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开始 第530节(1/2)
好莱坞最高能达到55%,国内偏低,且有5%-15%的发行费,剩下约3成的利润。
这也是1/3概念的由来:一部电影想要回本,票房至少在成本的三倍。
《红樱桃》开了个坏头,片方势弱,影院太穷。35%太低了,许非用两部电影勾搭对方,尽量拿多几点。
而在谈判拉锯的时候,消息早已传开,外界都在观望,不晓得新影联会带来什么变化。
会议之后的第三天,韩三坪忽然找他。
在小馆子里,带着一个年轻人,有点像正经版的乔彬。
“谈的怎么样?”
“我想要45%。”
“哈,你可真是漫天要价,影院最抠门了。”
韩三坪琢磨琢磨,建议道:“37-40%还有可能,你全国性上映,肯定不会太高。”
“我承担风险,我自己宣传,才拿这么点,好莱坞都一半一半。唉,赚点辛苦钱都不容易。”
“总得慢慢成长,别丧气……哎对了。”
韩三坪就像刚想起来,指着那个叫于东的年轻人,笑道:“北电管理系毕业,刚分到我们厂。小子挺有能力,我让他跑发行工作。
正好给你打打下手,学习学习。”
于东连忙起身,表态道:“请许总多指点。”
“好说好说。”
许老师拍拍他肩膀,多好的小伙子啊。
嗯,媳妇也不错。
第542章 谈妥
“我们影院经营困难,收入微薄,差一个点可能就发不出一个人的工资。太高了,太高了。”
“可你们是净赚,不存在赔的问题。我却需要为电影承担风险,我还得负责宣传,这片子的宣传费起码一百万,就相当于四百万成本。”
“哎呀,可确实太高了。”
“或者按之前说的方法,如果还不成,我干脆去魔都好了。”
拉锯了好几天,围绕在40%这个点上不绝不休。
整体环境不好,影院真的很穷,可片方也不是做善事,都为利益着想。最后在吴孟臣等人的调和下,各退了一步。
新影联的20家影院,首周算第一轮按40%分,之后按37%分。其他影院在第二周算二轮上映,也是37%。
这东西没法律规定,唯一一个官方文件,就是08年确定了43%。
当年的《红樱桃》也靠谈,进而普及全国,为35%。如今许老师定下37%-40%的区间,多了一点点。
达成一致,紧张气氛一扫而空。
影院的几位经理过来握手,笑道:“许总功夫深啊,这次算领教了。”
“这叫双赢。”
“哈哈,这个说法好,双赢。”
“期待接下来的合作。”
影院代表走了,吴孟臣笑道:“想起你和老成跟我谈判了,心情一如当初啊。魔都那边不用担心,我帮你联络,别的地区就不能按京城来了。”
“他们要么单打独斗,要么院线没有改革,你必须跟发行公司谈。”窦守方道。
“明白明白,剩下30%就不错了,赚的还是辛苦钱。”
比如一座城市20家影院,若不想一家家谈,只能找本市的发行公司,宁愿给发行费。
用发行费换效率,且避免狗屁倒灶。
许非为这事耗了不少时间,总算告一段落,告别俩人往出走。
刚出楼门,冷不丁跑来一人,推辆破自行车,“许总!”
“小于,你怎么在这?”
来者正是于东,道:“韩厂长不让我跟您学习么,我问问您有啥吩咐的?”
“你一直在外面等着?”
“知道您在开会,不好打扰。”
“……”
许非瞧了瞧他,小眼睛,平头,从头到脚透着朴实,越看越像啪啪以啪啪。
韩三坪入主北影,借着毕业分新人的机会,大力培养嫡系,于东是最看好的一个。
领导帮你引荐大佬,显然意在栽培,有些人错过机会,见一次就完了;也有些人知道争取,拼来了细水长流。
“你在发行科对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