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彩衣木宅两线清(1/2)
第523章 ——彩衣木宅两线清
在採伐院外的林场中。
苏尝用小宝瓶从附近摘的蘑菇和菌子,煮了一锅鱼汤。
两人就著篝火吃了一顿午饭后,稍做休息,便接著启程去往南边。
在宝瓶洲中部,尝安商行力量主要集中於西起风雪庙所在的水符王朝、中至梳水国、彩衣国、白山国观湖书院、东至书简湖、石毫国这一线上。
其中小文与魏羡、卢白象在梳水国;陈平安、苏心斋、隋右边与杨氏夫妻以及城隍沈温在彩衣国;林守一、周鉅兄妹在观湖书院;苏鲤鲤、刘老成与老蛟之女吴懿则在书简湖。
而商行又在宝瓶洲最南边的老龙城一线,以老龙城的人力,及苻、孙、方、
侯、丁、范六家的钱財和资源。
起兵平復改革夹在两线之间,常年互相攻伐的白霜、云霄、朱莹等几大王朝。
因为南部最鼎盛的两大势力,风雷圆和正阳山,一个还欠著苏尝天大的人情没还,一个现任山主都是在苏尝的支持下才顺利接任的。
所以老龙城新军北上的步伐,並没有遭受多少山上人的阻拦。
不过在改革世俗王朝时,与凡人军队之间的征战,到底是无可避免的。
在一场场血与火的前进与洗礼中,新军以及逼近朱莹王朝国都,即將与坚守的中部防线匯合。
也在这个时间点,苏尝再次来到了彩衣国。
跟上次游歷彩衣国相同的是,他依旧是选择走了那片熟悉的低矮山脉。
不过跟当年带著陈平安与小文一起游歷事,见到的那好似生机断绝的鬼蜮之地不同的是。
如今此处,已经再无半点阴煞气息。
虽说不是什么灵气充沛的山水形胜之地,但终究山青水绿,远胜往昔。
在地势平坦之处,还建有一座规模颇大的窑造厂,烧制著胭脂郡的特產五彩斗鸡杯。
察看了一番厂区,发现一切都井井有条后。
苏尝便凭著记忆一路前行,终於在夜幕前,带著小宝瓶来到一处熟悉的古宅o
还是有两座石狮子坐镇大门,不过略有变化,两边悬掛了门联,也张贴上了彩绘门神。
只是这画上的神像,苏尝越看越觉得像钟魁本人。
说起来杨晃作为鬼修,在此地的直属上司正是沈温,而沈温又在新酆都里做钟馗的副手。
下属的下属,掛直属大上司的画像用来看大门。
苏尝觉得可能也只有自家商行的人能做出这种事情来表示对上司的敬意了。
这其中的门道,旁人可能不懂,但就像藕福地里曹晴朗当时所说的那样。
是官是民,归根结底,不都是自己人?不也跟他们一起办实事?所以底下人不会畏怕我们,只是尊敬。敬我们有用,敬我们同行。
心中想著这些的苏尝,在敲门过后,与小宝瓶耐心等待了片刻。
一位上了岁数的老婆婆弯著腰,手持一盏灯笼,有些吃力地打开大门,见著了那个当年让她记忆犹新的青年。
青年旁边还有个亭亭玉立,笑脸灿烂的红衣小姑娘。
看著青年的脸,老嫗愣了愣,然后一下子就热泪盈眶,颤声问道,“可是苏公子?”
苏尝微笑点头道,“老嬤嬤如今身体可好?今天路过,我准备要借宿,还要討酒喝,用一大碗冬笋炒肉做下酒菜。”
老嫗赶紧一把抓住苏尝的手,好像是怕这个大恩人见了面就走。
她手持灯笼的那只手轻轻抬起,以乾枯手背擦拭泪水,神色激动道,“怎么这么久才来,这都多少年了,我这把身子骨,公子再不来,就真撑不住了,还怎么给恩人下厨烧菜。
酒还有好些,都给公子余著呢,这么多年不来,年年余著,怎么喝都管够——”
苏尝將那顶斗笠夹在腋下,双手轻轻握住老嫗的手,愧疚道,“老嬤嬤,是我来晚了。”
老嫗赶紧转头喊道,“老爷,夫人,苏公子来啦,真的来了。”
当年为了给妻子续命而不惜沦为倀鬼的杨晃,与一位神色光彩的妇人快步赶来门口。
夫妇二人,见著了苏尝,就要跪地磕头。
千言万语,都无以报答当年大恩和这些年的提点。
苏尝想要去阻拦两人,老嬤却挡在前面死活是一定要苏尝受此大礼。
苏尝只好出声让他们改为鞠躬拜一下便可。
拜完之后,杨晃和妻子鶯鶯直起身,看了看苏尝身边的小宝瓶,继而相视一笑。
曾经的少年郎,好似眨眼功夫就长成了一位年轻公子了,身边也有心意相通之人,真好。
一行人走入宅子,苏尝自然而然帮著老婆婆关上大门,杨晃和妻子再次会心一笑。
虽然业已成名,但苏先生这一点还是没有变,还是当年那个会顺手去厨房做菜打下手的人间烟火气少年。
给抢了本分事的老嫗还有些埋怨,说这些不用费几两气力的粗活儿,哪里需要劳驾苏公子。
老嫗说要去灶房生火,做顿宵夜。
苏尝说太晚了,明天再说。
老嫗却不答应,妇人说她也要亲手炒几个小菜,就当是招待不周,勉强算是给苏公子接风洗尘。
杨晃拉著苏尝去了熟悉的厅堂坐著,一路上说了苏尝当年离去后的情景。
都是好事。
当年差点坠入魔道的杨晃,现在跟著沈温得以重返修行之路。至於原本被“拘押”在绣楼上的妻子,也早得以恢復容顏。
因为治理此地风水有功,女人在修行路上,比丈夫杨晃还要幸运,去年已经破了一境。
如今鶯鶯已经能够將本体真身滯留后院绣楼,以阴神夜游,便是春游踏秋都无碍,与世俗妇人並无两样。
再不用日日夜夜饱受天地罡风吹拂、神魂激盪的煎熬了。
杨晃又与苏尝说起了当年曾与少年一起来此地的几人事情。
草鞋少年陈平安如今在彩衣国新国都那边管著户部,也就是如今的財政厅,与手下的计官一起负责著中线的物资流转。
见过这位商行大掌柜的人都夸他心细能算,做事一丝不苟。
大髯刀客徐远霞送完故友的骨灰回乡后,本想在开武馆,知道尝安商行於老龙城起兵后,又果断从军。
如今已是一路大將,人称徐將军。
胭脂郡城太守的那个儿子刘高华的近况,杨晃也將自己知道的都讲了一遍。
说刘太守在政改之后,高升去了彩衣国清州担任刺史,成了一位封疆大吏,主要责任是推行新种与新策。
再就是他的小女儿,那个曾大胆闯进城隍庙,与苏尝有过一面之缘的刘高馨小姑娘,如今已经是神誥宗的嫡传弟子了。
至於刘高华,这些年里,还主动来了宅子两次。
比起以前的浪荡,喜欢藉口纵情於山水,不愿意考取功名。
如今的他已经收了许多性子,也在努力学习新策,想要参与到改革中去。
只不过在先前一场实习考核中成绩不佳,如今还只是个选调生员身份,观政学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