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拱卒(2/2)
“我怕是...也只能送它过河了,往后的路错综复杂,无论往左还是往右、抑或是执意前行,可唯独...没有了退路。所谓『一步错、步步错”,棋局可以重来,人生又哪有那么多回头路?”
粗糙而又不失温暖的大手轻拍何金银肩头,胸中似有千言万语,最终化作一声嘆息。
“荣哥儿,你,我...当共勉之。”
三月十二日,首届赴朝慰问团在北平正式组建。
成员构架多样,囊括了各团体代表、民主人士、劳动模范、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文艺工作者,共计五百七十五人。下辖一个直属团与七个分团,譬如文工团、曲艺团、杂技团等等.:
“我再强调一遍,这不是观摩、更不是什么旅行!全团所有人,都必须作好时刻牺牲的心理准备!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张某粗通行伍,见过太多刚上战场的兵雏儿,倒在种种不可思议的环节上,一切行动必须听指挥..:”
张局台上就座、侃侃而谈,已经没有了半个月前的失意模样,言语间激昂慷慨、气势十足,一如这些年在报纸上的鲜明形象。与別人的致辞不同,张局的发言颇为务实。
“名单我已经看过,全团五百七十五人中,有战斗经验的人不足十分之一,上过战场的更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为了能够將大家一个不少的带回来,我提议,延迟出发时间,就地进行突击培训,將重点放在隱蔽、救援、防空和体能锻链上...”
最末一排的何金银,闻言嘴角不禁泛起一抹苦笑,当年补训兵团的往事歷歷在目,自已这位老领导...分明是要將这五百人当成“新兵”来操练一番才肯罢休了。
张局的提议引发一阵热议,支持与反对並存,各有各的道理。
最终在匯报请示后,將原本既定的十八號启程日期,延期一周,考虑到多项原因,除不做统一体能训练外,当场定下了隱蔽、救援、防空、卫生、纪律、军事、爱国教育这七项课程,正正好好、“每日一课”。
“直属团保卫干事何金银,在不在?”
台下“老神哉哉”的何金银忽然听到自己的名字,激灵灵打个冷颤,雾时起立:“到!”
“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我手下的兵,也是这次北平直属团的保卫干事...”
“...別看他年纪轻,但是已经身经百战、屡破大案,先后荣立过两次『小功』!还是中央公校第三期优等毕业生,目前在公总八处任职、副连级干部,我推荐隱蔽课程就由他来主讲,同时也向慰问团各位领导毛遂自荐,纪律、军事两课由我来主讲..:”
故意挑了个最末一排位置的何金银,瞅著前方齐刷刷回头看过来的各色面孔,看似平静、实则內心骂娘...这种“万眾瞩目”的感觉,像极了学生时代上课走神时、突然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的情形.::
“哗哗~哗哗~”
张局的介绍不可不谓详实,话音方落,五百余人掌声雷动,表达著大傢伙对於何金银这个年轻面孔的认可。
“嗡一”
何金银浑身如有电流激盪而过,看著一双双信任、欣赏,甚至隱隱约约还带著一些...崇拜的眼眸,习惯性抬起手,嗓音比刚才答道时还要洪亮上数倍。
“敬礼!保证完成任务!”
此刻激动的何金银却没有注意到,人群中正有一双明亮的眼眸紧紧盯著他,脸颊一笑就带起两个酒窝来,奋力鼓掌之余,还不忘与身边人小声说著什么..:
张局爭取到的这七天时间转瞬即逝,经过多次演练与课堂互动,大傢伙彼此熟悉了不少,在纠总时就多次讲课的何金银,籍著讲课的缘故,也认识了不少此行的同伴..:
这一日,正阳门火车站月台上人潮如海,红旗招展,团锦簇,送行的人群与从车窗內探出身来的慰问团成员们依依话別、殷殷瞩託,一只只手紧紧握住、又快速鬆开,无论此前相识与否.::
汽笛声响,车轮滚动,带著人民的祝福与必胜的信念,驶向慰问团此行的第一站一辽东省,安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