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安华前景(1/2)
第296章 安华前景
周涛的主持依旧落落大方,一段开场白之后介绍起蒞临的重要领导和重要嘉宾。
领导方面,有两校、广播局、电影局、电影市场监管办和文旅,以及如韩三坪、周宝林这类国企领导;
嘉宾方面,多是导演、製片人、业內投资人,以及如光线传媒王长田和华艺兄弟王仲军、王仲磊这类拥有电影业务的影视企业主。
影厅就100个位置,来的人不算多,比起华夏今典那场浩浩荡荡的灯光仪式实属小场面。
但来的每个人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使得这场发布会的含金量看起来又显得十分高大上,非常上档次。
“接下来,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安华院线的创立者,华逸尘先生,为我们揭开安华院线的面纱,一同展望它的未来蓝图!”
隨著周涛的话音落下,现场响起较为庄重的掌声,仿佛在人民大会堂开会一样。
而华逸尘身著一套整洁的蓝色西装,走上舞台后快步至周涛旁边,並接过服务人员递来的一支话筒。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媒体朋友们、以及行业內的各位嘉宾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齐聚於此,来共同见证安华院线的成立,我代表安华所有,感谢在座的诸位从百忙之中抽空而来,对此我深感荣幸,並表示诚挚的谢意。”
四方镜头下,百双目光中,都聚焦在舞台上那阳光开朗,又有点气盛的年轻人身上。
不少人都百感交集,如此年轻就干出了一条院线,这是前无古人的事,多少有点在见证奇蹟的意味。
安茜则是一副神采奕奕模样,在台下与台上被灯光照耀的华逸尘心心相印的共鸣,跟满脸欣慰的刘晓莉一起为他鼓掌。
“安华影院自06年五月份选址中关村广场门店施工以来,到当年九月份第一家安华影院开业,正式进驻数字电影行业。
时至如今一年零八个月的时间,期间又陆续在西单大悦城、王府井、望京、
亚奥四个商圈分別建设了四家影院,共31块数字荧幕。
於几天前的2008年1月31號,成功获批院线牌照,成为全国第十二条数字院线,也是国家数字电影政策开放以来的第七条民营资本院线。”
华逸尘顿了顿,隨后接著说话。
“在此,首先要感谢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感谢两校校方的帮助,
对我这个学生的事业提供了大量技术上的支持,与相关人才资源方面的协调与助力,才能让安华內部得以有效运转与体系完善。
也要感谢有关部门在安华建设中,提供的宝贵建议和意见,才造就了安华影院发展至院线的过程中,能够依规依法且並然有序的发展至今。
还要感谢媒体朋友们,如首都电视台、国家电影网、太平洋电影网、总台周刊、青年报、时论报、新浪电影、搜狐电影等,在去年安华发展的过程中,给予了许多曝光和宣传,促进了安华在市场上的扩展得以顺利展开。
最后要感谢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一个来自湖南小县城的彻彻底底的草根人物,有机会通过政策的引导,通过相关部门的扶持,在电影行业逐梦前行,展望未来。”
“哗”的一声,全场响起一片掌声。
被感谢到的两校领导、部门领导,以及在场的各大媒体记者们,尽皆予以微笑。
华逸尘温煦著脸色,待掌声安静了下来,他接著讲述。
“2005年中旬,国家颁布数字电影试行政策之后,国有资產转民营,国有市场资本化,行业內的企业家、影视人和行业外的投资者们纷纷涌入电影行业。
彼时直至此刻,已过两年半有余。
数字电影资本化市场发展这两年半以来,优秀的作品陆续诞生,其数量一个季度比一个季度递增;
数字影院日益新增,数字院线的规模也跟隨市场的发展渐渐壮大。
而院线规模的壮大,数字影院的新增,数字电影量级的递增,起始根源都是观眾市场的选择。
只有观眾市场的扩大,才能造就如今数字电影行业愈发发达的局面。
这无不说明,数字电影行业的潜力越来越大,其未来的广阔前景越来越清晰”
校方领导、部门领导,包括王长田、王仲军和张艺谋、陈凯歌等人,听闻这番话都是轻点下头表示认同。
05年的时候,传统影院1000家,数字影院可以当0来看待。
经过05年下半年和06年的发展,传统影院增至1200家。
增加的量多为行业政策开放后,资本入场布的局,等待数字电影的崛起后再转型,在此之前依靠传统影院先牟利和发展。
到了去年07年的时候,传统影院的增量几乎可以不计,已经是停止发展的趋势,而数字影院来到了250家左右。
而去年2007年国內电影总票房为33.27亿元,比06年的26亿增长了7亿多,增率26.98%。
而这26.98%的增量,几乎可以说都是数字影院提供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