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历史军事 >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 第476章 做出决定!

第476章 做出决定!(1/2)

目录
好书推荐: 离婚后,我遇到了天仙 重生后,恋爱优势在我! 四合院:从北平围城开始 修仙从十万大山开始 从洪荒穿越万界 学生修为十倍返还,强亿点很正常 不可名状的道尊 女配乃是磨刀石 霍格沃茨:別叫我制杖师 恶魔游戏,我能驾御无双运势!

在二战爆发前夕,国际局势波譎云诡,义大利面临著艰难抉择。

义大利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深知本国国情,彼时的义大利,虽怀揣著復兴古罗马帝国的雄心壮志,但现实却极为残酷。

经济上,1929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余波未平,义大利深受其害,工业资源如煤、石油、橡胶、战略金属等极度匱乏,几乎全依赖进口,工业发展滯后,与其他列强相比差距明显,国家財政在军事投入增加、经歷衣索比亚和西班牙战爭消耗后,赤字空前,根本无力支撑一场大规模战爭。

军事层面同样不容乐观,陆军看似有 74个师,可编制特殊,实际兵力仅相当於他国 50个师,装备陈旧落后,步兵师机动车希少,行军靠驴马,炮兵火力弱、弹药质量差,装甲主力是不堪一击的超轻型坦克;空军飞机数量虽近 3300架,能作战的不过 1600架,先进战机少且缺乏关键设备,作战能力有限;海军舰艇配置不合理,无航母、缺雷达,海空协同混乱,还曾闹出误击自家空军元帅的乌龙。

基於这些现实困境,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认定义大利尚未做好战爭准备,因而对参战持谨慎態度。

但墨索里尼却另有盘算,一方面,他始终坚信领土扩张能缓解国內经济压力,幻想通过对外征服获取资源、市场,转嫁经济危机。

另一方面,德国在欧洲战场上初期势如破竹,闪电战连连告捷,这给予墨索里尼极大信心,让他认为与德国结盟参战,义大利也能分得一杯羹。

此外,义大利此前在对衣索比亚和西班牙的战爭中取得胜利,使他高估了本国军队实力,不顾国內诸多问题与反对声音,执意要將义大利绑上纳粹战车,投入到即將爆发的世界大战之中。

战爭爆发之初,义大利先是保持了一段时间的观望態度。

当德国凭藉闪电战迅速横扫波兰、丹麦、挪威等国时,墨索里尼看到了似乎有利可图的时机,按捺不住內心的扩张欲望,决定参战。

义大利军队率先在非洲战场出手,妄图凭藉多年在当地的经营根基,抢夺英国的非洲殖民地,实现墨索里尼构建“新罗马帝国”、让地中海成为其內湖的野心。

1940年 7月初,意军以阿比西尼亚为基地,向英国驻苏丹和肯亚的军队发起进攻。

起初,由於英军在当地势单力薄,意军进展顺利,占领了苏丹、肯亚境內的一些重要据点。

然而,好景不长,隨著英军增援部队陆续抵达以及当地游击队的英勇抗击,意军的处境急转直下。

到 1941年 4月,奥斯塔公爵率领的意军残部在东非战场向英军投降,墨索里尼建立东非帝国的美梦彻底破碎。

同一时期,在北非战场,驻北非的意军於 1940年 9月乘德国大规模轰炸英国本土之机,从昔兰尼加东部向英军发起进攻,企图入侵埃及,夺取英军的主要海军基地亚歷山大港和苏伊士运河。

但英军为维护在地中海、北非的殖民利益,迅速调遣增援部队保卫埃及。

12月 7日,韦维尔將军率 3万军队和一个坦克旅,从马特鲁以南向意军发动反攻。

在短短一个半月时间里,英军以伤亡不到 2000人的微小代价,歼灭意军 9个师,俘获意军官兵达 13万人,意军遭受重创,北非战场主动权逐渐落入英军手中。

在欧洲战场,1940年 6月 10日,当德国军队迅速攻入法国並逼近巴黎,法国政府逃离巴黎之际,墨索里尼认为时机已到,终於放弃中立立场,向法国宣战。

但义大利军队的表现却令人大跌眼镜,到 6月 18日,义大利大约 32个师在阿尔卑斯山前线和南方的海岸一带与法国 6个师激战一周,却未能迫使法军后退一步,儘管此时守卫在法意边境的法国师正遭受德军从背后攻击的威胁,义大利军队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可见一斑。

面对这些初期战况,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虽对战爭走向有所担忧,但考虑到国內舆论环境以及与墨索里尼的权力制衡,没有过多干涉军事行动。

彼时义大利国內,法西斯宣传甚囂尘上,民眾被灌输著恢復古罗马帝国荣光、对外扩张以获取生存空间等思想,大批年轻人受蛊惑加入军队,对战爭满怀热情,认为这是义大利走向辉煌的必由之路。

而工商界人士受利益驱使,期望通过战爭开拓新市场、获取资源,为经济困境找到出路,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战爭举措。

只有少数有识之士,看到了义大利准备不足、战爭潜在风险巨大等问题,在私下表达著对参战的忧虑,但在当时的狂热氛围下,他们的声音被淹没。

这种国內舆论的复杂性,使得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在战爭初期难以强势扭转局势,只能暂且观望,寄希望於战局能朝著有利於义大利的方向发展。

隨著战爭进程的推进,局势愈发对轴心国不利。

苏德战场,德军遭遇苏联红军的顽强抵抗。

从莫斯科保卫战的寒冬困境,到史达林格勒战役的惨烈巷战,德军损失惨重,元气大伤,被迫转入战略防御。

义大利军队原本隨德军一同进攻苏联,期望从中分得利益,可现实却是,意军不仅没捞到好处,还在冰天雪地、物资匱乏的东线战场遭受重创,大量士兵被俘、冻伤、冻死,士气极度低落。

除此之外,就是国內的经济也出现了,工业生產因盟军轰炸陷入停滯,粮食供应不足引发民眾大规模抗议,反战情绪高涨,法西斯政权摇摇欲坠。

面对如此严峻局面,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心急如焚。

他深知义大利已被墨索里尼拖入战爭深渊,若继续跟隨德军负隅顽抗,国家必將万劫不復。

於是,他频繁与国內垄断资產阶级的大资本家们秘密会晤,向他们剖析局势:“战爭已使义大利千疮百孔,工业瘫痪、农业歉收,民眾生活困苦不堪,若不及时止损,我们的財富、地位都將化为乌有。”

大资本家们起初出於对法西斯政权的惯性支持以及对战爭局势的误判,態度犹豫不决,但隨著形势愈发清晰,部分人开始动摇。

同时,国王还与三军高级军官多次密谈,严肃指出:“意军如今在各条战线都一败涂地,装备兵员损失巨大,再战下去,军队將彻底瓦解。我们必须为义大利的未来考虑,寻找结束战爭的时机。”

一些军官也意识到问题严重性,对国王的提议有所心动,毕竟他们亲眼目睹了战场上的惨败,深知军队困境。

然而,局势瞬息万变。

就在义大利国內各方开始思考退路时,德军在局部战场偶尔发起的反击取得小胜,这让部分原本动摇的军官和资本家又改变主意,心存侥倖,幻想德军能再次扭转乾坤,义大利还能从战爭中获取利益,继续无视国王结束战爭的提议,使得义大利在战爭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利比亚油田的发现宛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打乱了义大利原有的战略布局与国內权力平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青简史记 横推亮剑 最强合成旅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惊涛落日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民国:王牌飞行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