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秦镜高悬李袭誉进宫面圣(1/2)
第113章 秦镜高悬李袭誉进宫面圣
杨淑妃挑了挑眉,没接话,显然她並不认可李世民的说法。
杨淑妃的父亲隋煬帝,可是比李世民会享受多了。
要不是隋朝末年,宫中的宝物都被各方势力瓜分了去,杨淑妃非得拉著这几个人去开开眼,长长见识。
李世民亲自打开了包裹。
“!”
眾人只见包狱正中间,是两个通透无暇的琉璃瓶。
李世民拿起一个琉璃瓶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仔细的观察了一遍。
看著李世民拿起的琉璃瓶,杨淑妃震惊的张了张嘴,“这···:··这是琉璃瓶?怎的比西域进贡的还要更通透纯净?”
长孙皇后也拿起了,另一个琉璃瓶看了看。
“前两日各国的贡品,本宫都已经亲点入库了,西域进贡的琉璃瓶还是以往的样子,並没有这般通透,青雀儿这对琉璃瓶你是从哪弄来的?”
“阿娘,这是青雀自己研製出来的琉璃。”
李世民將手中的琉璃瓶递给了垂涎已久的杨淑妃,拿起了包裹里,一个適合隨身携带,有把手的水晶镜。
“这又是什么?”李世民翻了过去,与自己来了个面对面。
李世民只见镜中之人,前额宽阔饱满眉骨高耸,双眉浓密,瞳孔深邃但面露惊。
李世民对著镜子授了授,他蜷曲浓密的鬍鬚,又侧过脸看了看,满意的点了点头。
大唐此时的铜镜,经过锡、铅比例的提高,和反覆的打磨,已经能照出人的基本轮廓和五官,
可以满足贵妇日常的梳妆需求。
但是脸部的细节,髮丝就较为模糊,看起来有点磨砂的效果,而且因为提高了锡的含量,普通铜镜照人会偏黄铜色,提高了锡含量的镜子会反射银白色的光晕,时间长了会出现灰绿色的锈斑,
需频繁打磨才能维持亮度。
且只能在明亮光线下使用,阴天或烛光下就异常昏暗,需贴近镜面才能看清。
凭李世民的眼界,自然知道这琉璃瓶,与水晶镜能带来多大的收益。
李世民这回终於知道,李泰为什么会信誓旦旦的承诺,会给他打一个纯金的龙椅。
“哈哈哈哈·····,”想到纯金的龙椅,李世民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悦,笑出了声。
长孙皇后与杨淑妃见状,放下了爱不释手的琉璃瓶,
李泰一共拿了两块水晶镜,一块是较大的给长孙皇后作为日常梳妆用,李世民拿的那个就是方便日常携带小镜子。
长孙皇后拿扶起大水晶镜,而杨淑妃也不顾身份,抢走了李世民手中的镜子。
李泰凑到阎婉身边,小声道:“婉儿,你的本王已经送到我们寢殿了。”
李泰温热的气息,喷到阎婉的耳边,阎婉害羞的红起了脸,羞涩的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王及躬身进殿,“圣人,监门卫来报,刚刚有百姓在长安城外,敲了登闻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