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寒素之路,陈太丘与友期(2/2)
<div style=“display: flex; justify-content: center; gap: 30px; align-items: flex-start;“>
<div id=“pf-15812-1-pc“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div id=“ad-second-slot-pc“>
“噢!我等只是南下的商贾,从冀州前来卖货。”
听到这句说辞,陈氏管事看了看那些武装门徒,明显并不相信。他迟疑了会,还是回答道。
“今日是重要的踏春文会,前来的除了东主陈氏子弟外,还有颍阴荀氏、襄城李氏、长社钟氏、舞阳韩氏、阳城杜氏.以及一些听闻陈公名望,前来的寒素子弟。至于这些才俊的名字,没有主家的允许,请恕某不能回答!”
“襄城李氏,党人名士李膺之后?阳城杜氏,党人名士杜密之后?嗯”
大贤良师张角捋了捋胡须,对这陈太公文会的背景,有了些猜测。他既然选择了低调,就也不上前,只是笑着道。
“恰逢文事,也是难得!我等就在这里歇歇脚,听一听陈公的教化,也不上前打扰。如何?”
“这君请自便!”
陈氏管事犹豫良久,看了看文会正酣、不能打扰的场景,又看了看这似乎不俗的老者,只得道。
“还请不要上前,为难小人!”
“嗯。”
大贤良师点点头,就带着高道奴和张承负,一边坐在田埂上休息,一边望着远处席上的士人。很快,陈太公讲了会课后,就有一位年轻的士人站了出来,对周围的士子们行礼。他似乎也遥遥看了眼这边歇息的太平道门徒,但很快就收回了目光,走到了放置着古琴的案几前。
“叮当咚咚!”
隐约的琴声传来,是一种非常悠长的古韵。而很快,其余的士人就引吭高歌,和着琴声唱到。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当初先民生下来,是因姜嫄能产子。如何生下先民来?祷告神灵祭天帝,祈求生子免无嗣。踩着天帝拇趾印,神灵佑护总吉利。胎儿时动时静止,一朝生下勤养育,孩子就是周后稷!”
张承负侧耳听了片刻,似乎唱的是《诗经·大雅》?而大贤良师张角看出了他的疑惑,笑着道。
“这是奏《清商》、《韶濩》之音,诵《大雅·生民》以应之。陈太丘这讲的一定是《诗》,他也擅长此间学问,得过真传。而引《诗》以咏‘生民之本’,正和着这春日桃的生机气象。至于讲解‘后稷’这一章,既有赞颂春日生机、田间耕种之意,也有颂古之贤人,来寄予年轻子弟以厚望。嗯,在这种聚会中讲‘后稷’.是了,应是要为这个抚琴的年轻子弟扬名!”
“扬名?”
“嗯,扬名。当今大汉天下,士人若不走向宦官买官路子,就得靠名声来举孝廉、受察举。年轻的士人只有扬了名,才能做官,才能做美官好职。而士人受尊者点评,以名望当官,才是天下士人的正途。要当大官,就必须在年轻时扬名才行啊!”
大贤良师神色平静,笑着捋了捋短髯。对于前面士族子弟聚会的情形,他其实见过很多。这种踏青的聚会,确实有效仿孔丘先师,让师长讲学教导的目的。但如此正式重要的文会,又有让年轻士人展现才学,由尊者点评,替年轻士子在众人中扬名的作用。而这后面一项,关系到仕途,其实才是一众士子急切赶来,把场面弄得如此隆重的根由!
“老师,士子扬名,只靠这种聚会,靠尊者的点评,靠三言两语吗?而扬名又和得官绑在一起,那岂不是朝廷选官的标准,就看点评人说得几句话?可这种点评,不就是大族间的互相吹捧吗?你点评我家子弟,我点评你家子弟,到后来尽数是人情关系,评出的都是世家子弟”
张承负皱眉发问,大贤良师张角惊异地看了这小弟子一眼,笑着道。
“不错!你看的倒是明白。这文会的点评扬名,到后来看得都是关系。不过,世家大族的子弟,有家学传承。大汉选官,《礼》、《易》、《春秋》、《尚书》、《诗》.每一门的精要,都在大族中独传。普通寒素的士人,哪怕再是勤勉,再是庶务精熟,也难有接触这些世家大族家传学问的机会。而以这些世家传承的‘学问’为评判标准,尽数评出世家子弟来,也是理所应当!”
“实际上,从小经受的教育不同、家族底蕴不同、传承的眼界不同,世家大族的子弟,确实往往比普通的寒门士人,要强上许多!而普通的寒门子弟,哪怕侥幸能够为吏,也一辈子都是小吏的命。选官一途,是奔着千石、两千石去的,本就与绝多大数寒门士人无关。只有极为少数的寒士,才能越过这道吏与官的上下壁障.”
“像是前面的陈公陈太丘,他可是从亭长做起,求学苦读、勤于吏务,数年才得赏识,成为功曹小吏。而后,中常侍侯览要让郡太守高伦,安排一个亲信的职务。郡太守高伦顾忌清名,又忌惮中常侍的权势,处于两难之中。而陈太丘就抱着举荐宦官亲信的荐书,去找太守高伦,替太守背下了举荐宦族的恶名直到做了此事,他才算是得了太守信重,能从吏往上,当了太丘令,也有了陈太丘的名号.”
“至于再往后,‘梁上君子’、‘与友期行’、‘先见之明’、‘太守髡陈寔’、‘天上德星聚’.这位陈公陈太丘,可是极其通晓扬名的术势,是此道出类拔萃的人物!一介寒素,能走到名满天下的地步,亲手把许县陈氏变成顶级的世家大族.这位陈公所言所行,几乎是踩准了每一步,才能把这条寒素之路,走到最顶级的终点啊!.”
“承负,以你的天资,若是挂上个寒门子弟的名头,投入这位陈太丘门下,和他走一样的寒素之路那么走上六十年,踩准每一步,大概也有可能有和陈太丘一样,能走到名满天下,建立一个张姓的世家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