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当头一棒(1/2)
第471章 当头一棒
翌日,陈家志没再跟着陈大官调研,而是直接和县委、农业局的人进行砂糖橘基地选址。
只用了一上午时间,陈家志就把基地定在了县政府驻地的八达镇。
县城周边的交通、生活环境更方便,如果太远,对后续建种植园是很大的影响。
陈家志也确实看好在西林种植砂糖橘,这是他了解到各种自然条件后得出的主观判断。
种水果和种蔬菜其实有共同点,无非就是气候、水源、土壤,想要风味甜,还得加个昼夜温差大。
这些条件西林县都符合。
至于营商环境?
陈家志本来目的就是交好陈观叶,亏了也有价值,何况有这份关系在,地方上也不至于太过分。
他自然也就冲了。
至于三年投资一千万,这个数字很大很大,如果只是建普通点的基地,能轻松搞一万亩。
而陈家志前三年只打算搞一千亩,大概一百多万元就足够了。
因为引种砂糖橘后,还需要适应本地气候,进行品种改良,之后大规模拓张才更为稳妥。
而他喊出一千万,也只是为了照顾陈观叶的面子。
与政府谈项目谈多了,陈家志也清楚适当的吹嘘也是必要的。
况且他确实打算好好搞。
陈家志不知道的是,在原时空,砂糖橘是2002年才被引入西林县,如今因为巧合,引入时间提前了五六年。
下午,从西林回到百色后,陈家志先去了一趟市郊的砂糖橘苗圃。
经过农科院将近一年的养护,如今树势很好。
不过后续还得运输到西林。
薛军也来了百色,其在田阳,靠谱鲜生在此投资了水果中转收购站。
陈家志去往南宁机场时,特意在田阳停了下来,和薛军聊了在西林投资建设基地的计划。
薛军捋起了思路,道:“首先得招人,引种要做,前期拿地等工作也需要人手。”
陈家志沉吟道:“请人是必须的,我考虑从四会找基地管理人才,同时去院校招几个学生培养,回头我再问问大姐夫愿不愿意来西林。”
薛军点头道:“嗯,这样比较合理。”
有经验的专业管理人才+后备技术力量+亲戚监管,这种组合前期应当是能把树种好。
陈家志也只把这当成长远的投资,对他来说,早点拿到出口资质是当下较为重要的事。
“我已经和农科院沟通了,他们会负责把砂糖橘引种到西林,靠谱鲜生提供资金支持。
不过管理人员得你去找,招到人后抓紧拿地,明年春天争取先种两三百亩树。”
“好。”
还要赶着坐飞机,两人沟通的时间很短,陈家志只能挑重点说,又留下了西林县委的电话,才又匆匆返回了花城。
抵达时又是深夜,相比西林寒凉的夜晚,花城则还略微有点燥热。
从机场出来后,陈观叶强撑着精神,打趣道:“陈总,还是顺路把你送到江南市场?”
“今天就算了,领导,老婆孩子还在家里等着呢,公司也安排了车来接我。”
“行,小陈总,这趟辛苦你了。”
“不辛苦。”
到家后,陈家志拿钥匙轻轻开了门,客厅里灯还亮着,李秀半躺在沙发上睡着了。
陈家志换了鞋,轻手轻脚的去洗漱,等再出来时李秀已经醒了。
“家志,吃饭了么?”
“在飞机上吃了,不饿,睡觉吧。”陈家志拉着她进了房间,亲昵了起来~
一觉睡到自然醒。
家里没其他人,餐桌上放了早餐,包子稀饭酸菜,还有一杯鲜奶。
陈家志坐下吃了起来,包子是猪肉馅的,酸菜是白萝卜,简单的早餐吃起来却格外的爽口。
吃完,出门,陈家志在门口碰到了彭国真和陈少昌散步回来。
“家志,上班去了啊?”
“嗯,爸妈你们在这里住的习惯不?”
“习惯,习惯,你快去上班吧哈,不用担心我们,我们又不是七老八十走不动路了。”
陈家志有点不信两人住得习惯,城里和乡下菜场差别还是挺大的。
在两老催促下,陈家志才开了车去上班。
彭国真和陈少昌望着离去的切诺基,又看看大房子,心里说不出的自豪。
…
陈观叶的效率很快。
陈家志回花城仅两天,靠谱鲜生的自主出口权申请就审批通过。
这可能就是权力的好处。
有了自主出口权,再加上更完善的检测证书,靠谱鲜生的出口客户范围就能再度扩大。
只是万事开头难。
办公室里,陈家志和新进的外贸业务员叶俊飞正在忙着通过传真、电话等形式联系过往的老客户。
“陈总啊,我确实在花城,不过暂时不考虑从靠谱鲜生拿菜。”
“能问下俞总现在从哪里拿菜么?”
“这倒可以告诉你,从玉。”
“好的,俞总,以后有机会再合作。”
被新加坡的老客户俞红拒绝后,陈家志脸色并没有丝毫变化。
“俊飞,你那边怎么样?”
“不太行。”叶俊飞略有点丧气。
陈家志道:“没事,可能太久没做出口了,此前断掉合作也确实比较伤口碑,慢慢来吧,机会会有的。”
“嗯~”
叶俊飞点了点头,又继续联系。
陈家志并没有和他说‘氯氰菊酯’的事,目的也是想看看叶俊飞有没有耐心。
他不喜欢死皮赖脸的做生意,但至少要能耐得住前期业务少的寂寞。
此前的刘云帆就是反面例子,撬走的客户今天还连续拒绝了陈家志。
从早忙到晚,除了薛成林这个老客户支持,一天下来一无所获。
“俊飞,可以下班回家了。”
“嗯,老板,我再看看能不能从其它渠道找到客户信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