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哈罗伊德公司是做什么的?(2/2)
“买它!买它!买它!”
“李斯特”吴广毅一边说话,一边转身看向李斯特。
“我很看好哈罗伊德的复印机,我的立春基金有目標了。”
李斯特看看广毅,確定了老板是坚定的態度,点点头。
“好的,老板,如你所愿。不过粉单市场的股票流动性一直不足,消耗完基金需要很长时间,而且容易引起大的波动。”
说著,转头看向斯纳克。
“嗨,伙计,现在的股价是多少?”
斯纳克在旁边看著他们用自己听不懂的语言交流,但看他们的神情,仿佛自己好事將近。
赶忙眉飞色舞地回答:“每股36.5刀,先生。两星期前还是33刀,现在涨了,由不少客户有获利回吐的欲望,我这里股票很多。”
不会吧,才获利10%就要跑路?
米股虽然一直没有涨跌板限制,但是现在的经纪人佣金很高啊,基本都是5%,你涨个10%,拿到手纯利就只有5%。
不过,这关吴广毅什么事,说不定这傢伙说话不老实呢。
反正吴广毅要的是哈罗伊德的股票,又不要和经纪人做朋友。以后就是买股票,也是李斯特,戴维斯跟他买。
吴广毅看了看李斯特,点点头:“现有的,包圆吧。”
李斯特带著斯纳克走到柜檯,用基金的总帐户,包圆了两万一千股的哈罗伊德股票。
斯纳克没想到这两个亚裔还是大客户,简直欣喜若狂。李斯特和他约定,下周一再来继续收购。
自由火炬基金公司帐户,昨天下午已经被转移注入了德仪股份和资金。
股票已经出售近4万股,还余8万多,600多万的现金是已经扣除了购买公司费用后余下的。
吴广毅直接把立夏和立秋两个基金池资金装满,只等蔡李二人入职,其他的资金就是他自己操作了。
不过,这施乐公司的盘子还太小,场外交易,容纳不了更多的资金。
最好的途径是购买蓝筹股,蓝筹股的最大特徵就是股价高,德仪就是。另外ibm也是个大盘蓝筹股,不怕大资金重仓。
吴广毅在决定拋出德仪的时候就已经准备让ibm接棒了,ibm在1967年的市值达到1900
亿米刀,要知道当年米国gdp才8500亿米刀。
那个时候巴菲特在1968年隱退,顺利躲过1969年的股灾。
不过,广毅会在61年高峰时期把ibm拋弃。
因为他上辈子熟读股市圣经,是“杯柄理论”的忠实信徒。被长期拿米股图形做教案教学,对於60年代以后的米股理论熟悉得一塌糊涂。
整个60年代可以分三段,五八年到六一年的上半年是电子繁荣时代;六一年的下半年到六二年下半年是衰年,5月份莫名大跌,10月份飞弹危机。
如果想做空,六一年下半年开始可以做,一直到六二年的飞弹危机结束。
六三年到六八年前半段,是市场上公司合併泡沫和概念股泡沫开始產生。
六九年大跌,又可以做空。要到七零年以后,看著跌了五成左右就可以又买了。
说句实话,吴广毅做米股比做港股有把握多了,米股是成熟股市,有大把的例子在脑子里,只需多看看股票名字找熟悉的就行。
“李斯特,今天ibm多少一股?”
李斯特趴在栏杆上,看了半天的股市行情板,才从跳动著的数据里找到目標。
“353元每股,老板。”
“好的,我们最新阶段的目標就是,卖掉德仪,买进施乐和ibm。施乐优先,直到资金用完。嗯,用资金贷款买,股票贷款有限制,不方便。”
“好的,没问题老板。”
两人在证交所待到上午休市,和公司在证交所的红马甲认识了一下,共进午餐。
原本红马甲就接到戴维斯关於新老板驾临的通知,又见是李斯特带来的,那肯定不会错,於是毫不迟疑地接受了新老板的工作指令。
吴广毅对万国宝通的红马甲也下达了收购ibm股份的命令,施乐因为盘子太小,又是场外交易,直接用立春基金收购算了。
至於他在米国股市收割韭菜这种事,他內心毫无愧疚。韭菜他不割,也有其他人割;
而且这些米国韭菜生命力旺盛,割了还会快速生长。
最重要的是,他的手法不是在恶意收割韭菜,只是顺势而为,没有使用下三滥手段。
五八年下半年开始纯买入,六零年上半年纯卖出。比起很多基金经理在股市的收割手法,不知道仁慈多少倍。
哎,指令下完怎么突然好像没其他事干了!
来米国主要是买公司,已经好了。设立3个基金,也好了。拋德仪,买ibm,居然还捡了个漏,找到没正式上市的施乐股份,算是超额了。
股市指令已经下达,不需要他再做什么,吴广毅下午也就没去交易所。
他和李斯特约好明天上午去游览一下纽约城,就回酒店休息了。
肖雯雯也不在房间,应该和凯特以及王银玲一起逛街去了。无聊之下,广毅坐在楼下的咖啡厅听著音乐,看了一下午的西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