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菜要怎么卖,还是卖农场?(1/2)
第473章 菜要怎么卖,还是卖农场?
傍晚,阳光不再刺眼,陈家志穿着短袖短裤,脚踩拖鞋,独自一人骑着自行车在江心菜场游荡,那感觉就像是社会闲散人员。
“多了很多新面孔,从江心菜场走出了太多熟练工了~”
路过一块地时,陈家志停了下来,单脚驻在地上,打量着前方正在收菜心的一名名收菜工。
各个动作麻利,戴在大拇指上的‘铁指甲’收割着一根根菜心。
他还注意到有的女工用上了黄色的橡皮筋辅助收菜,这样有助于塑形,能让新人更快上手,也能让老手排菜更加美观。
虽然只有两三年时间,但江心菜场已经是个有底蕴的菜场。
骑过一块块菜畦,到了育苗棚,每个棚盖的不是薄膜,而是换上了防虫网。
不同于最初在东乡菜场时的进口产品,这是国产的,菜场在使用过程中也一直和厂家保持着联系。
如何改进、如何更好的防虫、选择多大的目数……目的都是为了减少农药的使用。
过了育苗棚,又往前骑了一段距离,陈家志看到了东升农场,站在边缘,前方就是略微有些琳琅满目的菜地。
对一个专业菜场来说,用琳琅满目来形容不是褒义词。
简而言之,太杂乱了。
又是叶菜,又是茄果,又是瓜豆,东升农场偷师那么久,结果就学了这?
虽然东升的苗子是从江心菜场买的,陈家志还是要说东升的管理水平不太行啊!
在分界线上,陈家志又选择了往南骑,沿着河流又回到了菜场办公区。
这里的建筑更多了。
扩建了的泡沫箱厂、冷库、农残检测中心、工人食堂、宿舍和办公楼,一座又一座建筑,靠谱鲜生在这里留下了太多痕迹。
想到还有三年的合同,陈家志自语道:“要不还是不搬了,不然也不知道给谁做了嫁衣。”
土壤、水源、设施…每一样都费了诸多心思,也为公司培养了诸多管理人员和熟练工人。
想想还真有点难以割舍。
天黑了,工人们还在进行收尾,一边入库,一边出库,陈家志像个普通工人一样帮着搬运。
等冷库前的大货车装满出发后,他也和小组长等管理人员一样坐在宿舍前的台阶上,听着各自说着今日的工作,明天的安排,还有技术员普及了一些理论知识,旁边还有来旁观学习的菜工……
这种夜谈是老传统了,江心菜场一直在坚持和改进,一天天一年年累积下来,培养的人才越来越多,从这里输出的力量成了靠谱鲜生新建场的发动机,甚至连几层台阶都变得越发有光泽。
第二天、第三天……分配给江心菜场的订单稳定了下来,菜场也越发忙碌,从清晨天还没亮,到夜里戴着头灯收尾。
然而,无论怎么忙,晚上的总结和技术经验交流却是始终没断过。
在江心菜场呆了三天,陈家志已然有了决定,留下这里。
这里不仅是菜场,也会是靠谱鲜生的黄埔军校。
…
江心菜场很忙,合利农场也很忙,每天只是收菜、播种都要占据很多精力,更何况还有浇水、植保、除草、移栽、间苗、翻耕、耙地等等工序。
这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生产也从来不容易。
在陈家志的认知里,后世的市场都比较稳定了,菜心、芥兰等粤菜也只有广东一个主市场,其余的都是细枝末叶。
在市场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拼的就是生产管理,有稳定的供应,有品质稳定的菜,你就能拿捏住市场,买家也不会轻易换货源。
而现在竞争者们逐渐认识到了这一点,但认知很浅。
从玉、区泰记、合兴、永隆等等蔬菜企业都是如此,可能在他们看来,只要种植面积够大,那我就能菜多,菜多就能长期有菜。
事实却不是这样,面积很重要,但生产管理更重要,决定一个菜场管理水平的永远都是人。
这是陈家志的优势。
在他的影响和指点下,易定干、郭满仓、李明坤的才能被提前激发,同时还发掘了敖德海、敖德良、戚永锋、伍勇、魏良才、胡春梅、黄山等生产管理型人才。
如今,再又历经了大半年的磨砺后,市场机会再次降临。
这一次,靠谱鲜生在生产端也爆发了前有未有的力量。
从十月初开始,一车又一车菜从菜场发往港口,一亩又一亩种子陆续播下。
陈家志从江心菜场到了彭村基地,经过两三个月的休耕后,鸡心芥也再度上市。
鸡心芥出口没有市场,但它在花城、深城、港澳、珠海等地都很畅销,为档口和配送注入了活力。
陈家志的脚步没有停歇,从彭村离开后,他回了花城,又再去了沪市,呆了两天后,又到了深城,回花城的途中又去了合利农场。
几个菜场都只有一个旋律,收菜,播种,收菜,播种……
他们不知道这次机会能持续多久,只是开足了马力搞生产。
繁荣、合利、江心三大基地茬口期的衔接都异常紧密,没有一亩土地空着,没有一天时间浪费。
另外,浦东新区宣桥菜场、mh区浦江菜场也都在抢时间建场。
对日叶菜出口的增长也很迅速,毕竟这是一个拥有上亿人口的狭小岛国,经济发达,市场广阔。
靠谱鲜生甚至都不用太刻意宣传,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客户上门求购叶菜。
房少华挑挑拣拣,婉拒了很多人,但客户名单仍在日益增厚。
这些客户里,有进口企业,有大批发商,也有连锁的百货超市~
甚至还有来自韩国的企业。
行程匆匆,兜兜转转,陈家志在这天临近中午时又回了花城,坐在车上,看着靠谱鲜生的两层办公楼,他越看越觉得小气了。
“也不知道这次有没有机会换一个~”
车在门口停下后,楼上就探出了几个脑袋。
“老板回来了。”
“老板辛苦了。”
“老板,什么时候聚餐啊?”
“我们想吃海鲜大餐。”
临近中午,也忙得差不多了,因公司业务增长而感到兴奋的众人纷纷起哄。
陈家志下车后冲楼上挥了挥手,“等忙完就请你们吃大餐。”
“啊,那得忙到什么时候去了,我还希望公司一直忙呢~”
“不是不可能哦,感觉也没过多久。”
其实对日出口开始增长也过去了十几天时间,但忙起来后时间就会过得很快。
才准备上楼,就见李秀从楼上走了下来。
陈家志笑道:“秀,还好吧?”
李秀也回之一笑,“群众的呼声你应该都听到了。”
陈家志又说:“辛苦了。”
“哪能有你辛苦,全公司的人都说你辛苦,每个档口每家店,还有每一亩土地你都会亲自去看。”
李秀从陈家志手里接过了保温杯,又想去提双肩包,陈家志拒绝了,和她并排向上走去。
“这十几天,办公室里的人每天都在讨论你又到哪了。”
“是么?”陈家志打趣道:“这么有闲心,看来工作还没有饱和。”
“哪有,也都累得不轻。”
“嗯~”
陈家志仍然没有单独的办公室,他习惯性的坐在了陈正旭的工位上,桌上的文件被一盒竹叶青茶叶压着。
“知道我今天要回来,应该是送我的了,秀啊,晚点记得提醒我带回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