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双方的战略(1/2)
第394章 双方的战略
意大利中部。
维格在波河平原长途奔袭的时候,南线的维京大军也没有闲着,他们攻克了锡耶纳、皮亚诺堡,最终抵达博尔塞纳湖,距离罗马只剩五十多英里。
在一连串的试探后,巴西尔发现敌人的骑兵很少,于是派出更多斥候,袭扰他们的补给路线。
东罗马骑兵趋近侦察,获得更详细的情报:维京大军的数量约为五万、拥有三十门青铜炮。
“只有这些?”
巴西尔的忧虑消除大半,罗马城超过九万守军,依靠坚固的奥勒良城墙,胜算概率很大,唯一棘手的是那些青铜炮。
时间流逝,法兰克人、希腊人掌握更多有关火炮的信息:
它的最大射程是七百米,装填速度超过一分钟,发射次数有限,估计不超过四百次。
前线部队汇报,这种武器的远距离杀伤并不高。关键在于士气打击,缺乏训练的民兵遭受炮击后,很容易出现溃散。
巴西尔计划利用城墙坚守,消耗敌人的火炮和士气,然后大举反攻,借助人数优势淹没这支蛮族军队。
又过了两天,前线传来急报,维京大军在博尔塞纳湖畔止步,似乎准备往北撤退。
什么情况?
难道我方骑兵数量太多,把对面吓跑了?
十月十三日,维京大军全面后撤,沿着原路返回托斯卡纳地区。
得知这个消息,罗马城一片欢腾,巴西尔始终猜不透敌人的意图,只能派出军队收复锡耶纳等地,等到维京人下次进攻,再利用这些据点削弱他们。
经过一夜庆祝,另一则消息传至罗马:三万巴尔干联军在波河平原遇袭,仅有四千人逃至威尼斯,剩余部队全军覆没。
“我明白这人的用意了。”
巴西尔恍然大悟,维格分明是在借鉴汉尼拔的战术:避开防御坚固的罗马,游走于防守薄弱的区域,在野战中歼灭意大利军队。
“他模仿汉尼拔,难道我要模仿费边?这算什么破事,时隔一千年的第二次布匿战争重演?谁是大西庇阿、瓦罗,谁又是哈斯德鲁巴?”
战争的走向超出巴西尔的预期,他承认自己低估了北境之蛇的狡诈,对方根本不像一个冲动易怒的北欧蛮子,更像是一条潜伏在丛林中的毒蛇。
“北境之蛇,原来如此,世上没有叫错的外号,看来我要换个策略了。”
第二次布匿战争,汉尼拔大肆劫掠意大利的乡野。如今,超过九万军队聚集在罗马城,其余地区防御空虚,巴西尔担心维格沿着东海岸一路南下劫掠,于是拨出部分军队增援东海岸。
然而,维格并没有照搬汉尼拔的行军路线。
汉尼拔进攻意大利南部,意图煽动当地的希腊城邦反对罗马共和国。时随境迁,如今的维京大军前往意大利南部,找不到任何一个潜在盟友,反而把己方的补给线暴露给敌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