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2)
正堂里只剩陆云逸一人。
他重新拿起那份逆党名单,眼神在一个个名字上划过,
这些人在地价上亏了血本,
竟还敢染指粮食,当真是利欲熏心。
这一夜,京中粮铺格外安静。
不少百姓听闻粮价要涨,赶着宵禁提着米袋去粮铺敲门,却只得到“明日再来”的答复。
城南裕丰粮行后院,周通正与几个粮商围着圆桌坐着,
桌上摆着酒菜,却没人有心思动。
“市易司的文书都收到了?”
周通端着酒杯,手指却在杯沿摩挲,
“刚开始涨就被他发现了,看来这位陆大人真不简单啊。”
旁边一个瘦脸粮商冷笑一声:
“他在地价上赢了咱们,还想在粮食上压着咱们?
京中粮仓虽多,一小半都在咱们手里握着,
他想让咱们降价,没那么容易!
明日咱们再涨,我倒要看看他能奈我何!
总不能他拿着市易司的钱到处买粮低价售卖吧,
天底下有这种傻子吗?”
众人纷纷附和,先前在地价上的憋屈,此刻都化作了对粮价的执念!
他们笃定陆云逸不敢动手,
粮商牵扯甚广,
一旦有大的波动,所有人都会慌乱!
次日天刚亮,京中的粮价又涨了。
糙米二十文,精米二十五文。
消息传到市易司时,
陆云逸正在看京府衙门送来的粮仓巡查文书。
他将文书往桌上一放,眼神冷得像冰:
“妈的,不见棺材不落泪。
侯显,去中军都督府找徐增寿,让他调五百军卒,
再去京府衙门,让他派衙役配合。
今日之内,把京中所有哄抬粮价、囤积粮食的粮商全都抓起来,查抄他们的粮仓!”
侯显心中一凛,
“大人.要.要抓人?这.这.会不会闹大啊。”
“人家都打上门了,还顾虑什么?
地价上玩玩也就算了,吃了亏还不赶紧跑,还在粮价生事,是觉得本官的刀不够快吗?
将此事告诉锦衣卫,让毛骧也派人过来,就说抓逆党,
他要是不派人来,就等着被弹劾吧!”
侯显见大人如此凶悍,
不由得脖子一缩,连忙应声而去。
不到一个时辰,中军都督府的军卒就堂而皇之地进了皇城!
徐增寿一身铠甲,腰佩长刀,大步走进市易司:
“大人,要抓谁!弟兄们都等着呢。”
徐增寿相比三年前,要成熟了太多,
整个人锋锐无比,已经有了一些领兵将领的威严。
陆云逸递过名单,
上面密密麻麻写着二十多个粮商的名字和地址:
“这些人都是昨日聚头的,也是这次涨价主谋。
重点查裕丰粮行、东盛粮铺,
还有城外的三个大粮仓,我怀疑他们囤积了不少粮食。”
京府尹高守也很快赶到,
他穿着官袍,手里拿着印信:
“陆大人,京府的衙役都已备好,随时可以行动。
只是这些粮商牵扯甚广,有些还与六部官员沾亲带故,
一旦抓人,怕是会引来非议。”
陆云逸看向高守,语气坚定:
“高大人,粮食是百姓的命。
若是任由他们涨价,不出三日,京中就会有人怨天载道,
到时候引发的动荡,比抓人可要严重得多,
至于非议你放心,我担着。”
高守看着陆云逸眼中的决绝,心中一叹,不再多言:
“大人,在京府地界内出了事,哪能让您担着,此事京府也有责任!”
“好,那就抓紧行动!”
陆云逸扫视一圈,看着衙门口,问道:
“锦衣卫没派人吗?”
侯显连忙窜了过来,回答道:
“大人,锦衣卫的毛大人不在,留守的千户不敢擅作主张。”
“哼狗曰的毛骧,跑得倒是快!”
陆云逸冷哼一声,挥了挥手:
“行动!”
“是!”
五百禁军以及二百衙役兵分二十路,
朝着京中各处粮铺和粮仓而去!
徐增寿亲自带一队人去了裕丰粮行,
刚到门口,就见粮铺大门紧闭,
伙计们正忙着往马车上搬粮袋,涨价的牌子还挂在一旁,
“住手!”
徐增寿大喝一声,军卒们立刻围了上去,将粮行的人控制住。
粮铺掌柜从里面冲出来,看到一众军卒冲上来,脸色瞬间变了:
“军爷,你们这是做什么?
我裕丰粮行可是合法经营,没犯什么错!”
“合法经营?”
徐增寿冷笑一声,从怀中掏出陆云逸拟的文书,
“陆大人昨日就下了文书,让你们回调粮价,
你倒好,今日还涨了价!
来人,把门打开,查粮仓账目!”
军卒们一脚踹开粮行大门,
后院粮仓里堆满了粮袋,墙角还藏着几个地窖,
打开一看,里面全是新收的糙米,足有三千石之多。
掌柜见状,双腿一软,瘫倒在地,嘴里还在喃喃:
“你们不能抓我.我认识户部的王大人.”
可没人理会,军卒们将他架起来,戴上镣铐,押着往京府衙门而去!
街上的百姓见粮商被抓,纷纷拍手叫好,
还有人提着米袋跟在后面,想看看后续会不会降价。
与此同时,其他几路也十分顺利,
一应账目与存米都被查抄!
短短一个上午,京中二十多个粮商被抓,
其他粮商见状也熄了狠赚一把的心思,纷纷将粮价调了回去!
这等行径很快就传遍了京城,
六部三司五军都督府更是在动手时就知道了禁军的行径,
所有人都有些猝不及防,
市易司.还真敢动手?
午时刚过,弹劾的奏疏就像雪片一样送进宫!
户部主事王晨的奏疏里,
指责陆云逸滥用职权,肆意抓捕商贾,惊扰京中秩序,与民争利!
几个御史联名上奏,弹劾陆云逸不顾民生,只知用强,
恐引发商贾恐慌,影响朝廷赋税!
甚至连礼部的几个官员也递了奏疏,
说市易司行事鲁莽,有失朝廷体面。
武英殿内,朱元璋看着堆成小山的奏疏,手指轻轻敲着桌案。
旁边的大太监大气不敢喘,他偷偷瞥了一眼陛下的脸色,
见朱元璋脸上没什么表情,
只是目光落在奏疏上,不知在想些什么。
“这些奏疏,你怎么看?”朱元璋忽然开口,声音平淡。
大太监连忙躬身:
“臣臣才不敢妄议朝政,
只是昨日听宫中人说,今日陆大人抓人后,粮价就降了,百姓们都在拍手叫好。”
朱元璋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
他拿起最上面的一份奏疏,是王晨写的,
里面字字句句都在为粮商辩解,甚至还提到粮商不易,应从轻发落。
朱元璋冷笑一声,将奏疏扔回桌上,
“一群乱臣贼子!”
“将这些弹劾奏疏都丢出去!”
大太监心中一震,如此明显的态度,这几年来还是头一遭,他连忙应道:
“臣遵旨!”
“毛骧呢?他死哪去了?让他滚过来见朕!”
朱元璋脸色阴沉,眼神冷冽,声音像是寒冰,让大太监都忍不住打了个颤
“陛下,臣这就去命人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