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艇仔粥(1/2)
第117章 艇仔粥
“鸣鸣鸣鸣”路边两个男人,一个蹲著哭,一个弯著腰在劝解。两个小孩停下脚步,广毅文竹也停下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才到期三天就拿出来卖了,我筹钱都来不及!鸣鸣鸣~”
广毅拍了拍弯腰的男人:“老哥,这位兄弟怎么了?有什么能帮他的吗?”
“比较困难。”那男子挺直腰杆,回头说话。
“家有急事,拿至少值30万港幣首饰典当了才七八万块。典当行是4个月为一期,他直接典当了一年,按照每月15%的利息来算,一年就是13万块。如果到期赎回,典当行大赚13万块利息,到期不赎回,典当行死当卖二手货,不比挣的利息低。”
“那就筹钱赎回啊?”阮文竹有点著急,好心地提醒。
“晚了两天,首饰已经拿出来卖了,里面那堆20万的就是,所以才伤心啊。
r
说著,递上一张“当票”给两人看,但上面的品名和价格都是奇怪的话,看不懂。
典当者所当之物无论新旧好坏,在“当票”之中都被註明为“破烂”。
而且对典当者借款的期限,押借金额和利息的高低,全部都由当铺说了算,
如若到期无力取赎,当品就成为了“死当”而由当铺收为己有。
当铺为了使外人无法辨认和干预,除了说只有他们自己才懂的行话之外,“当票”也都是用特殊字体书写。
所谓的“行话”,就是当铺中使用的行业术语,相当於江湖人中的“切口”“,这些“行话”外人很难听懂。
广毅文竹听了摇摇头,嘆著气走了。路过和昌大押的门口,心里一动,顺便拐进去看看。
一进门首先是大画幅的屏风,遮挡著世间不为人说的种种缘由。给进来的每一位顾客留有面子,它也因此被形象地称之为“遮羞板”。
绕过屏风就是超过六尺高的柜檯,前来以物换钱的顾客,因为这高高的柜檯,不得不將期望典当的物品高举给坐在柜檯里面这位高高在上的估价人。
情景犹如“上朝奉奏”。这位估价人士也因此得名“朝奉”。
在香江,这种估价的人士也有一个更接地气的名字,那就是“二叔公”。
但不论称呼如何,他们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將前来之人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价格心理战也就在柜檯和屏风的这方寸之间微妙地来回。
“先生、太太有什么需要吗?我们这里有一些不错的好东西,你们可以来这边看看。”
大堂里的伙计,看他们衣著整齐,全家出动,明显不像来典当物品,倒像是来在绝当二手货里面淘宝的。引领著往隔壁的小房间走去。
小房间里四周绕墙的柜檯货架陈列无数旧货,五八门,杂而不乱,里面的客人却只有三五个。
一般有钱人直接买新货,不稀罕別人的二手货;只有条件差些的,又想拥有好东西才会光顾旧货市场,淘宝的往往是这些人。
当然也有二道贩子,他们从这里以低价买入,转手以高价卖出。
“先生太太隨便看隨便挑,我们这里只摆放超过五千港纸以上价值的抵押品,没有便宜货。”
带路伙计热情地说道。吴广毅仔细一看,还真是!
一进门摆放手錶的柜檯就能看到一片流光溢彩,各大品牌表应有尽有,包括劳力士、百达翡丽、欧米茄等。
吴广毅不爱戴別人戴过的手錶,也不喜欢给家人买二手手錶。作为收藏的话,收藏什么古玩字画不行?非得收藏价值十几万几十万的手錶,占用那么大的资金。
偏偏这些容易捡漏,不多的客人都衝著这些进来,扎堆地挑选手錶。
略过手錶柜檯,吴广毅去看古玩字画。虽然不乏古代名家真跡,但让他几万、十几万买下能在大陆工艺品商店很便宜价格就买到的东西,他也不乐意。
所以,吴广毅只看自己觉得物有所值的部分,反正这里面都是明码標价。
吴广毅到古玩字画区逛了一下,没什么兴趣。倒不是没有好东西,就是价格太贵。
同样的钱,在沪海工艺品商店港纸、米刀,能多买一倍到两三倍的东西。
二手货里好卖的一直是钻石手錶、珠宝首饰。
小姑娘们自己去看稀奇了,广毅拉著文竹来到珠宝首饰柜檯。
“文竹,这么长时间了,也没送过你什么东西。你看看,喜欢什么,自己选怎么样?等我们在香江安定下来,到时候再买新货。”
“你送的礼物,你帮我选吧。什么都喜欢的。”
阮文竹低著头,满腔的喜欢从心底一直溢到脸上,眼睛里润得像要滴出水来吴广毅只能赶鸭子上架,瞎矇唄,宝石切工之类完全不懂,反正只要看贵的,好看的就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