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郑世家:郑国覆灭(1/1)
进入战国时期,郑国的日子愈发艰难,內忧外患像两座大山,压得它喘不过气来。国內,国君频繁更迭,就像走马灯一样,大臣们爭权夺利,朝堂上乱成一锅粥。
郑釐公五年(公元前 566年),国相子駟去朝见釐公,这釐公也不知道咋想的,对子駟很不礼貌,子駟心里那叫一个气啊,觉得自己好歹是国相,你这国君怎么能这么对待我?一怒之下,他竟然指使厨工用药毒死了釐公,还对外发讣告说:“釐公患了急症去世。”然后就拥立釐公年仅五岁的儿子姬嘉为君,也就是郑简公。这事儿开了个很不好的头,大臣竟然敢弒君,郑国的政治秩序彻底乱套了。
郑简公元年(公元前 565年),眾公子看不惯子駟的所作所为,就密谋诛杀他,结果子駟提前察觉,来了个先下手为强,把眾公子全部杀掉。这朝堂上的爭斗,那是你死我活,一点都不留情面。三年(公元前 563年),子駟想自立为君,公子子孔派尉止杀了子駟,自己代任国相。可这子孔也不是什么安分的主儿,接著也想自立为君,还好子產出来劝阻,说:“子駟这么做不行,你杀了他,如今你又效仿他,这样,动乱没有终止的时候了。”子孔这才听了劝,没敢轻举妄动。
这一系列的內乱,让郑国元气大伤,国力越来越弱。而与此同时,外部环境也变得更加恶劣,韩、赵、魏三家分晋后,实力大增,对郑国虎视眈眈。郑国处在中原四战之地,没有险要地形可守,四周又都是强国,生存空间被不断压缩。
韩国更是把灭郑当作重要战略目標,从公元前 423年开始,就不断对郑国发动进攻。这一年,郑幽公刚刚继位,屁股还没坐热乎,韩国君主韩武子就趁机攻打郑国,把郑幽公给杀了。郑国人没办法,只好拥护他的弟弟郑繻公继位。之后,韩国隔三岔五就来打郑国,今天占个城,明天抢片地,郑国被打得节节败退。公元前 409年,韩景侯继位后,继续对郑国发动进攻,攻克了雍丘,郑国嚇得赶紧修筑长城,试图阻挡韩军,可这又能有多大用呢?公元前 407年,郑国好不容易对韩国发动了一次反攻,在负黍击败了韩军,可这也只是迴光返照罢了。不久后,韩景侯隨魏文侯进攻齐国,重心东移,韩、郑之间才消停了一段时间。
公元前 403年,周安王正式承认韩景侯为诸侯,韩国正式成立。可成立之后的韩国,內部也不太平,政令衝突不断,大臣严遂和韩侈之间还发生了矛盾。郑国一看,觉得机会来了,在公元前 400年,竟然包围了韩国都城阳翟,不过这时候的郑国,实力也大不如前了,韩景侯虽然在同年去世,但郑国也没能占到什么便宜。
公元前 385年,韩国再次发力,攻克了郑国的阳城。到了公元前 375年,韩哀侯觉得灭亡郑国的时机已经成熟,就举兵攻打郑国都城新郑。这时候的郑国,內部还在乱著呢,国君郑繻公被杀,太宰欣擅权专政,根本没心思也没能力抵抗。韩国大军一来,郑国就像纸糊的一样,很快就被攻陷了。韩国占领郑国后,把都城迁到了新郑,从此,郑国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诸侯国,就彻底消失在了歷史的长河中。
郑国的灭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身处四战之地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容易受到各方攻击;內部的频繁內乱,又消耗了自身的实力;再加上周边大国的崛起,尤其是韩国的步步紧逼,郑国最终没能逃脱被灭亡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