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听政被群起而攻之李泰舌战百官(1/2)
第83章 听政被群起而攻之李泰舌战百官
百官这才听明白,是他们想歪了,原来太子只是偷著出宫狩猎,
李百药眉头紧扭成一团,他心中好奇,魏微与长孙无忌此等,平日对魏王越行为,最深恶痛绝之人,今日怎么始终不发一言。
无奈下李百药嘆了口气,东宫属官现在除了他之外,左右庶子于志寧、张玄素被停职。
房玄龄一向又是个墙头草,轻易谁也不得罪。
老喷子魏徽,今日也出奇的装聋作哑,就连老战友孔颖达,也被魏王给气的差点得了脑疾,告病在家不能下榻。
其余的朝中重臣还在观望,无人出手相助,
李百药认为他作为礼部尚书,决计不能对皇帝放纵魏王李泰行越之事坐视不管。
他必须率先站出来,为其他欲上奏弹劾的低阶官员领头。
李百药手执手持笏板,出列高声道:“陛下,太子承乾此举,確实擅违宫禁,但並未酿成大错,太子殿下年少立储,偶有失德也当小惩大诫。
陛下周礼明训,立嫡以长,国本乃安,太子虽有失德,但岂能因这等小错就动摇国本?
若使魏王越位听政,此例一开,后世大唐帝王皇子若竞相效仿,我大唐千秋基业必毁於陛下之手!”
李百药囉一大堆,总结八个字就是,大唐要亡於李世民。
还未等李世民做出任何答覆,礼部侍郎令狐德大踏步而出。
“魏王虽贤,终非嫡长,陛下私下偏疼幼子是私事,可一旦让魏王入朝听政,就是国事是政事,臣等就不得不管!
陛下可曾想过,待太子归朝以后,该何以自处,魏王又该何去何从?陛下此举並非爱子,实则害子也!”
当李世民下决心,让李泰入朝听政那刻起,他就做好了会遭到朝臣反对的心理准备。
他此时还算气定神閒,左手手指在腿上依次轻点,不做出表態。
皇帝不做出表態,无非两点原因,一是心中未有决断,二就是打定了主意,要一意孤行。
任谁都能看出来,皇帝现在的心思,明显是第二种。
李百药就明晃晃当著李世民的面,转头用眼神与眾礼部官员、御史大夫们沟通,示意他们隨他一起,群起而上。
此时的礼部司郎中韦挺,还未与魏王李泰结盟。
韦挺是在贞观十年,文学馆开闢后,李世民为制衡太子李承乾,授意其任魏王府属官。
此时的韦挺与李泰还未有利益关係,他也一同参与了此次礼部带头髮起的围剿。
当李百药先踏出一步后,紧接著十数名官员纷纷跟出。
“昔汉武巫蛊之祸,起於太子据与汉昭帝相爭,晋惠八王之乱,皆因齐王司马攸越太子干政,
前车之覆,血泪未乾!”
“今太子承乾未废而私易听政之人,此乃一国二储,臣请陛下速断此议,以安民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