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出口订单来了(1/2)
第472章 出口订单来了
有些凌乱的办公室里,区景泰站在办公桌旁,手里拿着从日本发来的传真文件。
“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日本人这是故意挑刺啊!”
“区总,客户说修订【食品卫生法】的目的是限制山东菠菜,其它叶菜只是被连累了,我们能不能活动一下?”
“你去找日本厚生省?”区泰记叹道:“没用的,既然出了规定,就只能按规定来。”
他在原地挪动两步,又说:“给我联系李继勇他们几个,尽快把氯氰菊酯类残留给压下去。”
很快,办公室里就响起了电话声,区景泰一次次咆哮着。
“我最多给你一个月时间!”
“做不到?!做不到你就别干了!”
“减少叶菜的种植面积,种其它菜?可是可以,但叶菜才是我们的主打,不能放弃!”
“而且,除了叶菜,能往日本市场出口的蔬菜还有多少?”
区泰记经营日本市场至少有五六年了,这个国家的农产品市场依赖进口,但内部却很排外。
除了叶菜、根茎类等蔬菜,其它蔬菜限制都挺多,有些国内蔬菜出口还面临着禁令。
比如,日本【植物检疫法】规定禁止从中国进口黄瓜、番茄鲜菜,只能进口蘸黄瓜、番茄酱等加工品,当然,同样会有鲜菜出口,只是门槛高,量较少,更多时候还是以加工品出口。
同样的还有韩国。
目前这些也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内容。
所以,对区景泰来说,除了叶菜,留给他的也只有荷兰豆、萝卜、胡萝卜等品类不多或者不擅长种植的蔬菜。
日本也是区泰记目前最重要的海外市场,有批发,前两个月又打通了百货商超的渠道,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
如今【食品卫生法】一改,日本渠道的叶菜至少短期内废了,可农场的生产不会停下,尤其现在10月了,正是出菜高峰期。
深城、东莞、番禺、从化……区泰记这两年在内地投资了不少的菜场,本来因香江市场衰退、东南亚金融危机就导致销售压力过大,最近国家出台鼓励出口政策才又有所恢复~
然而,日本的反击也来得很犀利。
一共接近5000亩的菜场面积,这菜可怎么卖啊!
…
从玉,杨健尊瘦了,看上去有点憔悴,此时也在关注日本情况,默然无语。
同样受益于出口退税和各种补贴,从玉在东南亚的出口业务有所恢复。
其在日本也有部分业务,这两三个月增长也挺迅速。
另外,在越秀市场租的档口也渐渐有了起色。
这些都让从玉慢慢缓过来了一些。
“氯氰菊酯…”杨健尊喃喃自语,又对等着的常浩说:“靠谱鲜生受影响了么,我记得他们也有日本业务。”
常浩愣了愣,没想到董事长知道消息后会先关注靠谱鲜生的情况。
杨健尊又问:“没了解么?”
“我已经安排人去打听了,只是没那么快。”常浩说,近几个月靠谱鲜生快成了从玉的心魔,常浩自然知道上司关心什么。
“董事长,我们现在要怎么应对?”
杨健尊揉了揉脑门,道:“让生产上尽快控制住氯氰菊酯残留,日本市场方面先减少发货吧~”
遭受的挫折多了,杨健尊已经变得不悲不喜,而且,日本市场占从玉的市场比例较少。
现在从玉也是出口、供港、内地多渠道同时发展,日子不好过,但也得咬牙坚持。
…
与此同时,除了珠三角,更多往日本出口的国内叶菜都因氯氰菊酯残留问题频遭退货。
这对国内蔬菜出口基地是打击,对日本有进口需求的企业同样是打击,许多买家找不到合适的货了。
上田康夫所在的永进株式会社便是如此,其原本主要从中国进口油麦菜、小白菜、生菜、菜心等叶菜。
如今因入关检疫加强,几批货都没成功入关,让永进株式会社快要面临无菜可卖的境地。
上田康夫走在东京大田市场里,市场里仍旧很繁忙。
不过做进口叶菜生意的企业普遍都稍显冷清,转过一个路口时,上田康夫停了下来,前方一家门面的生意很火热。
青果株式会社,他记得也是做进口生意的,今年的西兰花很出众,叶菜供应也一直很稳定。
今天也又来了两柜叶菜…咦,上田康夫瞪大了眼,青果怎么还有叶菜?
他们不也从中国进口的么?
注意到青果株式会社异常的远不止上田康夫一个,很多人意识到还有中国蔬菜企业能满足【食品卫生法】修订后的要求。
…
随着‘氯氰菊酯’的影响逐渐发酵,靠谱鲜生在东京的办事处也陆续迎来了客人。
上田康夫就是最早前来的人之一,房少华听了他的介绍后,道:“抱歉,我们在大田市场已经有了合作对象。”
上田康夫急道:“先生,先别忙着拒绝,我们可以给出更有竞争力的价格,你可以先听听。”
“这不是价格的问题,我们和青果的合作很稳固。”
“油麦菜1500美元/吨!”
“只要油麦菜么?”
见对方松口,上田康夫略微放松了些,只要有得谈就好说。
“生菜我们也有需要,同样是1500美元/吨!”
房少华觉得这个价格就很有诚意,而且青果会社油麦菜一向拿得比较少,至于生菜,菜场最近以及未来货都会比较多,同样可以吃下。
“行,我们可以试着合作。”
“好!”
上田康夫激动的鞠了一躬,他几经寻找,最终在市场附近找到了这里。
从聊天中,他知道对方便是青果的上家,同时也看了其完善的检测记录和证明,明白对方是靠硬指标通过了进出口检疫部门的检疫。
也代表对方不是侥幸过关,后续的供应会十分稳定。
在眼下,这就是赚钱的机会。
为此,他不惜报出高价。
房少华只想说这样的客户最好多来点,然后就真来了,办事处几乎每天都有客人上门咨询。
无一例外,这些人都想买菜,并报出一个个有竞争力的价格。
有的房少华答应了,有的坚决拒绝,手里的客户订单也在源源不断的发回国内。
繁荣菜场。
敖德海走在菜场的一角,十余名工人正忙着采收上海青,采摘、去根、装箱,工人手脚麻利,一箱箱上海青很快装满出货。
他又走往下一个点,几名男工正将叶菜种子混合着有机肥,均匀播撒在土地上。
从9月开始,沪市高温天气就逐渐退却,进入了绿叶菜生长的黄金期。
采收和播种工作每天都在同步进行。
为了保障生产进度,敖德海还调整了作息时间,早上提前一个小时上班,晚上推迟下班,就是想多抢点时间播种采收。
目前1000亩种植基地早就没有一丝一毫的空档期,菜心、上海青、生菜、小白菜、生菜等绿叶菜均处在不同的生长阶段。
有的已长成一片浓绿,叶片舒展、长势喜人;有的刚刚冒出星星点点的嫩芽。
从播种到收割普遍控制在30天以内,一茬接一茬衔接紧密。
然而,就算这样,敖德海也感觉菜快不够卖了。
“敖场长,又来单了!”
“还来?!”敖德海问道:“这次有多少?”
“一共6柜货,3柜要求大后天发货,还有3柜要求周六发货。”
“忙不过来了。”
“呃…我怎么回房经理呢?”
“等我先去呼叫外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