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毕业(1/2)
第324章 毕业
华北保卫干部训练班,第一期学员,耗时三个月毕业,
华北公校,第二期学员,自四九年八月开始,至十二月底结束,耗时五个月毕业。
中央公校,第三期学员,自五零年一月开始,至六月中旬结束,耗时...同样为五个月时间。
不管这座学校今后会演变成什么模样,但最初的这三期学员几乎都是赶鸭子上架的“速成品”。相较於一开始预估的“六个月的时间”毕业,几乎与上一期学长学姐们费了同样的时间。
一来是这座还在摸著石头过河的中央公校,课程体系还未完善,如非开春后有一批苏维埃专家介入教学,公校学员们的生活將会“简单”许多..
二来是各处里都缺人手,不管是原来抽调的区县、单位,还是等著“抢人”的相关职能部门,
目前都有些“焦头烂额”。
原因无它,皆起自五月时那一桩“石狮流泪”的传闻。
虽然事后相关纸质媒体对这件事作了详细的分析,但不知道是哪个“混不吝”出的主意,见报登刊的同时,將那两尊颇有爭议的石狮子悄然挪走,这一下,事情就逐渐演变的“大条”起来。
与何金银在当天日记里预测的“堵不如疏”一般无二,伴隨著城楼前两尊石狮子的突然消失,
街头巷尾都开始流传各种版本的“石狮诉冤”传说。
其中最为可信的版本是这么“引经据典”的一一李闯王进京坐殿,建立大顺,年號永昌。但天安门城楼前的石狮子在他登基后的第二天就开始流泪,似在替前朝哭诉冤屈:::果不其然,李闯王只当了四十二天的皇帝就分崩离析..:
一个本就离奇的故事,套上一个真实的歷史人物,似乎就可以“言之凿凿”、成为既定事实了。
伴隨著这一桩“石狮流泪”的处置不当,以北平城为圆心,在华北、逐渐蔓延向全国,开始有各式各样的“乡野传奇”、“天人感应”的故事在民间口耳相传,这让四下里的各级公安单位颇感无奈。
大肆抓差?自然是抓不得。
寻根溯源?同样一个故事,一天就能演变出十几个新版本来,说的有鼻子有眼,盯哪一个才合適?
在这么一个复杂的局面面前,中央公校决定提前结束这一期学员的学业,让大傢伙投入到各自的岗位之中去。在这件事件上,遭受了老马“魔鬼特训”三个月的学员们算是终得解脱。
如果还说有什么遗憾,对何金银来说有两件事。
一是《中央公校校刊》一直没能顺利发行。並不是参与的学员们偷懒躲嫌,而是技术上不成熟,中央公校没有单独的印製机器,学员们的计划是铁板油墨、现刷现印。
在这件事情上,没有什么人有丰富经验,只能摸著石头过河,將难题留给下一届学员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