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釜底抽薪(1/2)
第250章 釜底抽薪
此时此刻,在坐的官员们,真是尴尬的能用脚趾扣出两厅三室来。
事先谁也没有想到,会是这么个结果,甚至最后还被王熙给教训了一番。
李隆基也适时地结束了这场“交流”,他的目的基本上已经达到。
等到王熙、李诫满、皇甫僧念三人走后。
李隆基又扫视一眼一众官员,只见他们神情十分沮丧。
让这三个小娃全身而退不说,关键他们还真没有找到理由去反驳他们的儒法基于道的理论。
怎一个尴尬了得。
又怎能不让人垂头丧气。
但服肯定是不服,在他们看来,王熙只是巧妙的将常识归于道家思想,与其说儒法基于道,不如说儒法基于常识。
“诸位怎么看?”
李隆基是眼藏笑意地问道。
许堇刚准备站出来,却被一旁的余懃给拉住了,用眼神示意他可别说话。
你之前可以声嘶力竭地去反对王熙他们,但是,你不能跟李隆基在这里争辩。
因为李隆基就是要推道家思想,而且这是自太宗立国以来,就定下的基调,虽然在很长时日内就只是虚有其表,但这个“表”是不能否定的,到底李家认了老子为先祖。
此时李隆基也就只是想将这个“表”给坐实。
所以王熙所言,是正中李隆基的心思。
你要拿不出正当理由去反对王熙,那你还在皇帝面前说一些有的没的,那只会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
最终,还是张说站出来道:“回禀陛下,老臣也认为王少郎他们说的有道理。”
李隆基点点头,但也未开口,他知道还有个“但是”,身为群臣之首的宰相,不可能只顾一边,那将来怎么带人。
果然,张说马上话锋一转,“但是,想要研究清楚这些‘为什么’,非一朝一夕之事,而且也有可能是永远没有任何结果的。
这里面是充满着不确定,而这也是为什么,之前并无太多人提及道家的这门学问。
到底人活在世上就只有短短一生,他们肯定是希望做一些能够看到结果的事。
同样的,工部是三省六部之一,掌管着河道、营造、工事,等等,每一件事都非常重要,且非常紧急,刻不容缓。
倘若工部官员将心思都去研究气力学,那当下的事务,又该怎么办?又该由谁去处理?”
那王毛仲听罢,正欲出声,却被李隆基用余光给瞪了回去。
“相公所言,甚是有理。”
李隆基点点头,又问道:“那依相公之言,朝廷该怎么做?”
张说道:“臣以为可以让工部官员去研究这些学问,但学问是学问,政务是政务,还是得分主次,可不能本末倒置,为官者,还是应在此刻造福苍生。”
李隆基笑道:“相公说得对,那就依相公之言。”
其余官员也都松了口气。
这个结果,他们还是能够接受的。
要依王毛仲的意思,研究气力学那就是政务,是命令,将来升官都得看这个,但张说却将二者分开来,换而言之,就是什么都不变呗,只是官员要主动去学习什么气力学。
既然不是硬性要求,那可就好办。
王毛仲自然是很不满意,这大胜之下,竟是这般结果,那让王熙他们过来教课,有何意义?
等于什么都没变啊!
在官员走后,王毛仲就缠着李隆基,“三郎,此事真不能犹犹豫豫,要是如张相公所言,那些官员根本就不会当回事,俺太了解那些官员了,就得逼着他们学。”
李隆基叹道:“这我何尝不知,但张相公既然已经表达看法,你就不要去与他争论,到底你才刚刚上任,就与中书令发生争论,对你对我对他,都是不利的。”
王毛仲郁闷道:“三郎的意思,俺方才嘴慢了。”
“也不是。”
李隆基呵呵一笑,又道:“你可别小看张相公,他方才的那番话,看似不痛不痒,但却也容不得他人反驳。”
王毛仲问道:“为何?”
李隆基道:“你想想看,他方才说得就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理由吗?并非如此,他是在预言将来会发生的事。
如今绝大多数官员都不认同这一点,并且十分抵触,你也没有令他们信服,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倘若你一意孤行,那么极有可能会有人从中作梗,但凡营造、河道出问题,他们都会将责任推给你,是你让他们学习这气力学,以至于他们顾不得政务。”
王毛仲闻言,不禁冷汗直流。
这是绝对有可能出现的,到底他在六部中没什么人,最多也就是与兵部的一些官员熟悉,他最初也是想去兵部。
下面都不是你的人,你一个人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一旦出问题,锅都能甩给你。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王毛仲双手一摊,“可如何是好?”
他出任工部尚书,就是凭借这气力学,要是不利用这学问,他这工部尚书也当不了多久。
李隆基只是微微笑道:“毛仲啊,区区小问题,焉能难得到你。”
这话的意思就是,我还是支持你的。王毛仲当即精神一怔,抱拳道:“承蒙三郎看得起毛仲,毛仲也绝不会令三郎失望的。”
对于他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皇帝的支持。
李隆基笑着点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