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閽者(1/2)
第522章 ——閽者
採伐院,这个位於洪都新府僻静处的清水衙门,今天来了两位贵客。
一位是尝安商行东家、仙人境剑仙、半步神到境武夫,一位是道家大掌教之妹、文圣一脉香火继承人。
两人径直过穿前边衙署,直往后边官邸。
衙署里里,顶著院判身份的傅瑚,刚处理完公务。
正当他翘著二郎腿攥著一件羊脂玉手把件时,门房胥吏来稟报了消息。
傅湖顿时被嚇了一跳,昨夜在菖蒲河喝的酒水都醒了。
差点误以为是南宝瓶洲的联军已经打到了洪都新府,这两位是顺手来接收大驪在此处设置的衙门的。
等弄清对方是奔著老林来的,傅瑚在屋內踱步两圈。
最后他一跺脚,还是决定去闯一闯这龙潭虎穴。
毕竟老林来了之后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得像头老黄牛,和自己相处融洽,事情没少做,又安分守己不爭权。
自己好歹是同僚,总得护著点自家衙门里的兄弟。
可等到傅瑚走到林正诚那间衙署公房外,瞧见屋里面无表情的青年扭头看来后,顿时又胆气全无。
以至於没等林正诚站起身招呼,只在房门口探了个脑袋的他,便猛然移步消失得无影无踪。
终究对傅瑚来说,为了昔年以驪珠洞天那座督造衙署一个极其不起眼佐官出身的同僚,搭上自己小命,怎么想都不太划算。
想来如果真出了什么事情,京城那边也是能体谅他的决定的。
只是他不知道,他平时隨意可喊的老林,在那驪珠洞天,其实还有一个极为隱蔽的职务身份,最后一任大驪安插在驪珠洞天的阁者。
所谓“閽者”,寓意为看门人。
虽然无官无品,对於大驪朝廷来说,却要比他这个京城世家子更重要。
是大驪朝廷真正的天子耳目,是大驪宋氏皇帝,或者说是那位国师崔的真正心腹。
也因为此,当年堂堂大驪国师,才会有閒心去帮一个督造衙署官员的儿子取名为“守一”。
与慌忙而逃的傅瑚不同,林正诚向青年与少女点点头后,又重新盘腿坐在炕上。
他身前案几上放了一壶酒,一只酒碗,几碟佐酒小菜,没有筷子。
在林正诚宅子里边,是有几个婢女的,不过都是膀大粗圆的妇人,在厨房外院做些打扫做饭的活计。
而且林正诚这边,大事小事,从来都是亲力亲为,从不让婢女僕役在身边伺候。
所以在苏尝进来前,这个男人正在自饮自酌。
苏尝想了想,也斜坐在另一侧的炕上,只是没有脱靴子。
而小宝瓶则坐在了旁边一条板凳上。
这时端起酒杯的林正诚,忽然向青年问道,“我没有光脚下地,跑去大门口把你一路迎进来?苏山主会不会不高兴?”
苏尝面色平静,抬了抬眼皮子,坐著不动,对这个问题置若罔闻,只是反问道,“当年害死陈平安父亲那件事,除了马家以及背后指使的皇后娘娘,你这个看门人有没有参与其中?”
因为青年大表情过於严肃认真。
林正诚也放下手中酒杯,缓缓道,“我当年负责具体的窑务监工,管著烧造成果,鑑定瓷器勘验品相,经常需要与窑工相处,跟陈平安他父亲也相熟。
不过两个大男人,其实除了聊些枯燥乏味的窑务正事,也没什么聊的。
只是早早说好了,要是我跟他两家人,刚好是一儿一女,就定个娃娃亲。
好巧不巧,都是儿子,他又死的早,就没什么来往了。”
言外之意便是,他没有理由去害陈父,当然,也没有对孤苦无依的小平安伸以援手。
听出他说的是实话的苏尝,淡淡覷了他一眼,换了个问题,“崔把你在这儿的消息传到了阮师父那边,又正好让我知道了。
他拐这么道弯,是提前嘱咐了你什么吗?”
对於青年的敏锐,林正诚面色微微有些惊愕。
不过想起对方是谁最得意的学生,又做过些什么后。
他的表情又重归为平静,“与崔国师最后一次见面时,確实透露给我一个秘密,交给我一份嘱託。
秘密是在我之前的上上任閽者,不仅担任驪珠洞天閽者的岁月最为漫长,还有一个极为特殊的隱蔽身份。
他是悄然离开家乡、通过倒悬山来到浩然天下的,剑气长城歷史上的最后一任祭官,燕国。
这位祭官,早在离开剑气长城是,便已是身在山巔、脚下无路的武学大宗师。
后来通过驪珠洞天,去了青冥天下,如今正是被称为青冥武道魁首,林江仙”
。
苏尝想了想,便明白崔在提醒自己什么。
剑气长城歷史上,止境武夫屈指可数。
最近一位,还是白炼霜这位女子。
这绝对不合常理,剑气长城的武运再被剑道气运压制。
九境、十境的纯粹武夫,数量也不该如此稀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