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若皇帝不公,我会还他们一个公道(1/2)
第114章 若皇帝不公,我会还他们一个公道
“终南山下,二十四户,八十七人!”
李袭誉此话一出,再结合李袭誉的神情,
李世民便已经猜出,李袭誉大概已经知道了此事的来龙去脉。
不过李世民面上依旧很镇定,並没有露出任何不该表现的情绪。
可恰恰就是因为李世民太过於镇定,才让李袭誉肯定了,他之前的推测。
李世民问道:“这八十七人怎么了?”
李袭誉看李世民选择装傻,心下瞭然皇帝这是下决心要保太子李承乾了。
不过在来之前,他就已经想到了皇帝的態度。
“陛下很清楚臣在说什么,那应该也清楚臣今日来是要做什么!”
李袭誉並未等李世民答覆,將手中所有的证据放在了地上。
李袭誉见李世民装傻,也不再绕弯子,话锋直指李世民,“根据臣的初步调查,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太子,陛下怕是早就知晓了此事吧?
终南山下的村户,到底是谁动用了特权,不惊动京兆府,就能將他们尽数迁走?
试问普天之下,除了陛下还有谁,有这个能力可以为太子承乾善后?”
李世民此时內心,已经后悔让李袭誉当京兆府尹了。
此时若杨篆还在,他就不会这么骑虎难下了:
李世民本来只是想找一个,不畏强权的京兆府尹,可以更好的管理长安。
他没想到李袭誉新官上任的三把火,第一把火就烧他自己身上。
李世民授著鬍子,並未辩解什么,只是淡淡道:“既然李卿怀疑此事是太子所为,那就交由大理寺重新调查审核,若真是太子所为,当依法处置,朕不会包庇太子。”
李世民的安排没有问题,李袭誉挑不出毛病,他这个京兆府尹,虽然是长安及京畿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有权受理辖区內命案,和对太子涉案的初步调查。
即便现在所有证据指向太子,李袭誉也只能先行上报皇帝,没有擅自拘传太子的权利。
太子就算真的涉案,也应该交由大理寺再次审查,待刑部覆核后,再由皇帝定夺。
自从上一任大理寺卿戴胃死后,大理寺相关事宜,便由大理寺少卿孙伏伽代为处理。
而孙伏伽又因审错案被罢官,现已经擬订了刘德威出任新的大理等卿,只是还没到任,
就是说此时的大理寺卿和大理寺少卿都是暂时空著的,而现任的刑部尚书又是李道宗,
李道宗是李世民的亲堂弟,也就是李承乾的亲堂叔,说到底都是一家人,为了皇家的顏面李道宗一定会包庇李承乾。
李袭誉心中苦笑,原来皇帝早都想好了所有退路,要不是杨纂因为魏王和张亮的事被连累,太子屠杀八十七人的事,都不会被人提到明面上来说。
“望陛下说到做到,臣先行告退了!”
与来时的雄起起气昂昂不同,走出两仪殿的时候李袭誉整个人低头丧气。
李世民见状也是鬆了口气,太子李承乾可以被废,但绝对不能是因为这件事。
太子叫人屠了二十四户,八十七人,这件事一旦传出,不只是李承乾的名声受损,整个皇室甚至他李世民的名声,也会因此受到连累。
出了大殿,李袭誉抬头望向了天空,明明今日太阳很充足,光线刺的他睁不开眼,可李袭誉此时却觉得浑身冰冷,冷冽的寒意一个劲的往他骨缝里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