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9章 沙陀突厥(1/2)
第1269章 沙陀突厥
伊州城头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城中零星的抵抗和劫掠的喧嚣仍持续了一段时间。
林昊并未阻止那些新附杂胡的抢掠行为,只是严令不得放火、不得伤害大唐的妇孺。
并派出一队唐军老兵维持基本秩序,同时让人收拢吐蕃俘虏,安置在大营当中,作为恢复青春的原材料。
待劫掠渐息,康怀恩等几个较大的杂胡首领,带着几分忐忑和谄媚,将搜罗到的最精美的一批财物、金银器皿、吐蕃将领的佩刀、珍贵的皮毛,都恭敬地献到林昊的行辕前。
林昊端坐其上,目光平静地扫过那些战利品,微微颔首,对身旁的亲卫示意收下。
他随后看向脸上混杂着血污与兴奋的康怀恩,问道:“此战,各部伤亡几何?”
康怀恩连忙收敛笑容,躬身回答:“回禀大都督,托大都督天威,我军伤亡约一千余人,战死者近六百。”
这个数字对于一次攻城战而言,已算极低,但他们心中清楚,若非唐军主力压阵并提供远程掩护,他们这五千乌合之众恐怕早已伤亡殆尽。
“受伤的勇士,即刻送往我军医营救治吧!”林昊下令道。
“军医营?”康怀恩等人猛的抬头,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在西域,受伤的仆从军往往自生自灭,能得到首领赏赐些财物,已是莫大恩典,何曾有过被主帅亲自安排救治的道理?
“大都督,这,这如何使得~!”康怀恩声音都有些结巴了。
“有何使不得?”林昊声音微冷,淡淡的说道:“既为我大唐效力,伤者岂能弃之不顾?去吧!”
“诺!诺!多谢大都督,多谢大都督天恩!”康怀恩等人如梦初醒,激动得几乎再次跪倒,连忙吩咐手下将伤员抬往唐军营地的方向。
这一简单的举措,比之前允诺的户籍和田地,更直接地击中了这些彪悍却缺乏保障的胡骑内心,一众归属感和安全感,开始在这些人心里悄然滋生。
待他们安排完毕,林昊再次开口道:
“阵亡的勇士,皆为大唐捐躯,尔等回去,细细查问,他们可还有妻儿老小在世?”
康怀恩等人面面相觑,不知大都督此问何意,只能老实回答:“应是~,有的吧!”
“好!”林昊点了点头,随后斩钉截铁的说道:“查明之后,将他们的遗孀孤儿,尽数带来伊州。”
“自此以后,他们的妻儿,由我大唐供养!所有孩童,将送往庭州,由都护府抚养,教其汉话,习我大唐礼仪律法!待其成年,便是堂堂正正的大唐子民!”
此言一出,不仅是康怀恩,所有在场的杂胡首领都彻底愣住了。
不仅管治伤,还管抚恤?甚至连后代都包了?这~,这简直是闻所未闻啊!
康怀恩喉头滚动,艰难地问道:“大都督,连~,连女人和孩子也要送过来啊!”
“怎么?”林昊目光如电的扫过他道:
“莫非尔等认为,我大唐养不起这些孤儿寡母?还是觉得,我大唐的承诺,不值一提?”
“不敢!小人万万不敢!”康怀恩吓得一哆嗦,连忙解释道:
“只是,只是部落之中,妇人亦是,亦是劳力~!”
他话未说尽,但意思很明显,部落缺乏人口,女人是重要的财产。
林昊冷哼一声说道:“她们的丈夫为大唐战死,大唐便给她们和孩儿一个更好的活路!岂是尔等部落旧俗可比?至于劳力?”
说到这里,林昊顿了顿才继续道,“我大唐地广物博,正缺人手垦田做工,还怕安置不了?此事不必再议,照办即可!”
“诺!谨遵大都督令!”康怀恩等人再不敢多言,心中却是翻江倒海。
起初他以为林昊是想要以他的家人为质,要挟他效忠,不能背叛,但细细想来,林大都督根本没必要如此下作。
大都督肯定是想要他效忠的,但肯定体恤下属,也是怜悯他的家人,他们瞬间想通了关窍。
尤其是想到,大唐连战死者的家小都如此厚待,那对他们这些活着的、立下功勋的承诺,岂会有假?
这份信誉和仁德,远超他们的想象,一时间,所有人对未来的期盼变得更加炽热和坚定。
“下去好生安抚部众,酒肉稍后便至,今日好生庆功。”林昊语气稍缓。
“谢大都督!”众人感恩戴德地退下。
一直旁观的杨袭古,此时才抚须感叹道:“大都督如此仁政,尽收西域杂胡人心,只是此举恐耗资甚巨啊。”他并非反对,而是担心负担。
林昊转过身,语气沉稳的说道:“杨都护,钱粮之事,自有轮台与日后屯田支撑,所耗之资,远不及一支忠勇无畏之师的价值。”
“此举,一为安死者,慰生者,固其心志。二来也是为了将来,那些孩子从小由汉人培养,将来便是我大唐最根正苗红的基石,其忠心,绝非康怀恩等半路归附者可比。”
杨袭古细细品味,缓缓点头:“大都督深谋远虑,老夫佩服。”
他彻底明白了林昊的布局,这已远超单纯的军事驭下,而是在进行一场深刻的人口与文化重塑,这种同化速度远比之前的羁縻政策强效的多。
想明白的杨袭古,随即表态道:“大都督放手施为便是,北庭上下,定当全力配合。”
“有劳大都护!”林昊颔首,继续部署道:
“明日,我便从老兵中择选几人,开设学堂,专教这些胡兵简单唐言与军令,毕竟语言不通,也不利于统御。”
“正当如此!”杨袭古深以为然。
处理完战后事宜,战略重心自然转向下一步。林昊与杨袭古步入临时改建的议事厅,目光落在巨大的西域舆图上。
“伊州虽下,然侧翼之患未除。”杨袭古的手指重重地点在伊州西北方向:
“蒲类海(今巴里坤湖)周边,乃沙陀突厥朱邪尽忠盘踞之地,此獠昔日便是吐蕃攻陷我北庭之先锋!”
“沙陀突厥~!”林昊眼神一凝,随后明白了什么,心中瞬间了然,于是说道:
“我略有耳闻,其部似乎亦曾臣服于我大唐?”
“正是!”杨袭古语气沉痛,又带着几分复杂,“永徽年间,处月部酋长沙陀金山因功受封金满州都督,其部便居于此地。”
“然安史之乱后,北庭隔绝,沙陀部取道回纥入贡长安,却备受回鹘盘剥欺压,其酋朱邪尽忠不得已,率七千帐归附吐蕃,被吐蕃封为‘统军大论’。”
“自此,吐蕃每与我大唐交战,必驱使其为前锋!北庭陷落,此獠便是元凶之一!”
林昊静静地听着,历史的纠葛与现实的残酷在杨袭古的叙述中缓缓展开。
沙陀的背叛有其苦衷,但攻陷北庭的血债却是事实。
“然则,吐蕃待其亦如刍狗,不过一可利用之炮灰耳。”杨袭古声音中带着恨意冷笑道:
“如今伊州为我所得,已断吐蕃与沙陀之联系。朱邪尽忠闻讯,必如丧家之犬,恐惶然无依,其为自保,亦为向吐蕃表忠,定然会尽起本部兵马,前来争夺伊州!”
林昊目光锐利地盯着地图上,从蒲类海通往伊州的必经之路,沉声说道:
“如此说来,我军无须劳师远征,只需以逸待劳,在其必经之路上,与他打一场野战便可。”
“大都督明见!”杨袭古眼中闪过赞许与杀意道:
“此战,正当一举歼灭此獠,既除侧翼大患,亦可祭奠我北庭殉国将士之英灵,更可扬威西域,让诸部知晓,叛唐者,虽远必诛!”
正当此时,亲卫来报:“禀大都督,颉于伽斯大相求见,说有军情想与大都督商议。”
林昊与杨袭古对视一眼,心知回鹘人应该也看出了他们的下一步的动向。
随后两人整理衣甲,便让人带颉于伽斯进来。
来到大唐军营内,回鹘大相颉于伽斯的态度愈发客气。
尤其是每次他亲眼见到,唐军如何以铁甲利兵,武装起一支令人畏惧的力量。
同样也见证了,林昊,是如何将散沙般的杂胡,凝聚成狂热的仆从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