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大军归朝魏王奉金盏(2/2)
今日李世民当眾宣布將这三人处以极刑,按常理本该由官员覆审。
杨篆当场认罪,且案件实在恶劣,百官並无人质疑要求重新走程序。
不过百官都从圣旨听到了,魏王府副典事王玄策的名字。
百官们都猜测,此事或许与魏土有什么干係。
东宫。
李承乾在听到皇帝下的圣旨后,竟然拍手大声叫好。
“好好好!孤本来还想拿这件事做点文章,没想到那李泰他自己倒是把刀柄递出来了,看来孤除了侯君集,又要再多一大助力了!孤这就给张亮亲自修书一封!”
女户案虽由李世民亲自出面解决,但李泰怕日后这母子二人被人报復。
便让王玄策將这母子二人,带入了他在城外的庄子里。
为了迎接李靖大军回朝,太史局提前测算出来了吉时,选定长安城东郊,春明门外作为迎师地点。
沿途设大唐最高规格仪仗,黄魔大仗,朱雀大街洒净水、铺红毯。
在李靖大军凯旋归来当日,皇帝李世民亲率魏王李泰,与文武百官穿著朝服出城,
在郊外十里处,提前设好的营帐內静候到了这天,李世民与李泰率百官在帐內,待听帐外,王及高声唱道:
:“卫国公、特进、西海道行军大总管李靖携潞国公、兵部尚书、积石道行军总管侯君集,凯旋覲见一”
李靖与侯君入帐后行大礼,口中齐声高呼:“臣等奉詔討逆,赖陛下威灵,今得胜归朝!”
李世民连忙叫两人起身。
李靖將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的佩刀,及战报文书,亲自呈交礼部侍中手中,再由礼部侍中转递给李世民。
这个时候李靖与侯君集都注意到了,站在皇帝身后,捧著金盏的魏王李泰。
李靖眼中的异只是转瞬而过,依旧淡定与皇帝走流程。
而自从侯君集发现,奉金盏是魏王,他第一反应,就是抬起头四处观望了一大圈,但並未发现太子李承乾的身影。
不仅如此、东宫府官除了萧璃、魏微、李百药之外,孔颖达、于志寧、张玄素也都没在现场。
侯君集看了好几圈,確实都不在,这让他心中极度的不安。
要不是见魏王紫貂裘下,穿的还是亲王制的朝服,侯君集都以为魏王已经被立为新储君了。
侯君集不善的眼神,总是时不时的打量李泰几眼。
到了赐酒环节,李世民为二人亲勘御酒后,李泰双手托举盏底,將盏口举至齐眉处,以示对功臣的极致礼敬。
李泰就保持著这个姿势,走到李靖与侯君集身前,高声道:“为將军洗尘!”
“多谢:::::·魏王!”李靖与侯君集二人语气略微带有迟疑,待见李泰微微頜首后,二人才补上魏王两字。
侯君集也肉眼可见的,鬆了一口气。
喝完御酒,李靖朝著帐外大声道:“为陛下献俘!”
帐外几十名唐军,押著吐谷浑贵族十余人入帐,侯君集按照入帐的顺序一一奏报俘虏的身份。
只见李世民意气风发,中气十足一挥袖袍道:“慕容家族一干人等羈留长安,其余战俘分赏將士。
卫国公李靖加授特进,赐灵寿杖、绢千匹,路国公侯君集,晋吏部尚书,赐西域宝马讽露紫,,
待李世民宣布完其余將领的赏赐。
李靖乘御赐安车,侯君集骑讽露紫,经朱雀大街至太庙献俘,沿途接受大唐百姓的焚香迎拜,
不同於李靖笑容满面的接受百姓的迎拜,侯君集现在心急如焚,他只想赶快结束,好弄明白他不在的这段时间,长安城究竟出了什么大事,太子李承乾此时又身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