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皇储的计划(2/2)
青年离去之后,维格独自沉浸在回忆之中,直到侍从送来一份军械所的报告。
他喝光加的热可可,略微平复心情,拿起报告逐字阅读:
军械所处理了红隼号带来的鸟粪石,制成的硝石纯度很高,效果远好于直辖领地供应的墙土,建议海外事务部大规模开采。
“现在选派人手开采,明年能够批量获得鸟粪石,看来今年是指望不上了。”
今年二月份开始,数以万计的游牧民涌入喀尔巴阡盆地。
起初,他们的目标是当地村落,或者南方的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内阁没有太过在意,没想到这群人竟敢袭击帝国领土!
尽管皇帝和内阁没兴趣发起战争,但敌人主动挑衅,己方必须做出报复,震慑伊比利亚、意大利半岛、东欧的势力。
吃过午饭,维格在主殿召见恩里克,“你想要的封地是哪里?”
恩里克指着加勒比海地图边缘的一个小点,“就是这里,我的航程遍布大半个加勒比海,没有比这更完美的岛屿了。”
拿骚?
根据船长的描述,维格的脑海浮现出相关画面,“你的眼光不错,挑了个好地方。”
他用简短的时间晋升恩里克为骑士,把这座二百平方公里的小岛封给对方,然后在侍从的簇拥下前往会议室。
会议开始没多久,众人发现皇帝有些轻微咳嗽,这时,皇储提出建议,“父亲,这次由我带兵出战。这是我应该做的,无论是为了您,还是为了葛瑞克。”
皇储担任统帅?
内阁成员相互对视,多数人的眼神充满忧虑。
一直以来,皇帝从未缺席任何一场重大战役,是整支军队的象征。将士们习惯了他的存在,如今换作皇储指挥,士气肯定会受到影响。
然而,首相有不同的考虑:皇帝年过五旬,长期征战影响了他的健康状况,假如让他带病出战,风险恐怕更高!
他清了下嗓子,率先表明态度,“我赞同殿下的提议。”
起初,维格的想法是亲自出征,但转念一想,帝国迟早要迎来新的主人,不如趁此机会让皇储尝试领兵作战,当做是对继承人最后的考验。
他平静地看向弗罗德。
“这次的敌人是游牧民,我尽量多给你一些游骑兵,大约两千五百。如果游骑兵数量不够,需要你在东欧就地招募,记得多用点心。
这两天,你拿出一套作战方案,然后在内阁会议讨论。记住,帝国连续经历两场大战,人力不足,尽量避免和巴尔干诸国产生冲突,即便打败他们,我们也没有足够的兵力控制当地。”
散会后,弗罗德离开皇宫,前往表哥莱夫的宅邸。
公元856年,莱夫以侍卫的身份参与第二次维京——西法兰克战争,后续一直在军中服役,作战履历丰富。弗罗德从多方面考虑,认定他是最合适的参谋长人选。
书房内,莱夫给表弟倒了杯甘蔗酒,“我常年外出作战,两个孩子缺乏管束,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想不到又要打仗了,真是一刻也不得空闲。”
他翻看弗罗德带来的资料,“你准备怎么打?”
弗罗德解释自己的作战计划:
“春夏季节,游牧部落会在一个地方驻留15~30天,等牲畜把草啃得差不多,然后开始长途迁徙。
羊群需要边走边吃草,而且队伍混杂许多老弱,以及大量的牛车、马车,因此他们的迁徙速度较慢,每天能走10~15公里。
我参考陆军学校的课程内容,让步兵借助车阵的掩护,在开阔草原对抗敌人的轻骑兵。如果轻骑兵避而不战,我们就追赶敌人的迁徙车队,每天行军三十公里,让游牧民没时间停下来休息。
到时候,野战军在前面追击,守备团和战俘施工队在后方修筑防御工事,每隔三十公里修筑一座要塞,压缩敌人的活动空间,逼迫他们主动决战。”
莱夫的想法和表弟差不多,他拿出纸笔勾勒一个团级车阵的大致结构,介绍位于车阵边缘的火炮。
“去年夏季,军械所研发一种新型火炮,削弱了射程、威力,但是重量更轻,适合野外机动,能够发射三磅重量的实心弹,射程五百米。
轻型火炮适合下发给步兵团,外加大量的弓弩手,足以应付数倍骑兵的围攻。
还有一点,舅舅的兵书提到过汉帝国和匈奴的战争。汉军出塞作战,匈奴人在撤退的同时,用病死牲畜污染水源,造成严重的杀伤。这次出战,应该增加运水车所占的比例,同时雇佣更多骑兵,寻找干净的大中型河流。”
从前线传回的情报判断,这次迁徙的主体是马扎尔人,不包括佩切涅格人、可萨人。
莱夫建议招募除马扎尔以外的族群参战,既然帝国不缺钱,用游牧雇佣兵对抗游牧民,是一桩很划算的买卖。
两人谈论到深夜,初步拟定一份作战方案。
不列颠人力不足,弗罗德只打算动用三万士兵,包括两个野战步兵师,两千五百游骑兵,以及十个守备团。
他还计划征召八千战俘,负责修筑防御工事,同时招募至少三千草原骑兵,满足军队的侦察需求。
征讨大军会在四月出发,乘船到达易北河口,然后换乘内河船只,逆流而上前往波西米亚
三月十五日,皇储在内阁会议展示作战方案,无人反对。次日,帝国正式进入战时状态。
听说这次的战争目标是游牧部落,民间普遍抱有乐观情绪,大肆抢购战争债券,试图从这场盛宴分得一丝利益。
历经三个星期的调动,征讨大军集结完毕,在伦底纽姆码头陆续登船。
作为名义上的潘诺尼亚国王,葛瑞克年仅十四岁,还未从陆军学校毕业,所以没资格参战,只能站在父母身边,望着大片帆影消失在远处河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