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艇仔粥(2/2)
反正他就是一点,透明的钻石不要!钻石值钱是二十世纪最大的谎言!除非是彩钻,还有点收藏价值。哎,好像现在彩钻不是特別值钱,世人都喜欢透明货啊!
他选中一份三件套:看起来比较华丽的金底镶红蓝宝石髮簪、一对艷红宝石耳环和一对镶红蓝宝石的黄金龙凤手鐲。
款式比较老气,但阮文竹拿著在头面上比划了几下,看著很亮堂,很喜庆,
標价2.15万港纸。
“先生,这是明代宫廷传下来的东西,配您太太是最適合不过了。”
一旁的伙计凑趣地说著。
吴广毅见文竹很满意,就先交放她手上,等会儿付款。
“伙计,有没有给孩子戴的平安扣之类的?”
“有,老细,您往这看。”伙计指著旁边的柜檯,里面都是满绿的翡翠製品,其中就有平安扣,开始介绍著商品。
“別,广毅,孩子们不適合带这种六千多的东西,价格太高容易给她们带来危险。”
文竹一看价格就赶忙制止,广毅也就从善如流,毕竟做家长的都不希望孩子处於危险之中。
“老细,我们旁边房间还有一两千的首饰,適合孩子们,要不我们去看看?
外在隔壁的低档货陈列室,广毅竟然看到一堆的无色玻璃种的手鐲,標牌都是一千以下一对;而无事牌,平安扣之类,价格都是一两百。
原来现在的翡翠行业深受清末民国的影响,重色不重种,认为翡翠过於通透则显得色淡,就以质地不那么通透但顏色浓艷的绿翡翠为最佳。
现在最好的品种叫蓝水绿,也有人叫做祖母绿,但不知道什么原因以后会被改叫帝王绿。
无色玻璃种直接被当成垃圾处理,反倒是豆种满绿价格昂贵,大多数人都喜欢。
“爸爸,爸爸,快来看看,这个一长一短的是什么啊?能戴吗?”
广毅走过去一看,原来是翡翠別子,长六七厘米,这个不常见。
一面以深刀技法雕云雷纹及回纹,另一面书『乾隆御宝任仁发五王醉归图”正楷填金。
白地青,翠色清丽,莹润通透,包浆浑厚,只是不够透明。但恰恰说明这是清宫旧物。
旁边还有一对书『壬戌孟冬御製”的翡翠別子,壬戌年或许为乾隆七年。
“这不是佩戴的。別子是古代线装书的套子上或字画手卷上用来別住开口的器物。通常,手卷的一端有一根丝絛,丝絛末端有枚精巧的玉制別针,俗称『玉別子”。”
广毅给俩闺女挑了两个差不多的平安扣,就是顏色不够浓艷,水头差一些。
用后世標准分级,顶多算个冰种,而且是绿飘。但俩姑娘特別喜欢。
拿好首饰,现在还不能戴,得去药房买75%的酒精浸泡一晚,消毒后再戴。广毅顺便把无色玻璃种的首饰一起买了打包带走。
过了修顿球场就是告士打道,再过去就是海边的码头和栈道。
一到傍晚时分,如果不是颳风下雨或天寒地冻,很多艇家就会將小艇划到码头水泥堤岸边,船顶掛著盏煤气灯或煤油灯,船尾就用煤油炉或煤炉煲粥底。
这时煲粥的阵阵米香,吸引著不少海边散步的人。
艇家用竹竿举一只竹篮上岸,想吃粥的人就先放几毫钱入篮,艇家收钱后如数炮製多少碗粥,再放回竹篮用竹竿举回上岸。
个人取回自己的粥,然后蹲著或站著,吃得津津有味。完了就把碗放进旁边的一个竹筐里,艇家会安排一个人在岸上负责收碗回船。
洗碗也是很简单,直接用海水来洗,淡水再过一遍。
用后世的卫生標准去衡量,这样的艇仔粥绝对不符合要求,但现在却从未听过有人吃完拉肚子。当然,更有可能的是,有人拉肚子了,但是你却不知道。
各位一定好奇,这碗有滋有味的艇仔粥到底有什么料吸引食客。
据吴广毅看到的,艇家先从大煲粥底中取一勺到小粥锅加热,然后放入新鲜鱼片、炸生、薄脆、腐皮、魷鱼丝、蛋丝等煮开,上碗前放少许葱。
而那些碗当然是传统的鸡公碗。
如果有人问,那与后世路边小食店,甚至高档茶楼的艇仔粥一个样,有什么特別可言?
特別就在於现在的环境。
昏暗灯光、海水荡漾、凉风爽爽、温情习习,这个环境下的艇仔粥,成为一代代香江人的回忆。
光喝粥吃不饱啊,没关係,广毅有法子。一家四口避开人群,他就拿出几碟肠粉,虾饺,凤爪之类早茶点心,嘻嘻哈哈地吃饱了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