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蒙学星火(1/2)
望著这一幕,柳文渊摩挲著《蒙学辑要》发黄的扉页,晨光里能看清纸页边缘的茶渍与指痕。
老僕正要搀他坐到磨盘上,却见老人轻轻摇头道,“老朽致仕五年,踏遍七十二乡。见过私塾先生用芋叶当纸,见过蒙童蘸雨水练字……”
“老夫半生所求,不过让贩夫走卒也能明理通文。”
“周先生,这些启蒙诗......”
柳文渊突然起身抓住青年手腕。
“可否载入《蒙学辑要》?”
他翻开册子空白页,指尖在“周砚秋”三字上方悬了许久,“老朽定会註明出处。”
周砚秋闻言,不禁失笑,他心里明白,柳文渊不信这些诗是从神庙旧籍而来,只当自己是谦虚。
无意瞥见那蒙学辑要旁,批註了一行小字。
』愿得书香盈四海,不教贵贱阻芸窗。『
周砚秋精神一震,这柳公虽年迈,却有著如此宏大的志向,实在令人钦佩,想来青槐公也不会介意此事吧?
正想著,院中槐叶忽然唰唰而动,周砚秋心中瞭然,这是他那好友同意了。
周砚秋望著老槐晃动的枝影,笑著抽回手:“老先生若收录,自是极好。这些诗確非我作,皆来自青槐公庙旧籍,还请署名“槐公”才是,我一介乡野塾师,不敢冒领神祇诗才。”
“好吧,便依小友所言。”
柳文渊微微点头,顺著周砚秋的目光望去,周遭似有微光流转,天地灵气仿若都往那老槐树下匯聚。
只见槐树荫翳中,一道青衫身影若隱若现,周身似笼著一层薄如蝉翼的仙雾,朦朧縹緲,看不真切。
那身影抬手作揖,嘴角噙著一抹淡笑,虽未言语,却莫名传递出一种亲和友善之感。
“这……”
柳文渊只觉一股祥和之气扑面而来,心中震撼难以言表,待他定睛再瞧,青衫身影已如烟云消散,唯余老槐在风中簌簌,仿若方才只是南柯一梦。
……
月色漫过窗欞时,周砚秋正伏案修补那本用於蒙童启智的旧书。
油灯將“有教无类”四字映在斑驳土墙上,他揉了揉酸胀的手腕,忽忽而一阵槐香扑鼻,眼皮发沉,再睁眼已置身一片星河倒悬的麦田。
林棲踏月而来,只见周砚秋头顶气机再变。
一片青光盈盈,文气翻涌,似与天上繁星隱隱呼应,熠熠生辉。
林棲抬眸望去,可惜如今天机混沌,不知其到底是何星君,王朝末年的乱象倒是在星象中尽显,一片混乱,难寻希望。
“砚秋头顶文气冲霄,怕是要惊动文昌帝君了。”
林棲漫步而来,打趣一声。
指尖缠绕著周砚秋梦中的青气,化作《劝学》诗句,与天河畔摇摇欲坠的文昌星遥相呼应。
周砚秋翻了个白眼,踢开脚边碎石,惊散满地星子:“你倒逍遥,可知今日柳公差点要荐我去翰林院修书?”
他模仿老儒生颤巍巍的腔调,“周小友若入国子监,必能重振学风……牧之害人不浅!”
“哈哈哈,砚秋之才与我相当,倒也去得!”林棲厚著脸皮笑道。
二人並肩而立,望向远方星河。
忽然林棲开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