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意想不到的战场(1/2)
第392章 意想不到的战场
十月五日,巴西尔的剩余军队按期到达罗马,城内拥有八万士兵,目前还在不断增长。
“维京人是进攻方,需要大量的部队运输辎重,驻守各地,野战兵力绝不可能超过七万,这仗可以打。”
巴西尔信心十足,他把大部分精力用于训练民兵,争取让他们成为合格的守城部队。
后勤方面,各地修道院正在把秋收的粮食运往罗马:
部分粮食通过陆路。还有一部分粮食在舰队的护送下运抵奥斯蒂亚港口,然后沿着台伯河逆流而上,输送至罗马城。
另外,巴西尔派工匠巡视城防,包括罗马的下水道系统,防止维京人沿着某些防御漏洞钻进城内。
与此同时,意大利北部,波河平原。
维格正在赶路,从早晨一直奔波到下午,中途只休息两个小时。
“前面还有多远?”
莱夫回应:“距离目的地还剩十英里,可以在日落前赶到。”
维格在草地摊开地图,估算自己和巴尔干联军的距离。
近期,维格把直属师、三个步兵师和八个守备团调往意大利中部,攻打南方的城镇,然而,这一切是在故作声势。
自从得知巴西尔的援军抵达,维格放弃了攻打罗马的想法,转而把目标放在北线的巴尔干联军。
他脱离步兵主力,率领骑兵和骑马步兵调转方向,翻越亚平宁山脉,向北返回了波河平原。
留下来的五万步兵向南缓慢移动,牵制敌人的注意,而非强攻罗马城。
据资料记载,罗马的奥勒良城墙修建于公元三世纪,总长十九公里,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七丘之地”。
霍诺里乌斯皇帝在位期间,城墙得到进一步加固,拥有三百八十座塔楼,相当于每隔数十米就有一座塔楼。至此,城墙的高度约为十米,厚四米。
相对应的,君士坦丁堡拥有两道城墙,内墙厚五米,外墙厚两米。
1453年,奥斯曼围攻君士坦丁堡,特意铸造了乌尔班巨炮,可发射数百公斤重的石弹。即便如此,攻城方仍然连续轰击七个星期,总算在城墙轰出缺口。
按照目前的青铜炮威力,只能应付厚度在1.5米~2.5米的常规城墙。假设维京人动用火炮攻打罗马,估计两个月也不一定轰出缺口,破城之后,还要面对数以万计的守军,获胜概率太低。
九月下旬,巴尔干联军陆续收到教廷和巴西尔皇帝的信件,要求他们尽快南下,增援罗马城!
听说罗马受到威胁,底层士兵情绪亢奋,几乎是裹挟着联军高层进入北意大利。
耗费三天时间,他们到达特雷维索,发现这座城市的维京士兵已经撤离。居民声称这些人走得很匆忙,甚至来不及带走粮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