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水单(1/2)
第382章 水单
“打竹板、响连天,话说在这一九五零年,金秋讽爽十月天...”
在交通还不发达的年代里,火车是一个新鲜物件儿,即便早在前清时期就已经有了铁路的存在,但仍然有许多人没有搭乘过,难免好奇。
殊不知,如果真要长期搭乘,这份好奇很快就会转变成为一种痛苦,遭罪的又何止是屁股.::
搭载慰问团的这趟专列走走停停,常常要给军列、后勤补给让道,原地一等就是大半天,三月底从北平出发,今天已经四月五號了,才將將要抵达目的地安东。
万幸,这趟专列上將近三分之二的成员都是文艺工作者,快板、单口、群口、京剧、
乐亭大鼓、河南坠子、京韵大鼓...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赶路之余排练、排练之余解闷儿,倒也没有想像中那么枯燥。
“...突然间,风云变!隔壁半岛起了狼烟!”
原本舒缓的节拍陡然一变,几个强拍就营造出紧张、严肃的氛围来。
“好朋友,发密电,请求我们速增援!挥巨手,点江山,高瞻远瞩拍桌案!再看那,
侵略军,不知死活往北!涛涛河畔,敌机炸毁我渔船!边城安东有危险,人民性命难保全!”
“好!”
一片叫好声中,创作这段即兴快板书的同志拱了拱手,语气诚恳、並无骄矜。
“屈屈拙使,不足掛齿...实在是临近安东,心情激动,『小蘑菇”我临时编了这么一小段,至於后文如何,还得再继续完善、打磨,接受大家的批评与建议!”
何金银刚巧巡查到这一列车厢,瞧见这一幕,也隨著眾人拍手鼓掌。能在短短一分钟时间里,现编现唱,单论这份“急智”,就令何金银钦佩不已,果然,能被选拔进团的,
绝非等閒之辈!
小蘑菇同志,虽然艺名里带个“小”字,实则已近三十,体格魁梧、面容方正,早在民国时期,就已经多次登台献艺,在平津地区声名鹊起。
年初时,更是响应老舍先生《相声改良》的號召,投身平津地区民间组织“相声改进小组”,呼吁取消传统相声中的荤口儿、脏口儿、伦理餵这些个自轻自贱的低级趣味,是相声圈內的“弄潮儿”。
小蘑菇瞧见何金银,眼眸一闪,將他拉到车厢末尾的僻静处。
“小何老师,我刚还想找您呢,安东这个地方大傢伙都是第一次来,咱们团不是要在安东休整一晚再出发么?我想趁著这个时间深入当地群眾、就地取材,好把我刚才『边城安东有危险』后面的內容给创作出来!”
这个称呼並不是何金银自己“拿大”,一如纠总识字班那时一样,因为一堂脱离了单纯说教、反而增加了大量实践內容的“隱蔽课”,“小何老师”四个字再度成为何金银的眾多標籤之一。
“实在抱歉,团里命令,抵达安东后,所有人不能擅自行动,直接入住安东饭店,只歇一晚,时间很紧迫,还要布置各团今后的行动问题...所以,咳嗯..”
小蘑菇眸子里的期待顿时落空,他也明白这不是何金银能够决定的事情,只是不舍这个创作的机会,略一沉吟、计上心头。
“小何老师...那如果有空余时间,我打申请,劳烦你这个保卫干事陪我外出走一遭...如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