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面见李愬,再向阎罗借三辰(1/2)
第176章 面见李愬,再向阎罗借三辰
徐州,刺史府邸。
秦淮上次彭城之行,刘悟是在凉国公府会见的李,此次却是在刺史府邸,按照李杨的说法,李是自从去年中秋节之后便从彭城搬到了这里。
秦淮大概猜出了李的用意,徐州是武寧军的治所,搬家的目的还是为了军事管理更方便一些。
当秦淮隨著李杨一同入府的时候,他终於见到了这个险些让他万劫不復的唐朝名將,
李。
年约五十,脸型方正,鼻樑高挺,神情坚毅,一看就是久经沙场却又沉稳內敛的將军。
除了脸色有一丝苍白。
让秦淮异的是,这位权倾一方的大將,家中摆设极为简单,从空荡的院落到正厅,
几乎可以用寒酸二字形容,厅內除了必备的家俱,几乎看不到什么装饰之物。
“你就是秦淮?”李声音中气十足。
秦淮恭敬行礼,回道:
“丹徒县令秦淮见过使君。”
前圣人能实现『元和中兴”,不得不说,李绝对是其中的重要功臣之一,秦淮对此,还是心存敬意。
“你们都先退下吧。”李摆了摆手,只留下秦淮一人在內。
“秦淮,你是个聪明人,我不跟你兜圈子,放弃大关去长安吧,我保你前程无忧。”
“另外,你也別用青阳露威胁於我,我知道是你做出来的,我也確实很看重此物,但是,相比较而言,我更看重浙西道。”
秦淮微微嘆气,李心思剔透,一上来就道出了秦淮今天最大的谈判依仗。
简单的几句话,就让秦淮很难应对了。
很显然,这次谈判,比他想像中的要困难许多。
对方明显已经想清楚了所有得失,主导了谈判內容,秦淮想要像对付李条那样,耍点小聪明、编些话术,肯定是行不通的。
“使君,您对我这么一个小小县令,能以金印悬肘,秦淮感激莫明。可是大关军镇已有兵士近千,周遭依附者近万,让我为了自己的前途,去捨弃大关、捨弃他们,这件事情,我无论如何也办不到。”
“好一个金印悬肘、不弃糟糠,我本来念你是有才之人,特意让你跟著李条一同回京,既然你有情有义,不想领我的人情,那你可以走了,调你进长安的事情,我不会再参与。”
秦淮仔细看著李的表情,见其不似撒谎,心里有些发堵。
他当然不可能就此离开,而是开门见山,直接问道:
“使君,能不能不要把李条调回长安?”
李听罢,眉毛斜挺,轻哼之声从鼻孔传出:
“这不是你该问的事情,管好你自己就好。”
“好,那我问一个跟我息息相关的事情,浙西道承平日久,您为何非要轻启战端?”
闻言,李再次抬头打量了秦淮一番,见其丝毫不退、语气坚毅,微微笑道:
“你觉得我是为了什么?你要是猜对了,我就给你一个向我提建议的机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