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鼓楼(1/2)
第325章 鼓楼
北平中轴线上,沿景山北望,次第坐落著一大一小两栋歇山重檐、绿琉璃瓦样式的古建筑,便是钟鼓楼。
与城內大部分歷史建筑命运相同的是,鼓楼现隶属於东城区文化馆,规模稍小些的钟楼则被教育局下属单位徵用,组织群眾丰富日常文化娱乐活动。
故宫、文庙、太庙...比比皆是,恰应了那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六月天气,已进夏暑。鸣蝉已经不知何时悄然爬上树梢枝头,“知了~知了~”的叫声肆意宣泄著,可鼓楼附近的鸣蝉声却怎么也敌不住乌决决人群的嘈杂声。
如果从天空中鸟瞰,就会发现以鼓楼为圆点,南至什剎海、北到鼓楼大街、
西起后海、东经南锣鼓巷,人群从四面八方自发往这里聚集,熙熙攘攘,形如正月十五赶庙会一般。
“哟!老少爷们儿您快瞧!鼓楼真的『著了”嘿!”
顺著好事者手指的方向瞧去,就见鼓楼二层的重檐飞角之上,正有一股“黑烟”凌空而立、直窜起五六米高,愈往上方,黑烟的轨跡愈淡、形状愈散,直至消散於无。
若只是单纯的失火走水,倒也不至於引得北平百姓如此兴师动眾。
奇就奇在,莫说是冒起黑烟的楼顶一角,就是纵观鼓楼建筑上下,全无半点火光、亦无一丝烟燻火燎的味道。既然一无明火、二无死灰,何来烟柱?奇也,
怪也!
如此景致,自然有人评头论足、喷喷称奇,当然,也肯定少不了所谓的“风水言论”、“识言语”。
“前有石狮子流泪,今儿又有鼓楼冒烟儿,我说什么来著,天人感应!说不准就是地龙翻身、天降流星的前兆!”
“石狮流泪、鼓楼生烟...北平城,要乱!”
隨即就有不明就里的“好奇宝宝”围拢上来,只听得“闯王如何如何”、“辫帅如何如何”的相似故事在人群中接连上演。相较於这些个窃窃私语,更多人的注意力还是放在了实处。
“谁要是有洋人那种单长筒、能瞭高、能望远的玩意儿,咱说不得还能瞧个清楚。可这离的这么远、距离又那么高...晴喷喷,为难、为难!总不能跨著飞机从天上看吧?”
“鼓楼得有...十丈高?还是十五丈?且不说有没有那么高的梯子,就算是有,谁敢就这么爬上去?”
人群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直到特行科一眾人抵达现场时,现场至少已经聚集起了上万人。
何金银边往鼓楼方向挤、边心中暗自牢骚,“行百里者半九十”这话一点不假,十几人规模的小队撒进这一万来名围观群眾之中,任你警哨吹破、嘴皮磨烂,挤进去也得小半个钟头.:.效率严重低下不说,还容易因迟生变。
就在他暗暗焦急时,人群中一直留意著“鼓楼生烟”这一奇景的好事者再度开口一一“烟散啦!烟散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