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魏王你来代宣东宫属官惩处敕令(2/2)
阻止李泰那官员,白髮苍髯,都已长出了长寿眉,双颊因年岁与风霜略显凹陷,但双目依旧炯炯有神年过七十的李百药,手持象牙板,虽因年迈身躯有些微驼,但步履沉稳,他顶著眾人的目光大踏步而出。
“臣斗胆请问陛下,太子殿下是否犯错?”
“无。”李世民此时的眸光如一潭死水,没有丁点情绪波动。
李百药继续问道:“那太子殿下这两日,究竟是因何原因,不能入朝听政?”
李百药问的,也是百官们心中最好奇的。
此时殿中官员,只有长孙无忌知道李承乾生病的真实內情。
所以从始至终长孙无忌一直面无表情。
他半闭著眼只嘴角有丝若有似无的弧度,儼然一副洞悉全局稳坐钓鱼台的从容姿態。
李世民回道“太子染风寒迟迟未愈,朕特命魏王泰入太极殿旁听政事,以分君忧!”
“荒谬!太子即便偶感微恙,还有东宫属官可暂为处理,何需亲王越组代庵?
请问陛下除了臣以外,其他的东宫属官,左右庶子于志寧与张玄素又身在何处!”
李百药说是请问,实则是逼问语气越发的暴躁。
孔颖达、房玄龄、魏微、李百药虽也属东宫府官,但只是兼职,在朝中另有要职。
李百药除了是东宫詹事,主要职责还是礼部尚书。
这也是李百药没有被打入天牢,还能站在朝堂上质问皇帝的根本原因。
李世民这次並未回答李百药的问题,而是眼神带有鼓励的看向李泰。
他声音低沉道:“魏王泰朕命你来代宣,东宫属官惩处敕令,以昭示群臣。”
李世民此话如雷霆一般在百官脑中炸响,
皇帝偏宠魏王,大唐內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即便是皇帝想让魏王,借太子生病之际,趁虚入朝,也断不可能让魏王如此践踏太子的尊严和脸面。
这不是逼著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兄弟二人反目成仇么。
除非皇帝已下定决心,废太子,改立魏王。
太子既然无错,皇帝因宠爱幼子,想废长立幼,这是动摇国本的昏君作態。
除了李百药,其余一些拥立嫡长子制度的官员也已授清思绪,准备对著皇帝开炮!
李泰手中並未拿有圣旨,而是直接转身面向文武百官。
李泰神色从容淡定,语气不骄不躁严肃清冷。
“门下:储君者,国之根本,礼法之枢。
朕承天命,夙夜忧勤,惟念宗庙社稷之重。
然太子承乾,不思克已復礼,擅违宫禁,私狩郊野,纵逸失德,上负君父之託,下悖黎庶之望。
朕虽侧隱,然法不可枉,礼不可废。
今依唐律疏议,裁定如下,太子承乾闭门思过於东宫,非詔不得出,著右监门卫严加巡守。
东宫一干內侍婢女,知情不报杖责三十,打入掖庭以做效尤。
从今日起减东宫用度三成,悉数充作陇右军费。
东宫在职府官,太子左庶子于志寧,教导无方,太子右庶子张玄素匡諫不力,均停职反思,罚俸三年闭省思您非詔不得出。
鲁王元昌,身为皇叔,不端表率,降爵鲁郡公,食邑削五百户。
襄阳郡公杜荷,念其亡父杜如晦,呕心沥血劳苦功高,朕免其降爵处置,削食邑三百户,禁足府邸三月。
当日於皇城东宫守卫杖八十革职,当值中郎將,疏於职守,杖刑一百反省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