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标哥出手(1/2)
第111章 标哥出手
“你说他为了教常茂学习兵法,自己编了一部兵书?”
看着眼前的一沓纸,朱元璋诧异的问道。
即便‘兵书’已经摆在面前,他依然不敢相信,以为自己听到了笑话。
你把兵书当什么了,想写就能写的吗?
他知道马钰懂兵法,否则也不可能想出占据辽东和西域,形成钳形攻势控遏草原的计划。
可懂和写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还什么为了教学生,特意编写了一部兵书。
你怎么不说他对成仙感兴趣,所以编写了一部成仙之法啊。
朱标也同样不信,若有所思的说道:
“常茂确实有些愚钝,表弟为了帮助他理解兵书内容,就挑选了历史上发生的著名战争举例。”
“可能他们产生了误会吧。”
朱元璋不禁点头,此事他也听说了,也同样以为锦衣卫密探搞错了。
下方的锦衣卫指挥使杜振锐恭敬的回道:
“最初卑职也以为是下面的人误会了。”
“但他们回复说,徐国公将之前讲课用的例子,整理成了书册。”
“卑职出于谨慎,就命他们抄录了一份回来,查看之后发现此书确实不简单。”
“但又不敢断定是不是兵书,只得呈禀陛下,请陛下御览定夺。”
听到他如此说,朱元璋的脸色也渐渐凝重起来。
杜振锐虽然不是什么统兵大将,但也是战火里厮杀出来的。
况且能当上锦衣卫指挥使,又怎么可能完全不懂兵法。
他如此说,显然这书不简单。
难道马钰真的弄出了一部兵书?
想到马钰一直以来的神奇表现,他也有些不敢确定了。
当即就拿起那几页纸翻看起来。
越看表情就越凝重。
经典战役,细致的分析。
如果仅仅如此,还不能说是兵书,毕竟类似的分析其实挺多的。
很多将领也会留下笔记。
但这些心得笔记不成体系,并不能算是兵书。
关键马钰将所有文章都串联了起来,形成了体系。
这部书目前总共有十四章,每一章都是一个计谋。
马钰又将其分为了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等六个部分。
每一部分都有总纲,阐述其要旨。
每一个计谋,都是对总纲的细分和阐述。
而且每一部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内在的联系。
很多计谋可以融合使用。
这已经不是心得随笔了,分明就是一部兵书。
他的脸色更加凝重了。
朱标也察觉到父亲的态度变化,试探的说道:
“爹,这书……”
朱元璋没有说话,只是将手中的一沓纸递给他。
朱标连忙接过翻看,也是越看越心惊。
这……
表弟竟然真的编写了一部兵书!!!
关键,为了教徒弟就编写了一部兵书,这说出去谁敢信?
表弟啊表弟,你为什么要这么有才啊。
朱标终于明白父亲的表情为何变化这么大了。
有才不是缺点,可才能超过一定程度,就会让人忌惮啊。
他太清楚自家父亲的脾气了,对自己家人那是无原则的相信。
可对外姓人,突出一个多疑。
表弟太全能了,引起了他的忌惮。
想到这里,朱标就忍不住头疼。
绝食事件才过去不久,大家的关系好不容易缓和了,国公也封了,突然又出了这事儿。
就不能过几天安生日子吗。
这时朱元璋问道:“如何?”
朱标只能装作若无其事的夸赞道:
“表弟真乃大才也,此事若传出去,必为佳话。”
朱元璋瞅了他一眼,并未发现异常,所以只是轻哼了一声不置可否。
然后对杜振锐说道:“此事咱知道了,不用大惊小怪。”
“对了,这书看起来还未编写完成,以后再有新篇章,及时拿来给咱。”
杜振锐可不敢乱说话,毕竟事关皇后的从侄,他只要恪守本分即可:
“遵命,卑职这就传令给密探,让他们留意此书。”
之后他就告退离开。
朱元璋也没有再说什么,继续批改奏疏,顺便教导朱标如何处理政务。
朱标的心情却更加沉重,不提说明这事儿他搁心里了,这才是大问题啊。
不行,必须得想个办法化解这个问题。
一直到下午,父子俩才处理完公务。
朱元璋去大善殿读书,朱标想了想就起身去坤宁宫,准备找马皇后商量一下此事。
但走到一半又停了下来。
母亲处在深宫,能做的事情也有限。
而且这会儿自己去找母亲,岂不是明摆着告诉父亲,自己什么都知道了。
到时候很多手段,反而不好使了。
还是先不要告诉母亲,如果我实在找不到法子,再去找她商量。
这样想着,他又折回了东宫。
路上他一直在思考,到底有什么法子可以化解这个问题。
哎,表弟啊表弟,你为什么这么有才华啊。
一路苦思却始终没有良法,正头疼的时候,迎面撞见了一书吏。
那书吏连忙行礼:“参见殿下。”
朱标笑道:“弘毅啊,下差了?”
这书吏他自然认识,正是太医院院使郑良琦的长孙郑弘毅。
说来也好笑,作为郑家的长房长孙竟然没有继承祖业,而是弃医从文。
只是他读书方面的天赋一般,并未读出什么名堂。
因为郑良琦救治绝食的马钰有功,再加上后续马钰的身体还需要他调理。
所以朱标就将郑弘毅招入东宫,当了一名书吏。
以此来收买郑良琦,让他好好给马钰治病。
这一招确实很好使,郑良琦非常的用心,还找很多医家圣手讨论。
这半年来,马钰的身体在他的调理下,恢复的相当不错。
虽然还是很虚弱,走远路得坐轮椅……
等等,轮椅?
朱标心中一动,顿时冒出一个念头。
如果表弟身体不好,走长路都需要借助轮椅的那种程度,所有问题不都解决了吗?
越想他就越兴奋。
看向郑弘毅的目光也就愈发的和善:
“弘毅啊,在东宫待的可还顺心?没人为难你吧?”
郑弘毅哪受过这样的待遇,感动的都快哭出来了:
“回殿下,没有人为难臣,这里一切都很好,臣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朱标笑眯眯的道:“那就好,司经局正好缺一名正字,就由你来担任吧。”
郑弘毅惊喜的道:“啊?这……谢殿下,殿下洪恩臣……”
朱标摆摆手说道:“好好干,天色已经不早,先回去吧。”
“明日再找我拿手谕,去吏部报备。”
郑弘毅深吸口气,躬身道:“是,殿下。”
直到朱标走出老远,他才起身。
然后一路小跑回到家中:“爷爷,爷爷……”
<div style=“display: flex; justify-content: center; gap: 30px; align-items: flex-start;“>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