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羊角庵(1/2)
一路颠簸,经过了三天的行程,张友凉随同邪公子来到了天水郡,之后邪公子就安排了杨老去采买些新鲜的碧螺春,在发现没有人窥视之后,张友凉便脱身前往海丰郡。
海丰郡距离天水郡的距离并不算远,张友凉昼伏夜出,紧赶慢赶终于来到了海丰郡,下榻在海丰郡下辖的一处偏僻村落,吴沟村。
这个村落位于两座接壤的大山中间,只有一条崎岖的山路延伸到村落中间,那片青翠欲滴的叶片正是产自这其中一座山——梦姥山之上,亦是当地的特产,被称为梦姥叶。
张友凉从邪公子手中得到的这片梦姥叶,可谓是颇为周折,那条林雨萱传信的小青蛇并非直接来到张友凉的房内,而是邪公子授意才会到了张友凉的身边,本身这条小青蛇是含住梦姥叶的,却被杨老发现,幸好邪公子及时藏住,否则眼下张友凉也不知道到哪里去寻觅林雨萱的下落。
念及至此,张友凉还是十分感激邪公子,这次来到吴沟村,张友凉没有在改换容貌,而是换了自己本身的面貌,这样以来便是为了防止被胭脂所发现,毕竟从百花郡临走之前,邪公子告知张友凉胭脂也来到了海丰郡,而且是受到了皇后的安排。
张友凉猜测,胭脂来到海丰郡多半也是为了林雨萱、宋良等人。
不过在来到吴沟村之前,张友凉还道听途说了一个关于梦姥山的传说,相传在梦姥山深处有一座羊角庵,里面住着一位羊角婆婆,这位羊角婆婆知过去、晓未来,还能够趋吉辟邪,医治百病。
只是这羊角庵缥缈,只有在梦姥山起雾的时候才会出现,而且就算是找到了浓雾深处的羊角庵,也未必能够找到羊角婆婆,所以梦姥山上常年有一条许愿道,原来是一个云游到此的道人修葺的。
张友凉倒是没有把太多心思放在这个梦姥山的传说上,他想着是尽快找到林雨萱,进而发现宋良的下落。
令张友凉最为担心的一件事就是,胭脂会先他一步找到林雨萱。
吴沟村里民风淳朴,张友凉来到村里的时候显得很低调,寻了一个村民帮忙带路之后也便下榻在这个村民的家中。
这个村民是个樵夫,吴姓,因为至今没有娶媳,被村里人笑称吴老鳏,吴老鳏经常上隔壁的九黎山砍柴,砍完柴后在送到村外贩些银两,聊以度日。
张友凉想着吴老鳏经常出入吴沟村,应该对吴沟村的外乡人比较熟悉,故而主动上前攀谈。
只是吴老鳏对张友凉提及的姑娘没有印象,还笑着说,吴沟村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男人村,别看这里深处在山沟沟里,但是阳性十足,十几年来都未曾见过有女的进村,甚至连个母的都难找。
张友凉倒是对这一离奇的现象感到好奇,急忙问道,“为何吴沟村没有女的,你们没有这里就没有娶媳的吗?”
吴老鳏听到这话满是皱纹的脸上紧了紧,他冲着南边拜了拜之后将张友凉拉入房间中才敢说话,“不是不敢娶媳,是不能娶媳,娶媳是犯忌讳的。”
张友凉听了这话感到好笑不已,娶妻生子,天道轮回,哪里有娶媳犯忌讳的道理。
谁知这吴老鳏脸色发白,让张友凉收起玩笑的模样,颇为严肃地说道,“公子哥,我们这里不比外面,不能娶媳就是不能娶媳,谁敢娶媳,第二天梦姥就会把他家媳妇带走。”
张友凉闻言顿时感到蹊跷不已,本来吴老鳏只去旁边的九黎山砍柴就让他感到好奇,这样说来,让他对吴沟村南边的那座梦姥山就更加好奇了。
“公子你是外乡人,应该听说过关于我们这村子的传说,我跟你说哩,那可不是传说,是真的,前阵子在丰阳县不少女子失踪之谜,人家就怀疑是梦姥搞的鬼,不过谁也没证据,就连官府也只是查查就不()
了了之了,可是还是不间断地有女子消失。”
张友凉禁不住问道,“那这样说来,你们这吴沟村不就没法传宗接代了吗?”
吴老鳏却是兀自从床下摸出一根烟枪,抄起火点了起来,吹了口白烟出来,“公子你可能想不到,想必你也知道梦姥山上的那条许愿道吧,你知道它为何修葺?”
张友凉看了眼吴老鳏,等着吴老鳏的回答。
“原来是传言什么云游到此的道士修葺的,都是瞎话,纯属骗人的,实际上不过是为了遮丑而已,你别看我们这村里都是糙汉子,其实也都希望有个子孙传宗接代,谁不想能续个香火,那许愿道在我们村里还有一个名字,名为求子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