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崩溃之始(2/2)
很多有为之士一直在后方搞小动作,不论是传递情报,还是想方设法搞破坏,都对公孙瓚军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应该会吧,陆使君的名声之前也听闻过,据说对我等百姓十分友善,只杀那些恶贯满盈之人。”
陆宇在幽州的名声还是有的,就算是辽西,也有他的名號传来,所以信上说的话,还是有人相信的。
其实光靠这些东西,是没什么用的,真正让百姓相信他们是正统的,还是城外的数万大军。
如今他们阳乐被大军围困,人为刀短我为鱼肉,就算他们不想信,也只有说服自己信这一条路可走。
城都被围了,就算公孙瓚此刻是正统,在百姓眼中,也未必是了。
“那我等还忙前忙后干什么?到时候城破了,陆使君还不得追究我等的责任啊。”
“散了散了,这段时间我等还是躲起来吧,反正城破了也影响不到咱们。”
百姓们得知城破后,陆宇军也不会伤及他们,也就没人想掺和进这个爭斗中了,毕竟他们也不是首恶,更不是帮凶。
当这些事传入公孙瓚耳中时,他一时间暴跳如雷。
“快!满城张贴告示,告诉城內百姓,陆宇是凶恶难当的黄幣军,並不是什么幽州牧,我等只要守住此城,朝廷的援军很快就会到的!”
当他得知,越来越多的百姓回到了家中紧闭房门后,公孙瓚当即著急了起来。
这些百姓可是守城的重要一环,想要修建“楼擼千重“的堡垒体系,光靠他手下士兵哪里够啊。
必须有足够的民夫和工匠一同出力才行,毕竟守城士兵的职责更多还是防备。
陆宇军虽然不会大举进攻,但每日的样攻也好,小规模试探攻击也罢,向来都是不间断的。
再加上士兵需要足够的休息时间,来保持精力,应对陆宇可能到来的最终攻城。
必须轮班休息,加上守城的任务,公孙瓚就算能抽调出士兵来修建城防,但人数总归是有限的。
“可恶,这帮贱民!”
公孙瓚现在特別想用武力镇压这些贱民,用刀让他们消停的听话。
“主公,万万不可啊,咱们要是这么做了,就彻底遂了陆宇的愿了,到时候咱们可就真的离心离德了啊!”
公孙瓚身旁的大將严纲自然明白公孙瓚的想法,当即出声劝阻道。
他们真要是这么做了,別说百姓会离心,就那些土兵也不会认同的。
如此做法,和那些乌桓有何区別,他们为何聚集在公孙瓚身侧,主要原因还不是因为他平定了乌桓的叛乱。
那些乌桓凶残的行径,主要就体现在百姓们身上,而这些百姓,可都是士兵们的亲属啊。
若公孙瓚做出了和乌桓一般的行为,这才是对士气影响最严重的事,严纲这才不顾触公孙瓚的霉头出言劝阻。
“那你说,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面对公孙瓚的问话,严纲又如何能回答的出呢,他只是一名武將,要说带兵打仗他还能出出主意,面对这种事他可就有心无力了。
也就在此刻,城外攻城的喊杀声再次出现,这让本就烦闷的公孙瓚更加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