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来投和理由(1/2)
第249章 来投和理由
半月之內,三场廝杀,让此刻的昌乐县城內每一处似乎都被被血液久久浸泡过。
陈锐停下脚步,盯著地上洗褪不去的紫黑色血跡,脸上没有什么特別的表情,身后的诸將人人凝神闭息,沉默等待。
虽然对陈锐有著诸多的不满,但此刻的王德心情也有些复杂,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位区区副千户实在有著寻常人杰难见的气概。
留守县城的二营长廉钟大步走来,身后跟著一位头髮依稀白的老人。
“大哥。”廉钟朝后努努嘴,“县衙中只找到这个小吏,其他人要么逃了,
要么死了。”
陈锐警了眼,“原先昌乐县城多少户?”
“计有两千户,后又有数百户避入城內。”吏员脸上的皱纹似是刻上去一般“如今约莫还剩千余户。”
“也就是说,至少两三千人已然被杀。”陈锐嘿然道:“韃靶此次攻打山东,为劫掠粮草、人口,並不大肆杀戮,且昌乐县临近莱州府,除却数千骑兵,
並不是韃的主攻方向。”
徐渭接口道:“这两三千人,大都死於乱兵之手。”
这是显而易见的,不然老哈也不会亲自驱马急奔昌邑,使护卫军迅速赶来。
陈锐面无表情的来回走了几步,“组织人手,战后將民眾都迁去莱州府,先集中在潍县东侧,渡过白狼水。”
吏员有些不知所措,徐渭不耐的说:“护卫军不会久驻青州府,若是收兵之后,韃復来,或乱兵再起,你想看到这般惨状再来一次?”
“但是—”吏员脸都皱的不能看了。
“此乃军令!”陈锐冷冷的说:“但有违抗者,以抗军令者处置。”
戚继光咳嗽两声,“陈兄,要不请刘公走一趟?”
昌乐县与潍县比邻而居,刘应节在昌乐县也很有影响力,刘家举族迁去胶州,以身作则,应该是有些作用的。
陈锐微微頜首,看向廉钟,“找个地方。”
廉钟在前面领路,眾人进了一处大宅,就在院子里坐定。
“地图。”陈锐吩咐了声,几个警卫將地图铺在了地上。
第一次参加军议的王德心里颇有些震动,如此精细的地图,王民应手中也没有..山川、河流、湖泊、城镇无不清晰。
一位身材雄壮的大汉出列,陈锐解下腰间的长刀递了过去,“说清楚。”
“是。”大汉应了声。
“赵鼎,加把劲儿。”朱珏笑著说:“前日邓宝送了一批粮草北上,带来消息—————你媳妇两个月身孕了,有些能耐啊!”
赵鼎脸上有意外而欣喜的神色。
“我记得你。”陈锐突然想起来了,“你是日照人氏。”
“是。”赵鼎点点头,“因多年行商青州、莱州,所以奉命绘製青州地图。”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开始吧。”
赵鼎举起长刀,点在了地图上,“丹河从临朐县东侧的方山发源,一路向东北方向,从昌乐县城西侧穿过,两岸多有山脉遮挡,容纳大军渡河的区域並不多。”
“渡河后行军五里后,方有平坦地势,不过再往西十余里,便是寿光县的巨洋河。”
“丹河、巨洋河大致平行,其间地势平坦,无有山脉。”
“审问俘虏得知,韃靶主力应在益都县左右,大致在益都县、临朐县之间,
一旦北上,便正是丹河、巨洋河之间。”
眾人细细听著,周君仁伸手比划了下,“巨洋河是从何处发源?”
“不太清楚,但巨洋河流淌益都。”赵鼎解释了句,“所以从昌乐县城渡丹河,一旦往南进军,两条河流之间的距离会渐渐拉长。”
周君佑摸了摸下巴上的鬍子,“倒是个合適的开战地点。”
眾人都点头赞同,其实对於步卒来说,左右两侧都有河流,一旦溃散那就是逃都没地方逃。
不过对於护卫军来说,这確实是个很合適的地点·在有登州骑兵的前提下,骑兵很难绕后突袭,虽然护卫军並不畏惧。
唯一不知道护卫军要主动渡河求战的王德脸上的表情有些扭曲,陈锐,你居然有这样的信心?
陈锐沉吟片刻后,继续问道:“南侧呢?”
“昌乐县南端有方山、白狼山,还有汶河,不管是骑兵还是步卒,都很难行军。”赵鼎顿了顿,“倒是潍县有可能被突袭,若是以骑兵绕过白狼山,沿著白狼水北上,正是潍县。”
院子里安静了片刻后,徐渭一针见血的点出,“粮草是关键。”
戚继光、周君仁等人都点头赞同,渡河开战也要看靶肯不肯打,如果对方不肯打,护卫军不可能一路杀去益都、临朐。
所以,这场战有可能发展成为一场拉锯战,大规模的战事可能会爆发,也有可能不会爆发。
在这种情况下,粮草是重中之重。
陈锐接口道:“四千余护卫军,八百多骑兵,每日耗费不少,军中至少要存十日粮草。”
“昌乐县先被韃洗劫,后乱兵大掠全城廉钟,扣下多少粮米?
1
“三百多石。”廉钟耸耸肩,“肯定不够的,而且都是乱兵从民间搜刮而来,如今城內还有大量民眾无粮果腹。”
“还是要等后方运送粮草。”周君佑喃喃道:“不知道凌云翼那边要多久———”
“若是韃渡河来袭呢?”
“那是好事!”徐渭断然道:“渡河来袭,一旦大溃,跑都没地方跑!”
“诺延达喇率三千骑兵亦在胶水一战大败,他没这胆子!”
戚继光想了想开口说:“可以遣派小股骑兵先行渡河?”
“疑兵之计?”徐渭喃喃道:“倒是个办法。”
“好了。”陈锐摆摆手,“小股骑兵渡河,不过要小心谨慎,要多留退路,
不可妄战,一旦被围住,那不是小事。”
“此事由戚元敬主持,司马为副,此外二团驻丹河东侧,以为接应。”
戚继光、司马、楼楠一一应是。
“靶可能会绕行袭潍县,断后方粮道。”陈锐继续说:“三团移驻潍县、
昌乐之间,提防韃靶来袭。”
“是。”
“徐渭,你与君佑、陈子鑾做一份预案出来。”陈锐视线从左到右扫了一遍,“此乃护卫军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全军出战,不容有失。”
眾人齐齐起身应是,连戚继光、王长都毫不犹豫的起身,使得王德略有些尷尬。
眾人离开之后,徐渭才笑著说:“三千骑兵东进,为的就是戚继光的脑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