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韩世家:风雨飘摇的韩国(1/2)
韩国正式立国后,那野心就像吹气球一样,蹭蹭地膨胀起来。
韩景侯、韩烈侯、韩文侯这几位君主,在位期间那是一刻都没閒著,带著韩国军队到处搞事情。
他们先是把目光瞄准了郑国,这郑国也倒霉,挨著韩国这么个邻居,被韩国三天两头地攻打。
韩景侯一上位,就迫不及待地对郑国发动进攻,攻克了雍丘,把郑国嚇得够呛,赶紧修筑长城,试图阻挡韩军的脚步。
可韩军就像闻到血腥味的鯊鱼,哪会这么容易放弃,后来韩哀侯直接一举攻克了郑国都城新郑,还把韩国的都城也迁到了这里,这下韩国的国力可是蹭蹭地往上涨。
除了郑国,韩国还对宋国、齐国发起了进攻。
韩文侯在位的时候,那叫一个勇猛,攻打宋国,直接俘虏了宋悼公,又跑去攻打齐国,一路打到桑丘,把齐国打得晕头转向。
这一系列的征伐,让韩国在战国初期的舞台上,狠狠地刷了一波存在感,周边的国家都对韩国开始刮目相看,心里琢磨著:“这韩国,可不能小瞧了啊!”
不过,韩国这么折腾,其他国家也不是吃素的。
魏国和赵国虽然一开始和韩国是一条船上的,但看到韩国势力不断扩大,心里也开始犯嘀咕,担心韩国一家独大,威胁到自己的利益。
楚国就更不用说了,本来就对韩国的扩张行为不满,觉得韩国在自己的地盘附近瞎搅和,坏了自己的好事。秦国呢,虽然当时还没有后来那么强大,但也密切关注著韩国的一举一动,把韩国视为潜在的竞爭对手。
这些国家表面上和韩国客客气气的,背地里却都在暗暗较劲,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战国的天空中悄然酝酿。
就在韩国四处征战的时候,国內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朝堂上,贵族们手握大权,整天勾心斗角,爭权夺利,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百姓们呢,日子也不好过,赋税沉重,生活困苦。再加上周边国家的虎视眈眈,韩国面临著內忧外患的严峻局面。
韩昭侯一看,这可不行啊,再这么下去,韩国非得完蛋不可。
於是,他痛下决心,决定进行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他把目光投向了一个叫申不害的人,这傢伙可是个厉害角色,是法家的代表人物,满肚子都是治国的点子。韩昭侯二话不说,直接任命申不害为相国,让他来主持这场改革。
申不害也不含糊,一上台就开始整顿吏治。他先拿那些飞扬跋扈的贵族开刀,把他们的特权收回来,把他们的城堡给拆了,把他们的財富都充公。
这一下,可把贵族们给得罪惨了,他们一个个恨得牙痒痒,背地里没少骂申不害,还想著怎么把他给扳倒。但申不害可不怕,有韩昭侯撑腰,他底气十足,继续推行自己的改革措施。
他还加强了君主集权统治,搞了一套“术治”的方法。啥是“术治”呢?简单来说,就是君主用各种手段来驾驭臣子,让臣子们摸不透君主的心思,只能乖乖地听话。
申不害教韩昭侯,要学会隱藏自己的想法,表面上不动声色,暗地里却把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他还建立了一套严格的考核制度,对官员们的工作进行考核,干得好的就奖励,干得不好的就惩罚。
这一招还挺管用,官员们都不敢再偷懒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在军事方面,申不害把贵族的私家亲兵都收编了,组成了一支统一的国家军队,然后对士兵们进行严格的训练。
他还重视兵器製造,韩国的冶铸业本来就比较发达,这下在申不害的推动下,更是如虎添翼,製造出了许多精良的兵器,让韩国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强。
经济上,申不害鼓励百姓多开荒地,多种粮食,还大力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他减轻了百姓的赋税,让百姓们的生活逐渐好了起来。这一系列改革措施下来,韩国的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国內政局也稳定了下来,百姓们的生活也有了盼头。
不过,改革的过程可没那么顺利。
那些被剥夺了特权的贵族,一直在找机会反扑。他们在朝堂上散布谣言,说申不害的改革是在瞎搞,会把韩国给搞垮。他们还勾结一些外国势力,试图发动政变,推翻申不害和韩昭侯的统治。申不害和韩昭侯面临著巨大的压力,但他们没有退缩,而是坚决地推进改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