个叫孙文博,擅长情报分析,二人均年过三十,已在经歷司崭露头角。
李乐知这几日均在协助赵天宇和孙文博完善私盐案的卷宗,並利用脑中的现代知识对案件细节进行梳理,提出多项改进建议,几乎是將卷宗重做了一遍,使得案件脉络更加清晰,证据链更加完整,令二人刮目相看,大为敬佩。
期间王大成来过几次,见李乐知几乎將卷宗重做,更是讚嘆不已,深觉其才智非凡,日后必成大器,对李乐知也是愈加亲近。
张云程这几日没学到李乐知的帐册勘破之法,却又对他的卷宗整理方法颇感兴趣,常在旁细心观摩,不时提出疑问。
李乐知耐心解答,张云程愈发觉得此子不凡,心中暗自讚嘆。
这天午后,李乐知几人將最后一页卷宗装订完毕,赵天宇感慨道:“乐知兄,此案若非你,恐难有此成果。我看这內容敘述详实,便如亲歷其境,条理分明,待北京那边看过之后,定对我南镇抚司刮目相看。”
张云程笑道:“若能藉此机会让指挥使大人重视文案之要,亦不失为一大幸事。今后诸案,可以此卷宗为范,精益求精。”
眾人均点头称是。
隨著卷宗整理完毕,私盐案到此已宣告结束,见天色尚早,李乐知便提议出去小酌一杯,以示庆祝。
眾人欣然应允,遂一同前往城东状元楼。
南京城东的状元楼位於秦淮河畔,靠近夫子庙和贡院街,楼高三层,飞檐翘角,雕樑画栋,气势恢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