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挖人;风向(1/2)
第474章 挖人;风向
当卖农场的想法出现在脑海里时,区景泰不禁扪心自问,情况已经这么严重了么?
他承认他此刻慌了,就连前几次被退货时,他都没这么慌乱过。
可想而知靠谱鲜生给了他多大的压力。
如果大家都被退货,都不能出口日本,他其实没什么好担心的。
但偏偏有例外啊,靠谱鲜生还在往日本出口叶菜,而且其经营的蔬菜种类几乎和区泰记完全重合。
区泰记的客户做熟了进口业务,面临阻碍时第一时间肯定会想着突破阻碍,肯定都会陆续注意到靠谱鲜生的存在。
或许已经注意到了。
区泰记已经有客户被抢走。
长此以往,区泰记花了几年时间才开拓出的成熟市场都可能为靠谱鲜生做了嫁衣。
区景泰确实慌了。
他从包里摸出烟,有些哆嗦的点上,尽力的让自己冷静下来思考。
出售农场肯定是最后一步,轻易不会这么做,现在也还没有到绝境,香江市场还能挺一挺,宝岛也有部分市场。
他的目光放在了内地,早知道…早知道就早点重视内地市场了。
对菜心、芥兰等蔬菜来说,珠三角或者说广东才是潜在的最大的消费市场。
现在入场虽说不晚,却解不了燃眉之急,深城、东莞、从化、番禺…一共接近5000亩地的菜场。
这一两年太相信出口市场,扩张太急切了。
这时,区泰记的销售经理高宇说道:“区总,我们…要不要调查一下靠谱鲜生是如何通过日本方面的检疫的。”
“还能怎么,他们达标了。”
“万一不是呢?”
区景泰眼里有了些神采,“你说得对,不排除这个可能。”
想了想,区景泰又说:“我马上亲自去日本,走访客户,调查市场情况,高宇,菜栏这边你盯一下。”
“好。”
区景泰一直很重视日本市场,他这两年有意让儿子学习日语,就是为了将来去日本留学,熟悉了解当地的蔬菜消费习惯、经营模式,为日后接手区泰记做准备。
可还没等到儿子读大学的年龄,已经开发的客户可能就要离他而去。
他不甘心。
到了东京后,区景泰在一家餐厅里约见了以往合作最紧密的日本进口商人东野俊,其与区景泰在蔬菜进出口上合作多年。
然而,东野俊给区景泰的感觉也同样变得生疏冷淡了。
“区总,我也很难搞。”
“因为【食品卫生法】的规定,我们进口商要花费巨资接受命令检查和实施自主检查,而且由于通关时间延长,蔬菜滞留港口的费用大大增加。
其次,由于蔬菜保鲜期短,而批批检查导致进口通关放慢,致使菜质下降,同时,检验费也从原来每批次5万日元抬升至80万日元,高额费用迫使我们不得不陆续取消对华订单。”
区景泰听明白了,对方的处境也并不轻松。
他试探着问:“我听说还有个别中国企业能保持着对日出口,他们是如何运作的?”
“硬指标过关。”东野俊沉吟道:“如果你也能自行完成各种指标检测,并在通关抽检时次次全部合格,你也能有此待遇。”
“他们真的能达标么?”
“真能,现在做叶菜进口的企业基本都知道有一家中国企业能通关。”
东野俊摊了摊手,“因为这个指标别说你们,就是日本的农民也远远做不到,这个政策就是为了针对菠菜进口的,只是波及范围有点大,现在国内反对的声音也很大。”
区景泰又问:“这个限制有没有可能取消或者调整?”
“这是可以肯定的,因为它不仅影响到了中国叶菜出口,也影响到了欧洲和美国的出口,只是这个时间很难说得清楚。”
东野俊举起了手中的酒杯,又道:“我只能祝你好运。”
很多时候,日本并不是一个主权国家,它的政策多变,在农产品上面对国内的竞争时,更是反复横跳。
区景泰知道还有机会,但不确定什么时候迎来改变。
他又用了一天时间,走访了不同的客户和市场,得到的回复大同小异。
在这些客户里,已经有好几个在与靠谱鲜生合作,区景泰很轻松就看了出来。
其他客户都垂头丧脸,就你们几个一脸兴奋,对靠谱鲜生还颇为熟悉,
想猜不出来都难。
这也正是麻烦的地方,客户没有遮掩的意思,很可能已经有和靠谱鲜生长久合作的打算,也意味着区泰记想再恢复合作就很难了。
毕竟靠谱鲜生能全方位的取代区泰记。
区景泰离开了日本,回了香江,又去了番禺东升农场,他估计下次再去日本,可能很多事情都得回到五六年前那样,一切从头再来。
更糟糕的是眼下的局面要如何卖菜?
除了卷入内地市场进行惨烈厮杀,他也已经无路可走,不,还有一条路,卖农场。
卖给谁呢?
区景泰又一次站在了东升农场和江心菜场的分界线上,对面菜场仿佛打仗一样忙得飞起,他看到一名臀部浑圆的健壮妇女一边小跑着,一边嘶吼着,像是在催促同伴~
还有运输菜的三轮车轰鸣着行驶在菜场的道路上。
不得不说,这个菜场很好,是他理想中的样子,但偏偏这个场不是他的。
更让他糟心的是身后的东升农场差太远了,偷师偷了个一团糟。
区景泰有些许破防。
但如果到了不得不出售的地步,他希望东升农场能变成江心菜场的样子。
一天后的夜晚,区泰记的菜也源源不断的杀入了花城和深城的批发市场。
…
烟台,莱阳。
记者何佳佳个子很高,经过登记后,迈着一双大长腿踏入了厂区。
这是一家蔬菜加工厂,主营业务之一是速冻菠菜。
办公室主任刘宏顺迎了出来,“何记者,你好,欢迎光临,请到办公室坐着喝茶。”
何佳佳招呼道:“刘主任,多有打扰,喝茶就不必了,我就几个问题,问了就走。”
此时跟在身后的摄像师已经在拍摄了,刘主任也只好微笑着同意,记者可不好得罪。
何佳佳问道:“刘主任,听闻贵厂菠菜因农药残留问题出口日本屡遭退货,确有其事么?”
“呃……”刘宏顺脸色变了,“我们生产的菠菜总体质量上是安全的,是日方刻意制定了严苛的农残限量标准~”
没等他说完,何佳佳就打断道:“也就是说被退货也是真实发生的。”
刘宏顺又做了解释,何佳佳也听完了,但说的几个问题只问了一两个就告辞走了。
随即何佳佳又去其它几个工厂,这些工厂都是龙大集团的合作厂家,最终会通过龙大集团的渠道完成对日出口。
只是最近半个月,菠菜出口屡次被退货,注意到此事的何佳佳便计划以此写一篇报道。
她也没有刻意夸大,只是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如实写了出来。
…
花城,江南市场又一次被夜幕笼罩,市场里人声鼎沸,来往的人络绎不绝,陈家志耳旁时不时就会传来激烈的砍价声。
“菜心18元/件。”
“给你15卖不卖?”
“这个价格卖不了啊,老板。”
“卖不了就算了。”
随即问价的人转身就走,时而还会有档口老板又把客户拉回来降价出售。
从进入市场大门后,陈家志没有绕圈子,径直往63号档口走去,只是这一路走来就看到不下四五次类似的场景。
可想而知现在的市场有多惨烈,但63号档还算岁月静好。
由于出口日本分担了大部分出货量,档口的销售压力很小,而且本身也不愁卖。
像如今市场行情差,很多叶菜档口都走不动货,本来今天的市价可能是20元/件,但卖到最后可能15、12甚至10元/件就处理了。
而63号档不会,只要不偏离市场价格,永远会有一批客户固定拿货。
这就是长期稳定的好处。
现在绝大部分档口都做不到一点,做得好一点的档口可能能保持有长期有菜心、芥兰等固定品类的菜,但品质起伏不定,今天好,明天差,或者是这个月好,下个月差,客户流动性较大。
还有的档口做得就更差了,最基础的菜心都不能保持每天有货,就更别提客户稳定性了。
相比之下,63号档虽然看着静悄悄的,档口卖菜的人员也换了几个,除了搬货卸货,交流的声音也很少,但卖起菜来却是妥妥的降维打击。
一晚上能稳稳按市价标准把所有菜提前卖完。
陈家志只抽检了几箱蔬菜质量,再查阅了近两日的客户名单,菜没变,客户没变,这就是最好的答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