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还有一个选择(1/2)
第220章 还有一个选择
台州府,天台县。
县西北方向就是天台山,山脚边的小小村落,村口处三两颗高大的槐树下,两个青年靠著树身,低声说著什么。
“日子是没法过了,就算没这遭事,也撑不了太久。”周峰哼了声,“若是留在舟山——”
“没用的。”李兑神色有些淡漠,冷静的分析道:“安家银七两,每月千文月钱,四个月下来也不过十两齣头。”
周峰沉默了会儿,“这次若是二十两,还能撑到秋收时候,若是四十两以上,只能买了田地,若是———“
“不用想了,肯定超过五十两。”李兑嘆息道:“上次我就劝了周叔,
积年拖欠往后拖一拖,可惜——”
如果前面顶住了,后面还好说,但前一次软了,后一次就硬不起来了。
“大伯耳根子软。”周峰挠了挠头,“这次那个名目叫什么来的?”
“坐派餉银。”李兑解释道:“也就算所谓的练兵餉,弘治年间西北兵败,朝中就从北直隶、山东征练餉。”
周峰牢骚不断,一会儿骂隔壁镇子的大户,一会儿骂县里那些当官的,
一会儿连家里父亲伯伯都埋怨几句。
一旁的李兑默然无语,其实他心里有数,十有八九就是镇子里的那几个大户出手.摊派下来,逼得村民卖掉田地,甚至卖儿卖女。
搭著这趟顺风车,能收拢不少良田,又能收拢不少杂役,说不得子嗣多几个长隨书童,女眷多几个丫鬟使唤。
好一会儿后,周峰听见后面母亲的声,不耐烦的应了声,回头说:
“你別管她们,就当没听见。”
李兑挤出个笑容,四月底他跟著周家叔侄来到这座小村,吃人家的,穿人家的,住人家的,就算听到几句不好听的,那也只能忍了。
其实周家日子也不好过,全家上下十五口人,只有二十亩田,平日里过得也是紧巴巴的,不然周家叔侄也不至於应募去舟山干活。
但等李兑来了之后,日子更是紧张,倒不是多了张嘴巴,先是加了夏钱,隨后又催缴积年拖欠·
李兑哪里不知道,苏松、两浙从天顺年间就开始拖欠,但官宦世家、地方豪族拖欠,升斗小民有资格拖欠吗?
各种苛捐杂税,让李兑目不暇视,他从来不知道,底层的百姓要付出这么多?
但即使如此,日子还是过不下去,坐派餉银如同一座大山,不仅仅是周家,整个村落都会被压垮。
要么沦为流民,要么卖田卖儿卖女沦为佃户。
没有其他选择。
“大伯!”
李兑已经迎了上去,“周叔,如何了?”
四十多岁的周达脸上满是沟再加上一眉头紧皱,整个人都散发著低落的气息,瓮声瓮气道:“全村四百五十两。”
周峰一蹦老高,““这是要逼死人啊!”
李兑低著头想了想,八“周叔,整个台州府坐派餉银多少?”
“天台县坐派餉银多少?”
“不知道。”周达苦笑摇头,“这哪里打听得到。”
李兑默算了下,一个村落就要四百五十两,天台县可能要一两万左右。
如这个村落一般都是自耕农的村落其实並不多,其他的村落,好点的半数,差点的全数都是佃户。
这么算下来,光是台州府就要將近十万两了,浙江一共十个州府,那就要百万两了·—..但这是不可能的。
李兑在心里想,镇子里过一手,县里过一手,府衙过一手,布政使、按察使再过一手,还有户部消息传开,整个村子都炸了锅,但最后到头来,也没人说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