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抨击与讽刺(2/2)
至少从这两件事来看,韩三坪喜欢推崇新人、助力新人成长、挖掘优秀的小眾题材给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是能够看得到思维脉络的。
“国营体系求稳,求稳也就代表稳定的政绩,对於他们来说,当然是所谓大导的电影最稳。
发行权又掌握在他们手上,那大导的电影自然就是倾斜诸多资源给予发行与排片的结果。
好的宣髮带动了市场的热度,高的排片挤压了同期不知是好是差的別的电影。
如此情况,那除了大导的电影外,其余人如何生存?优秀人才如何能有从事这个行业的活力?
行业迟迟没有新生力量的崛起,支撑行业上限的院线方又没有推动行业发展的驱动力。
破旧、抱团的、形成资源垄断的胶片电影行业若不被取代,我们这个行业就永远发展不起来!”
在场眾人尽皆一,华逸尘和安茜也稍微楞了一下。
所有人都没想到,韩三坪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
要知道,现场大部分人虽然转型至数字电影行业,但旗下仍有胶片影院这个產业的存在,属於是两头通吃。
韩三坪这话一出,属实是啪啪打脸了在场很多人。
但事实证明,韩三坪的话说得又没什么毛病。
国营发行也好,国营院线也罢,在他们眼中代表稳定政绩的大导,自然是香饃饃。
发行上给大导宣传与发行资源渠道,院线上给大导更多的排片,然而最终受益的则是大导背后的资方、製片方、胶片生產厂商。
如此一来,国营发行、国营院线、导演和导演背后的民营资本们,就形成了韩三坪口中的“抱团”。
以这个导演为中心抱一个团,以那个导演为中心抱一个团,资源和渠道永远在內部循环,那行业里的绝大部分人该如何更好的生存?
不是所有人都像寧浩那么幸运,得到了刘德华的投资,又被刘德华引荐给了韩三坪。
然而,即便连韩三坪看重的电影,也就是《疯狂的石头》,也只能被安排在当年的4
月份,一个平平无奇的档期。
这就很不正常。
虽然当时的韩三坪只是华影副董事长,但在行业內的地位和权威那么高,他看重的电影再怎么也不可能安排在一个垃圾档期。
不过,《疯狂的石头》就算安排在垃圾档期,也是当年的黑马。
但从这事上透露出来的潜在东西,就有点耐人寻味。
说明即便如位高权重的韩三坪,也会受到国营体系中其余领导的肘。
新人导演就是新人导演,小眾题材就是小眾题材,低投资项目就是低投资项目,永远都不可能放在大档期上映。
这也就是传统胶片行业的国营体系,看重那些大导演的核心原因之一,因为只有大导演拉得到大投资,想要搞投资那作品必须要顺应市场来拍摄主流题材。
这些元素通通都化为韩三坪口中的一个字:稳。
稳,则代表稳定的政绩。
韩三坪很大胆,不知是否和领导们沟通过,把对传统行业的击竟然当眾说得如此直白和讽刺。
但这也符合他当下地位提升的心境,毕竟上任华影董事长才一年,新官上任的这“三把火”或许还在。
由此也可看出,国营体系內竞爭也很激烈。
就看韩三坪这上任一年来的举止,既跟国企设备厂合作生產大批量的数字设备,又大搞建设在首都成立大型的专门为数字电影拍摄服务的飞鹏摄影城。
这完全就是一边倒,一心一意推动数字电影行业发展,而仍作为主流的胶片电影像是被他彻底摒弃。
若是华影集团是他一个人完全说了算,那这样的行为应该不可能发生,应当是推动数字电影的同时,也要安抚胶片电影行业。
韩三坪却没这么做,不可能是这点政治觉悟都没有,只能是国营体系內有其余领导干扰,跟他打擂台,不跟著国家政策走,或许是在利益捆绑下依旧支持胶片电影。
如此一来,才最有可能出现目前的韩三坪,完全倾向於推动数字电影发展,来取代胶片电影行业的局面。
对於他来说,这既是符合国家政策的路线,又是能够抗衡跟他不合的人的仕途发展。
但话说回来,从一定程度上来看,他也算是把国家政策下的潜在意识表达了出来。
05年开放数字电影民营市场的“试行”政策一出来,其实就註定了胶片电影在国家心中要被取代的意图。
这既是时代进步下的行为,或许也是韩三坪口中“打掉破旧”事物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