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你是想本宫,还是想念本宫的男人了?(2/2)
一个一个的考生,每进一个都有两个衙役在搜身,还有旁边的衙役在检查包裹里的东西。
姚崇、宋景、张说、贺知章等人面面相,总感觉这次的科举比之前的要严格了许多。
他们刚刚闪过这个念头,便听到一个官员厉声呵斥道:“这些字条又是什么?”
眾人纷纷看过去,只见那官员从衣服隱蔽的一个口袋里抓出了几个字条。
那口袋几乎是在衣服上临时开了个口子,颇为隱秘,甚至还缝起来,若是不仔细看的话根本看不见。
那考生脸色发白,面无血色,支支吾吾起来。
“这——这”
那考官扫了一眼面面相的眾人,当即冷笑道:“押下去吧。此人二十年之內不得参与科举。”
那考生顿时哭喊起来。
“上官,学生—学生也是一时糊涂,还望饶命啊。”
那考官冷冷的扫了一眼眾人。
“尔等进入考场,便是再也没有后悔的机会了。”
“魏国公亲自定下的规矩..:::.如果有检查到作弊者,二十年之內不得入科考。不要怪本官没有提醒你们进了这道门,里面还有检查作弊的环节,到那里如果还能够检查到作弊,便是终身不得进考场,尔等勿为本官言之不预也。”
周围眾人也是倒吸一口冷气,二十年不得参与科考,几乎已经是將这个人给判死刑了。
一个人经歷的最巔峰,也就是二三十岁的时候,虽然不乏五六十岁也考上科举的,但到了那把老骨头,稍一动弹便是气喘吁吁,哪里还能当什么官员,实现抱负呢?考上也跟没考一样。
不少正在排队的考生面色发白,更是有人悄悄退出去。
这些人大多都是心怀不轨、心怀侥倖之人。
科举制创立到现在还没多久,漏洞很多。
作弊的人当然也十分之多,眼下这一杀鸡做猴直接让排队的人少了一小半。
当然他们不是放弃,而是將自己作弊的东西通通给掏出去扔掉。
若是因为这几张小抄就导致自己的努力白费,那未免也太可惜了。
姚崇,宋景,贺知章,张说几人见状一愣。
“看来这位杨家令的確是想要肃清考场的弊端,科举舞弊之风一直都是十分猖獗......
“此次检查居然如此严厉。”
姚崇则是兴奋的抚掌而笑。
“这样做才是真正的好呀...
“这说明,这位杨家令是真的想要为我大唐做事,筛选人才出来的。”
“此次科考必然也是龙爭虎斗。”
“我倒是觉得严厉一些好。”
贺知章三人赞同的点点头。
对他们这些有真才实学的人而言,规矩越是严厉,將那些浑水摸鱼的人筛选出去也是修为不错,不然对那些认真科考的人岂不是不公平。
一烂香后。
贺知章几人通过检查,又进了一道院子,这里依然是要排队,有大量的衙役看守。
“什么?要脱衣服?”
贺知章等人一愣。
面前的衙役面无表情,指了指里面的屋子。
“到里面,要將衣服脱了,以免有人將作弊的文章写在自己的身上。”
“尔等若是不愿意,现在就可以收拾东西离场了。”
“这......”四人一愣,面面相。
这位杨家令也真是太精明细致了,连这层都想得到。
另一边。
“也就是说,他们除了要接受第一道的检查,还需要接受第二道脱衣服的检查?”
太平一袭天青色高腰礼裙,白腻俏脸上露出一丝然。
杨易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这是当然。”
“舞弊的办法太多,最简单的就是將他们从內到外的检查乾净。”
“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科举的公平。”
“若非如此,天后又怎么会让微臣和公主殿下亲自来主持这一次的恩科。
“毕竟,有可能有人將文章写在屁股上,脚底,还有藏在褻裤里的,不要太多。”
说是恩科,实则为后面的科举范例。
这一点,杨易和太平心里都有数。
太平抿了抿唇,白了杨易一眼。
“那你也太坏了。”
“居然能够想到这一招。”
“怎么看起来好像你很擅长舞弊一样。”
杨易意味深长的笑了笑。
作为一个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穿越者,打小抄的手段实在太多了。
这些古人跟他相比,简直是相形见出。
接下来两人又巡视了一番考场,身后的官员们则是跟著这对准夫妻。
主考官的职责实际上阿並没有什么繁忙的地方,象徵意义更大一些三天后。
科举结束。
一眾考生才从贡院里离开,面色鬱郁。
“这恩科的考卷也太奇怪了,著实叫人答不上来。”
“是啊,莫名奇妙的问什么数算问题。”
“的確如此,这都与圣人之言无关,怎么能出现在考卷上?”
“不错,吾等都是苦读圣贤书,修的是治国之道,却有近半的问题与四书五经无关,著实让人费解。”
姚崇、宋璟等人聚在一起,眉头微微起。
张说连忙道:“诸位兄台,这最后一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你们算出来是什么了吗?”
姚崇、贺知章苦笑。
宋璟沉吟道:“应该是二十三。”
其余三人一愣,张说倒吸一口冷气。
“广平兄,居然算的出来?”
宋璟谦逊道:“平日里喜爱看些数算,也不知道对不对呢。”
贺知章摇摇头。
“那也很厉害了,只是这位杨家令到底是什么打算,好在这些题目只占一小半。”
“不过今年的恩科,似乎提高了『时务策』的比例,减少了帖经、杂文的问题,甚至帖经、杂文只有寥寥无几,却是增加了明算科的题目....
1
,
“这位杨家令给我的感觉似乎是打算將好几个科的內容杂在一起考,甚至於明算科的题目要重於帖经、杂文。”
其余等人纷纷点头。
唐初的科举项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科目,但是因为秀才科考察国家大政方针,对考生的才能和知识储备要求极高,所以报考人数越来越少,最终被皇帝李治给废止了。
而接下来几科,都是侧重点各有不同,一般而言考生只需要报考一门,但是这次恩科,他们却是能够隱隱看出这位杨家令有將几科內容杂在一起的意图,
虽然不多,但是考虑到这有可能只是一次尝试,也算是很考验考生的能力了。
公主府。
“嘖......”太平警了一眼一身白色狐狸毛裘的长孙璃月,“你的手好了?
怎么又跑到本宫的府邸?”
长孙璃月笑吟吟道。
“这不是想念......公主殿下了吗?”
太平笑,冷冷一笑,雪白的下巴微微抬起,高傲道。
“你是想本宫,还是想念本宫的男人了?”
旁边的红袖、尉迟秀连忙低下头。
公主殿下这话太生猛了。
长孙璃月诚实的点点头。
“都想。”
太平撇撇嘴。
“那你就馋著吧。”
“反正也没你的份儿。”
长孙璃月笑吟吟道。
“公主殿下误会了,其实璃月只是来找郎君聊聊天而已。
“聊什么?”太平眨了眨眸子。
“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再从人生哲学到风雪月,无一不聊。”
长孙璃月唇角一勾,笑吟吟道。
她心里轻哼。
只有她跟杨郎才是最配的,他们是同一种人。
要不是你近水楼台先得月,现在得意的该是她!
出乎长孙璃月的意料,公主殿下闻言並没有丝毫不忿,只是轻蔑一笑。
“现在你求本宫也没用了,推屁股都没你的份儿~”
尉迟秀一愣,有些茫然。
什么推屁股?
红袖捂脸。
糟糕,跟公主殿下普及太多,知识学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