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安华前景(2/2)
也就是说,07年传统影院总票房依旧是06年的26亿,数字影院总票房的7亿则占据了总体量超过4分之1的份额。
这行情就很明显,数字影院正在吞噬並取代传统影院的过程中。
只不过胶片电影的利益依然占据市场大头,眾多传统行业的资本不肯轻易放弃现有市场。
所以才需要国家来推动,出政策出补贴来诱惑和吸引那些资本来转型,以及行业外的资本来入场发展。
这总归也印证了华逸尘的话,数字电影行业的潜力越来越大,其未来的广阔前景越来越清晰。
按照这个发展节奏来看,数字影院最多七八年就能全面替代传统影院。
但在某些大佬眼里这个“七八年”太慢了,因此就在安华以及专利身上布了一个局,以图加速数字影院的发展。
言归正传,华逸尘继续娓道来。
“未来的广阔前景,其核心指向的是观眾市场的规模。
如何打开观眾市场规模,这是所有影院方、院线方在目前的行业发展初期,
乃至以后甚至是永远都要去考量和规划的事情。
只有走进数字影院的观眾越来越多,影院的数量才会隨之递增,院线的规模才会隨之壮大,票房市场才会隨之上涨,那么拍数字电影的导演和电影公司才会与日俱增。
这所有的环节都相辅相成,而核心在於观眾市场的体量。”
在场的人微微点头,而有些人倒是有些感慨。
曾几何时,谁能想到有一天会在如此高端的场合中,被一个年轻人来说教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行业的潜在內核?
这是与眾不同的感观,亦是新时代中一种属於年轻人的新风所带来的心灵衝击。
“在国家推动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我安华也一直致力於尽些微薄之力,跟隨国家的脚步、行业发展的脚步,打开数字电影的区域性市场。
而这,就是我安华影院、安华院线最独特的一点。
就中关村广场那一家影院,经过一年零四个月的发展,通过商铺联动的运营策略,通过光影设计的高质量放映,带动起的区域性经济效益已经破亿。
这破亿的经济效应,带来的是中关村广场就那一家安华影院,只有三个影厅,座位数只有450座,便提供了总计260万次的观影人次,对比同行同层次影院相当於五家影院的效益。”
全场“哇”的一声,惊讶不已。
“这么猛?”王仲磊讶异道。
王长田道:“安华走的路线不一样,別的影院只宣传影院和电影,利益所得皆属於自己的產业体系,安华的经营策略则偏向集体多贏,核心目標是带动附近一圈的商业发展。”
王仲军道:“把一圈商业链都带动起来了,那市场效应自然就会有所反馈,
最终才让安华影院的生意这么火爆,当然也要算上他们那光影放映技术。”
首都文化影视公司董事长,李黎皱眉道:“但问题是,带动商圈发展,肯定要付出代价,给钱给那些门店打促销活动,那电影票才能產生连锁反应。”
“对啊。”王长田看了眼李黎,说道:“听说安华每个月几乎大半的利润都用来促进商圈的发展,搞他们那个联动运营,都已经形成一个圈的体系了。
以资本的角度来看,赚来的钱吐出一大半去帮助別人,这好像是脑子进水的行为。
但仔细想想,如果不吐出这一大半,整个区域性的商圈又怎会回馈给安华市场价值?
或许,这吐出去的一大半都是商圈效应给安华带来的,安华实际上並没有任何亏损。”
说著,王长田摇头道:“年轻人就是好,不被西方那套貔貅似的资本思想所影响,办起事来的格局比我们这些人可大多了。”
李黎、王仲军和王仲磊哑然,脸色也有点黑。
这王长由好似在点他们,说他们是貔貅。
他们也不好反驳,原因是这王长田虽为同行资本,但跟他们不是一路人。
从王长田过往的资本行为作风上来看,倒是跟华逸尘很像,讲究的都是合作共贏和多贏。
王长由也確实不跟他们是一路人,就未来那饺子导演的《哪吒》,光线传媒是唯一帮助过饺子的资本,很多特效公司的助力都是王长田搭的线。
“如今安华已成院线,会一直遵循区域性商业发展的模式,带动区域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是顺应国家针对这个行业的发展战略,来多角度的推动数字电影行业观眾市场上的扩展,为这个行业持续做出应有的贡献。”
隨著一阵掌声响起,华逸尘的话就此讲完。
每家院线都有自己的发展方向,就安华这个发展模式而言,市场潜力是巨大且可期的。
那份专利不提,就如此发展情形,也让影视资本、製片人、导演和投资人们,都对安华院线有了一个独树一帜的评价。
如果把那专利也附加上,那安华院线的发展前景就太广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