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章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1/2)
第966章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陡然的肃杀从天而降,让整个京城都变得凝固。
应天几道城门尽数封锁,即便是商队满营也不会放行。
以府东街为中心的中城,密密麻麻的禁军站在每一处建筑的门口,
长刀已经拔出,眼神愈发锐利!
发生了什么?
这是所有人的疑惑。
不过很快,就有消息开始在城中流传,
说是市易司的司正在应天商行遇刺了。
随之而来的一个疑惑又填满了京中百姓的心绪。
市易司的司正是谁?
是何方神圣?
很快,当陆云逸的名字流传开时,
所有人都震惊了,
这个名字可谓是家喻户晓!
年纪轻轻征战四方,战功赫赫,
是整个大明最年轻的都指挥使,也是整个军中年轻将领的领头人!
还创立了应天商行!
可谓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这等人.居然遇刺了?
谁干的?
消息迅速传播,有人扼腕叹息,有人拍手叫好,
还有人面露胆寒,准备等城门开了,马上就离开应天。
这等是非之地,不能久留!
府东街,应天商行门口,
武定侯郭英换上了甲胄,手持长刀立在门前。
郭镇匆匆跑来,声音沉重:
“父亲,中城已经尽数封锁,随时可以搜查!”
“搜!每一条街道、每一处房舍、每一个人都要搜查,要将凶手找出来!”
“是!”
郭镇快速跑开,一边跑一边喊:
“武定侯有令,搜!”
郭英扫视一圈,看到的是一张张面露凝重的脸庞,还有一些人面露慌乱。
军中将领被刺杀,还是用的军中绝密军械,
这等事情若是传出去,整个五军都督府都抬不起头来。
真是荒谬!
此刻,众人的目光汇聚在地上那点点血迹上,神情莫名。
礼部尚书李原名毫不顾忌形象地坐在门口台阶上,
白的胡子随着沉重的呼吸来回抖动,眼中是不可压制的火气。
一旁,户部侍郎傅友文走了过来,在他身边坐下,将声音压低:
“李大人,此事严重,您不进宫吗?”
“进宫?”
李原名瞥了他一眼:
“老夫一介文官,一个将要回家的老头子,进宫有什么用?”
傅友文叹了口气:
“陛下这次定要勃然大怒了,
若是不劝劝,怕是要再掀起血腥清洗啊。
如今京中刚乱,三部主官都被禁足,
若这个时候乱起来,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还不乱吗?
当街刺杀朝廷正二品大员,这是干什么?
这是谋反!
既然是谋反,就要做好掉脑袋的准备!
乱吧乱吧,本官是看明白了,乱世当用重典,杀一些人也好。”
此话被周围不少人听到,
一个个脸色凝重,面露震惊。
这位礼部尚书一直支持休养生息,不大动干戈,
如今态度改弦易辙,想来是被此事气得不轻。
李原名扫了一眼在场众人,淡淡开口:
“你们中的一些人或多或少都牵扯到了风波之中,
先前做的事本官可以当作没看到,
但在今日之后,本官提醒你们!
这等手段一旦用了,就没有缓和余地,
你们出门多带一些侍卫吧。”
场中气氛为之一凝,众人更是神情莫名。
傅友文更是嘴唇紧抿,
因为兄长是颍国公的缘故,他知道不少军中机密。
尤其是这燧发枪,是谁提出来的设想、哪部精进的工艺,他心里门清。
这等刺杀手段,旁人能用,陆云逸也照样能用,
而且他相信,这等火器在大宁应当更为领先。
皇城、皇宫,武英殿内静得只剩文书的沙沙声。
阳光透过窗棂打在左军都督府上呈的北方商贸中心规划图上。
红笔圈出的官道脉络清晰,
朱元璋看着其中一道道官道,面露沉思。
突然,殿外传来一阵慌乱的脚步声,
朱元璋猛地抬起头,眉头紧皱,眼中闪过一丝不满。
只见大太监连滚带爬地冲进来,袍角都被门槛勾破了,声音抖得像筛糠:
“陛陛下!不好了!
陆大人.陆大人在应天商行遇刺了!”
朱元璋一愣,手中朱笔被他狠狠一攥,应声断裂,墨汁溅开一大片。
原本还算平和的脸色瞬间沉如寒冰,眼中的怒火几乎要溢出来: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大太监扑通跪倒在地,额头抵着地砖,声音带着哭腔:
“陛下,是真的!
应天商行今日要开股东大会,
陆大人刚到门口,就被火器击中胸口,
现在已经送回府中,太医正往那边赶.
武定侯爷说,那火器很可能就是工部工坊丢的燧发枪!”
“枪?”
朱元璋的声音陡然拔高,
一脚踹翻了面前案几,文书散落一地,茶杯摔在地上碎成瓷片。
他在殿内快步踱步,粗气直喘,白的胡须都在发抖。
陆云逸是他一手提拔的年轻干将。
市易司、北方修路、河南治水,哪一件都没少了他的身影。
如今竟在众目睽睽之下遇刺,
用的还是朝廷秘藏军械!
这是把朝廷律法当摆设,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吗?
“传旨!”
朱元璋猛地停下脚步,声音冷得能冻住空气:
“传令,让毛骧、温诚、徐辉祖、张铨来见朕!”
“是!”
“臣遵旨!”
不到半个时辰,毛骧、温诚、徐辉祖、张铨就齐聚在殿外。
毛骧刚从诏狱出来,囚服还没换,
只在外面套了件锦衣卫短袍,
脸上还带着牢里的灰气,眼神却亮得惊人,
陆云逸遇刺了!
好!好!太好了!
温诚攥着神宫监令牌,脸色凝重到了极点。
徐辉祖一身铠甲未卸,甲片上还沾着尘土,刚从应天商行赶回来,眉宇间满是怒气。
永定侯张铨更是手掌紧握长刀,从浦子口城匆匆赶来,
殿门吱呀打开,大太监过来通传:
“几位大人进来吧。”
四人鱼贯而入,刚要跪拜,
朱元璋摆了摆手,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免了!朕问你们,那支燧发枪,你们知道多少?”
毛骧率先开口,声音沙哑却沉稳:
“回陛下,臣在狱中已查过工部工坊的记录。
秦大人在开年领走两支燧发枪,
只归还一支,另一支说是试验时损毁。
但工坊没有销毁记录,这是假话,他定是藏起来了!”
徐辉祖上前一步,拳头攥得咯咯响:
“此枪今流到京中,还用来行刺,此乃谋逆!”
温诚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补充:
“陛下,神宫监已经在昨日查遍了内监所属工坊,并未发现燧发枪流失。
臣请旨,即刻提审秦逵、沈溍!”
朱元璋盯着阶下四人,呼吸渐渐平缓:
“毛骧!即刻去沈溍、秦逵府中,把人锁拿至天牢提审!
若有反抗,格杀勿论!”
毛骧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光,沙哑的声音带着不容错辨的决绝:
“臣遵旨!定将二人绳之以法!”
“温诚!”
朱元璋的目光转向神宫监少卿:
“带神宫监随堂太监,全程协查,记录供词,不得有半分疏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