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事了,赐婚(1/2)
第112章 事了,赐婚
郑良琦并没有挣扎多久,他很清楚,当太子说出这番话的时候,自己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
只有一条道走到黑。
所以很快他就长叹一声,说道:“是啊,真是天妒英才。”
朱标露出满意的微笑,说道:“表弟身体虚弱,还要辛苦郑院使好生治疗。”
郑良琦点点头,长叹一声道:
“不知道徐国公能不能接受这个噩耗。”
这其实是试探,你到底是真的想让马钰生病,还是只让他装病。
朱标说道:“此事我会亲自与他说的,相信他能撑过来的。”
郑良琦松了口气,这就是装病,那就好,那就好。
真让他害人,还是太违背良心了,也违背医德。
既然已经决定要上船,他的思维方式也开始转变,思考着如何将此事做的天衣无缝。
“殿下,只有我一个人恐怕看的不准。”
“不如找几位同僚一起为徐国公诊治,如此方可确保万无一失。”
朱标眉头微皱,说道:“他们……不会误诊吧?”
郑良琦肯定的道:“不会,徐国公确实伤了肾脏,只要不是庸医都能看得出来。”
“只是能否恢复,又能恢复到何种程度,就不好说了。”
“只有通过长期观察,才能做出大致的判断。”
言外之意就是,马钰的病一直是我专人负责的,也只有我一个人知道发展情况。
到时候我稍加引导,那些同僚自然会说出我们想要的诊断。
朱标思索片刻才颔首道:“如此,就麻烦郑院使了。”
郑良琦想了想,又说道:“我最近新研究了一个方子,给徐国公服用两天看看情况。”
“到时候有助于诊断其病情。”
朱标问道:“不会伤到他的身体吧?”
郑良琦说道:“是一个老方子,我也是刚想起的,就算没效果也不会伤身体。”
朱标点头道:“那就这般去办吧。”
说话间就已经来到了马府。
马钰正在给郗俊才、邓博通等人讲算学课。
这些人本身就是算学高手,并不缺经验,缺的只是更先进的计算方式。
所以马钰也没有从基础教起,而是直接教计算方式。
现在正在教的是函数、极限、导数、积分等概念,为接下来学习微积分做准备。
等微积分学会了,就是空间解析几何、线性代数、级数等等。
教到这一步,就算是毕业了。
别问为啥不继续往下教了,因为上辈子他也就学到了这里,再高深的他也没学过。
郗俊才等人也不愧是这个时代的算学大师,确实天赋异禀。
上辈子马钰用了十年(初高大学)才学完的东西,他们只用了几个月就已经开始接触微积分了。
剩下的那些,最多半年就差不多了。
关键是,自己每周才给他们上一天课,这天赋着实恐怖。
教这样的学生,成就感和失落感并存。
成就感在于,自己这老师当的好啊,培养出这么多好学生。
失落感在于,天赋太高了啥都一教就会,让他准备的很多教学方法都无用武之地。
关键自己十年才学会的东西,人家一年就学走了,太打击人了。
不过在郗俊才等人心目中,又是另外一种观感。
算学新世界大门,打开了。
马老师学究天人啊,竟然掌握如此多高明的算法。
颇有一种高山仰止之感。
即便是现代,师生关系都算是一种比较牢固的社交关系了,更何况是重视纲常的古代。
这些人可是马钰正儿八经的学生。
即便没有举行拜师仪式,人家将算学知识倾囊相授,师徒名分也算是定下了。
有了这层关系,国子监算学科那都是他的徒子徒孙。
约等于全国的算学门人,都是他的晚辈。
更何况马钰透露出来的一些变革想法,也会强化算学的重要性。
于公于私,这些人都将会是他最大的支持者。
当然,也只是理论上如此,具体如何还要看事情如何发展。
不过总的来说,有了个不错的基础。
第二节课刚上了一半,就听到朱标到来的消息。
他就带着众人出去迎接。
一番寒暄后,郗俊才等人就去了偏院等候。
马钰则和朱标、郑良琦来到客厅。
接着郑良琦就为他做了一番检查,表示情况还不错。
并且还表示,最近又找到一个方子,可以试一试。
马钰起初也没有多想,连忙道谢。
看病结束,郑良琦起身告退。
朱标则借口透透气,邀请马钰去园交谈。
马钰自然没有什么意见,就准备和他一起过去。
哪知朱标却坚持让他坐轮椅:“你身体虚弱,还是不要走动太多,我推着你就好。”
马钰正想拒绝,就见朱标给他使了个眼色。
虽然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但他还是老实的坐上轮椅,被朱标推着去往园。
路上,朱标边走边笑道:“表弟总是能给我惊喜啊。”
马钰疑惑的道:“不知表哥所说的惊喜是什么?”
朱标笑道:“兵书啊,我爹和我都被惊住了。”
说到这里,他抽出一只手拍了拍马钰的肩膀。
在拍的过程中,手还不轻不重的抓了一下。
马钰自然察觉到了,心中不禁一突。
朱元璋都震惊了?
坏了。
马钰脑海里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一个名字,陶凯。
这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字,但仔细研究过明初历史的都知道,这个人非常关键。
因为他是一个懂治国的人才。
洪武元年被征召出仕,先是和刘伯温一起编写元史,然后带队编写《大明集礼》。
洪武三年就从白身做到了礼部尚书。
之后又制军礼,定科举式,编写《会要》。
又收集历代藩王事迹编成《昭鉴》,以规范藩王行为。
可以说,明朝的礼法制度建立,此人居功至伟。
……
朱元璋突出一个拔x无情,需要别人的时候,那叫一个礼贤下士。
等到基本礼法制度框架制定的差不多了,就开始忌惮别人的才华。
各种敲打打压。
最后陶凯为了保全家人,选择投河自尽。
连陶凯那样的都容不下,自己表现的样样精通,朱元璋恐怕不是震惊那么简单了。
马钰非常无奈,内心一万个吐槽。
朱元璋时代,真踏马处处都是坑啊。
没才能的,都给我家当佃户去。
有才不为我所用的,得防着,最好消灭了。
有才又愿意为我所用的,得防着会不会造反。
才能太高的更得防着,最好用完就弄死。
真踏马绝了。
那么朱标今天来这里是有什么目的?提醒我被忌惮了?
就在这时,他们推着轮椅走到一处较为空旷的地方,朱标压低声音迅速说道:
“绝食后遗症,委屈表弟了。”
说完之后,他又恢复了正常语调说道:
“为了教学生就编写一本兵书,若非亲眼所见我都不敢相信,将来必为一代佳话啊。”
马钰谦虚的道:“表哥说笑了,不过是随笔乱写的罢了,可算不上兵书。”
心中则快速思考,很快就明白了朱标的打算。
绝食后遗症,身体虚弱无比,甚至影响到了寿命……
这样的人,是没能力造反的。
就算有反心,也不会有人跟随。
再加上马皇后、朱标、朱樉在一旁保护,还有常遇春、常妃在那站着。
基本可以保障安全方面的问题。
想到这里,马钰已经明白了他的计划,也知道今日为何他会和郑良琦一起过来了。
心中非常感动。
这声表哥没有白叫啊。
就凭今日之事,我说什么都得保住你的老婆孩子,就连你的命也会尽力保住的。
说到做到。
至于能不能瞒得住朱元璋……
他也是人,不可能全知全能。
否则也不会有空印案和郭桓案之类的事情发生了。
更何况,这次出手的是朱标,一个他绝对不会怀疑的人。
而且朱樉也能插手一部分锦衣卫的事务。
想要瞒住他,并不困难。
当然,主要是他压根就不会怀疑朱标,这才是最根本的。
在此事上达成默契之后,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兵书,就将话题转到了经济话题上。
马钰给他讲了一些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一直到中午,在这里用过饭之后朱标才回宫。
下午马钰继续给郗俊才等人上课。
接下来两天,马钰依然按部就班的生活,并且每天服用郑良琦开的新药方。
直到第三天,他开始身体开始出现异常。
先是食欲不振,接着睡眠也开始出问题,脸色肉眼可见的变差。
一开始大家还没放在心里,可是第五天他开始呕吐。
吃什么就吐什么。
这下大家终于意识到情况不对,连忙派人去宫里请御医。
消息先是传到了马皇后这里,她自然是大惊失色,连忙让人去将郑良琦找来。
正在太医院看书的郑良琦,听到消息后先是惊讶,然后脸色大变。
这次他没有自己去,而是喊了两名同僚一起过去。
“徐国公的情况……可能之前我出现了误诊……”
“总之,二位随我一起过去看看吧。”
这其实是太医院出诊的常规流程,一般都是三个人会诊。
大家先是各自做检查,然后一起交流,能更准确的判断病情。
当然,这么做也可以防范某一个人被收买,起了歹心。
只是马钰毕竟不是宫里的人,没必要严格遵守这个规矩,所以平日里都是郑良琦一人去给他治疗。
但现在出了问题,情况就不一样了。
此时他让另外两名御医一起去,也是符合流程的。
那两名御医自然也没办法拒绝,就带着药箱一起去了坤宁宫。
马皇后早就收拾好,等他们到达,立即出宫去了马府。
朱元璋自然也是第一时间就知道了消息,连忙派人继续打探。
一旁的朱标满脸担忧之色,道:
“爹,还是我亲自过去看看吧。”
朱元璋想了想,点头道:“也好,顺便看着点你娘,别让她太难过。”
朱标应了一声,就急匆匆的离开。
看着他消失的背影,朱元璋满脸的无奈。
马钰绝食之前,不论是马皇后还是朱标,都没有对他表现出特别的偏爱。
但绝食之后一切都变了。
马皇后内心愧疚,对他异常的关怀。
朱标对这个表弟,也开始给予了更多关注。
至于老二朱樉就更别提了。
现在他都怀疑,若是自己真的要将马钰给怎么着了,他都能和自己断绝父子关系。
这也是他最头疼的地方。
<div style=“display: flex; justify-content: center; gap: 30px; align-items: flex-start;“>
<div id=“pf-15812-1-pc“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div id=“ad-second-slot-pc“>
马钰的才能对治国有大用,可他太有才华了,就会变成双刃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