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茶馆话事(2/2)
总算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促使我华夏今典成为了如今的行业龙头。”
华逸尘眼晴一眯,一抹恍然之色闪烁而过,继而微微一笑。
“导演和製作公司有投资,代表已经得利:
投资商拿到投资份额溢价转卖,代表第一级的投资商必赚。
第二级的投资人如果能再转卖出去,同样代表必赚。
简而言之,一个电影项目还没开始製作,甚至可能立项都没立,导演、製作公司和一级投资商就已经收回了成本並赚到了钱。
按照何总的这个投资方式,任何一部电影即便票房为0,幕后第一层的圈子都百分百赚钱。”
何国华微微额首,怡然自得的模样。
华逸尘眼角上扬,看著何国华道:“何总玩的是电影金融化,把投资份额当股票一样一级一级卖下去。”
“华总认为此方法如何?”何国华问道。
华逸尘翘起二郎腿,淡笑道:“不怕出事吗?”
“出事?”何国华抬了抬眉头,“实实在在经过备案的项目,不是传销;
任何人都不可能知道一部电影的票房是多少,投资份额无论溢价多少都有其合理性,不涉非法集资;
既不犯法也不违规,华总难道担心的是有资本参与其中洗钱?
除了第一级投资商,也就是出品方纳入总局审核名单外,额外来买单的投资商即便洗钱那也是他们的事,跟我们无关。
而我们这个圈子通过如此方法,从05年开始至今为行业带来了数十部新的作品,培养了多家电影製作公司和十数名优秀导演,有效的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华总,如果我们联合一起来玩,这个行业將由我们说了算。
那些第五代导演和传统资本圈不来就不来,我们不需要他们。
如果以后进来了,那在我们面前也得趴著。”
华逸尘属实没想到,何国华的目的是拉他进“电影金融圈”。
如果他答应了,那双方的官司自然就好谈了。
“通过这手段能够快速获利,谁还乾巴巴的去等著一部电影上映看票房?
华夏今典院线依赖於此方法下诞生的电影项目发展,再依靠如此手段迅速谋利。
依照西方的资本市场来看,金融就是避实就虚的產物,说明你们的產业核心是虚的。
而我安华专利的放映技术,作用於影院来吸引市场,就能把避实就虚里的“虚”给填实,从而完善你们这个电影金融產业链。
上能通过金融手段快速谋利,下能依靠新颖的、实打实的放映技术带动市场进而再次谋利。
何总怪不得要侵权,这下我总算搞明白了。”
何国华听闻,予以微笑,“华总虽年轻,但远见卓识属实不凡,西方的金融归虚,这放在社会主义国家自然不合,总要有实打实的东西填补进来。”
华逸尘不理他的夸讚,问道:“我只有一个疑问,何总说05年开始搞电影金融化,想必今典集团的高层肯定知晓,再看现在这侵权一事,今典集团是否与何总也站在一起?”
“自然。”何国华理所当然道,“我通过这方法仅两年就给集团带来了五六个亿,等市场发展並壮大后,其利益的庞大可想而知。
所以,华总,只要我们联合併合作,就代表今典集团也会是安华的助力,安华的文化背景加上集团背后的背景叠加起来,那这个行业不是我们说了算还有谁?”
华逸尘深吸了一口气,意味深长地看了几秒何国华,说道:“何总好自为之。”
说罢,他仿佛是避开瘟疫般,生怕和何国华多待一秒,雷厉风行地起身就走“华,华总?”何国华莫名其妙。
华逸尘走下楼去,心中翻涌起惊涛骇浪般的波涛,起伏不定。
难怪何国华到现在什么都没看清,依旧认为今典集团是他背后的助力。
现在他明白原因了,何国华搞出的电影金融化,背后就有今典集团的支持。
按何国华说的,两年就给集团带来五六亿的收入。
换位思考,今典集团会把这样的人当弃子吗?
说句不好听的,即便何国华真的犯法,只要能带来巨大的利益,今典集团这样的大资本也会支持他也说不定。
如此利益深度捆绑的情况下,今典集团压根不会放弃何国华,何国华压根也不认为集团会搞他。
这是几年来习以为常的惯性思维,因此何国华没有从官司中看明白真相,仍旧认为背后集团会是他的最大助力。
再说电影金融化。
如果让导演、製作公司、电影发行公司得以明確,一部电影还没上映、还没开拍,就能收回成本並盈利,那这个行业还有几个人会去用心搞创作?
如果不用心搞创作,电影全特么粗製滥造,这个行业还怎么健康发展?
而何国华是谁?自前行业龙头企业的掌舱人!
若任由何国华把他这个金融化的圈子扩开並传播,那这个行业里的人都別去创作电影了,隨便包装一个项目去金融化圈钱就行了。
行业发展初期,国家大力推动之下,各部门领导都在重点关注这个圈子,那这样的事情是否被允许发生?
所以,不是今典集团想要搞何国华,而是上面!
这就跟未来的马匀一样,自认为为推动行业发展去做了一些事、说了一些话,认为所做所言的一切都是利好的,但然后就没然后了。
何国华也是如此,任他再精明也想不到,有一天会走上跟国家意志相违背的路。
华逸尘领悟到了这一点,心里只有一个想法:离何国华远点,越远越好,免得被上面的人误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